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永巖按:請饒毅類“轉家”給“權威關注”補補漏洞
呂永巖
·
2011-07-14
·
來源:呂永巖新浪博客
重發去年“轉基因權威關注”刊出的“調查說明”,有勞饒毅等“轉家”們來幫助補補漏洞。
漏洞之一:“山西管吉林”。請補充解釋一下這種管的“依據”在哪里?全國都這樣“管”起來,會不會引起諸侯紛爭?
漏洞之二:用不到三天時間的調查,否定了《國際先驅導報》記者三個月時間的調查,說“近年來都未發現有普遍的母豬產仔少、死亡率高的現象”。話音剛落九個月,國內豬肉價格漲上了天。請補充解釋,豬們生長的好好的,肉價憑啥漲得讓百姓難以承受?
漏洞之三:“羊本身是單胎動物”。請補充解釋,為啥字典沒這樣說?發情的母羊從啥時候開始變得與“轉家”們老婆一樣,一次只排一個卵了?是“轉家”老婆的“示范”起作用了?
漏洞之四:“老鼠變少變小”,“是由于貓的飼養量增加產生生物抑制作用,以及農村基礎設施和村民住房由磚瓦結構改善為水泥結構,老鼠不易打洞做窩而造成的”。請補充解釋,貓和“不易做窩”,使老鼠“變少”,但咋讓老鼠“變小”的?這是哪國的“生命科學”道理?
順便說一句,知道為啥“轉基因權威關注”沒人信嗎?為啥花了錢,又是培訓,又是印發宣傳冊,統統不見效果嗎?原因就是“權威關注”里面這種過于明顯、過于低級的欺騙假話太多了。與其花錢動員那樣多的人,印那些冊子,倒不如辦個“轉基因造假能力培訓班”,讓“轉家”們把轉基因造假能力提高點,別讓人一眼就看出來。
附農業部網站“轉基因權威關注”所刊的“說明”:
山西省農業廳對《山西、吉林動物異常現象調查》一文所反映情況的調查說明
日期:2010-09-21 21:44
作者:
來源:山西省農業廳
近日,網絡上出現有關《國際先驅導報》對我省晉中市榆次區張慶鄉出現由于種植、飼喂“先玉335”玉米而導致動物出現異?,F象的報道(以下簡稱《報道》),引起較大反響。省農業廳對此高度重視,立即組織農業部轉基因生物產品成分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太原)以及省市農業、畜牧部門的11名專家成立了聯合調查組。調查組根據《報道》中提到的有關線索,在事發地晉中市榆次區張慶鄉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取證工作,走訪了《報道》中提到的劉旻(真名楊成功)、張健紅等當事人及部分相關群眾、基層畜牧防疫員和鄉村干部等?,F將調查情況說明如下:
一、先玉335玉米品種是通過國家品種鑒定的雜交品種,不是轉基因品種。
二、《報道》中所反映的有關豬、羊、老鼠等動物異?,F象與事實不符。
《報道》中所稱“當地另外的怪事:母豬產仔少了,不育假育、流產的情況比較多”,這與本地實際嚴重不符。調查組對鄉、村防疫員和養豬戶進行了詢問,楊村、演武村乃至張慶鄉近年來都未發現有普遍的母豬產仔少、死亡率高的現象(按:去年說“沒有”,今年豬肉價格漲上了天。謊言不攻自破)。少數養殖戶出現這種現象,其成因復雜,涉及管理、疾病、氣候、營養等多方面因素。
《報道》中所稱“晉中的羊主要飼料是醋糟”、“醋糟中主要成分是玉米”、“以前母羊一胎能生兩到三只”,這與本地實際嚴重不符。羊本身是單胎動物(按:去查查字典。別以為羊和你老婆一樣,一次只排一個卵),一般每胎一只,少數每胎兩到三只,羊的主要飼料是秸稈和飼草,也有少數養殖戶在羊飼料中添加醋糟,但醋糟主要成分是稻谷殼或高粱殼,有少量玉米也在釀造過程中基本消耗完。
《報道》中所提的老鼠變少變小的現象,鄉、村干部和農民普遍認為是由于貓的飼養量增加產生生物抑制作用,以及農村基礎設施和村民住房由磚瓦結構改善為水泥結構,老鼠不易打洞做窩而造成的(按:貓和“不易做窩”,使老鼠“變少”,但咋讓老鼠“變小”的?這是哪國的“生命科學”道理?)。
總之,我們通過調查,認為《報道》所述的因果關系缺失科學依據(按:題目是“對山西吉林”,山西管到了吉林,這個“依據”在哪里?)。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一日
感謝網友參與“華語作家影響力排行調查”投票:
投票網址:http://www.rongshuxia.com/survey/order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利永貞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