據網名叫《小諾說說》的11月14日發文章指出:一名細心的家長在輔導孩子功課的時候發現,在一篇看圖說話的文章里面,出現了常識性的錯誤。
文章是這樣寫的,秋天到了,麥子成熟了,金燦燦的麥子被豐碩的果實壓彎了腰…
這名家長感覺很奇怪,自己作為一個北方的農民,從小長大也沒見過秋天收麥子,都是在夏天天很熱的時候割麥子。
此消息立即引起網友的熱議。
有的網友說是麥子是夏天收割的,也有的網友說我們老家也有秋天收割麥子的。
經過我查有關資料:小麥的確有春小麥和冬小麥之分。有的地方小麥是夏天收割,有的地方也有秋天收割的。
由此,課文中說“秋天到了,麥子成熟了”,也不能說錯。
但是作為一篇全國小學生讀的課文就應該給學生講清楚。
小麥主要生產于北方,北方的麥子的確都是在6月份收割,像這樣籠統地寫成:秋天到了,麥子成熟了,勢必讓北方的孩子讀了就會產生誤解或質疑。
更為可笑的是這句描寫:“金燦燦的麥子被豐碩的果實壓彎了腰”,這就不符合現實了。
正像有網友指出的那樣:秋天收割就算了。麥子壓彎了腰就過分了,麥穗始終是直的,不可能彎下來。能彎下來的是谷子,水稻,黍子等。
能寫出“金燦燦的麥子被豐碩的果實壓彎了腰”,我懷疑,要么是作者坐在辦公室里靠自己的想象寫出來的句子,要么是靠“AI”寫出來的。
別管怎么說,在小學課文中出現這種有爭議和描寫錯誤的課文,這是在教材編寫過程中,出現的一種極不負責的表現,這是誤人子弟!
教育是百年大計,來不得半點馬虎!出現這種錯誤的描寫不是你們的一篇講話,也不是你們的一份報告,這是傳授給孩子的基本知識,是讓他們學習的。
出現毒教材、毒插圖的嚴重問題,已經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那是別有用心的人向我們的教育下手了,如果到現在還不承認,不是自我麻痹,就是喪失了應有的警惕性。
現在,又出現這種描寫錯誤的作文,編寫人員和審核人員,你們責任心呢?連這種明顯的錯誤都沒有發現,不應該嚴格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