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已經被嚴重敗壞。百余年來,國人被錯誤的概念和邏輯誤導。有些錯誤的概念和邏輯,被長期亂用,習非成是,形成集體的認知錯亂。例如,國人將集權和專制混為一談,習慣性地將集權理解成為貶義詞。
集權和專制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集權(Centralization)系指將決策權交由最高管理者裁決的管理制度。專制(autocracy)是指最高統治者獨自掌握政權的統治制度。集權未必專制;專制未必集權。兩者并無必然聯系。
很多國人并不真正理解集權的含義。工業文明必然導致社會化大生產,社會化大生產必然導致集約化的社會管理,集權是一種社會發展的自然結果。當然,很多國人也沒有真正理解專制的含義。專制,就是政治權力的私有化。其經典特征,就是政治權力的血統世襲制。為什么文明國家會走向一體化?而落后國家會走向分裂?因為,分權分治便于政治權力私有化!敵對勢力攻擊我國前領導人專制,那是無知的表現。1949年之后,我國領導人實現了政治權力的公有制,他們并沒有將政治權力私有化。
工業文明對政治的最深刻的影響,就是政府開始走向高度集權。歷史地看,集權是民族國家完成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由之路。集權的意義至少有三條:第一,有效配置資源。第二,降低制度成本。第三,均衡社會分配。當然,集權也存在弊端。集權可能會傷害特殊人群的特殊權力。本文暫時不詳細討論。總之,不能簡單將集權進行貶義處理。
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都屬于高度集權的社會制度。他們的主要區別在于,前者更重視對資本的管理,后者更重視對社會的管理。近年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出現融合的趨勢。這種融合,將使得現代集權模式兼具人性和效率。由于,百余年來的意識形態紛爭,人們對資本主義集權模式和社會主義集權模式存在執著與偏見。事實上,世界上不存在絕對合理的集權模式。所謂好的模式,就是具有良好適應性的模式。
筆者喜歡管仲。管仲不是國王,他敢于“官山海”(搞國有化),他善于“總理天下”(高度集權),而他竟然沒有搞管家專制。管仲擁有超越時代的先進思想。他通過高度集權來實現對齊國的有效治理;同時,他沒有將自己的管理權異化為所有權,避免了管家專制。管仲的思想被整理成一套科學發展觀(《管子》)。《管子》是中國最好的政治經濟學教科書。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是非常有見地的認識。管仲是人類歷史上集權而不專制的杰出代表。在他的英明領導下,齊國迅速崛起,管仲成為了彪炳史冊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更重要的是,在管仲治理下,齊國人民享受了一段和平寧靜且富足快樂的好時光。
集權不是一個壞東西。專制卻不是什么好東西。問題是,人性總是貪婪的,集權之后通常就會想要專制。權力實在太具誘惑力了,一旦獲得就永遠不想放下。集而不專是一種極高的思想境界。因為是極高的思想境界,所以為常人所難以企及。西方現代文明的偉大之處,就在于他們將集而不專的思想變成了理性的社會制度。他們就是依靠這樣的制度,使老百姓過上了好生活。
筆者能夠理解西方人反對中國集權的主張。他們的那一套邏輯一點兒也不新鮮,他們不希望中國因集權而變得強大。分而治之,分而食之,這一向是西方國家對付中國的政治策略。對外,他們反集權而不反專制,他們支持了無數的專制政權。過去,他們曾經扶持了獨裁專制的蔣介石政權。今天,北非和中東的專制政權大多數都是他們的傀儡。
筆者不理解我國精英反對中央集權的目的。近二十年來,中央集權被條塊分割,部門和地方的權力越來越大,甚至到了政令難以下達的程度。以至于總理發出總理不如總經理的感嘆。分權減少了專制了嗎?我們見識了更加可怕的分權專制。到處都可見到諸侯雄霸山頭的“壯麗景觀”。
顯而易見,分權不是解決專制的方法。那么,如何解決專制問題呢?本文無法展開討論這樣敏感的問題。筆者想提醒大家,不妨仔細研究一下英國的光榮革命。當年的英國人,在強敵在側的背景下,必須維持高度的中央集權,又不愿繼續接受專制制度,他們終于想出了解決問題的好方法。簡而言之,這個好方法就是實現政治權力的公有制。他們成功建立了集而不專的政治經濟制度。他們也因此迅速崛起為日不落帝國。
筆者斗膽點破。一些中國人正在玩危險的游戲。他們所謂的改革,不過是在推動中國的分權分治。說白了,分權分治的用意在于實現政治權力的私有化。政治權力的私有化,必然將中國導向專制。中國各級官員的腐敗,是分權專制的必然結果。這倒印證了一個真理:專制必然腐敗。這些搞政治私有化的中國人,與西方意圖分裂中國的外國人不謀而合,他們得到了境外勢力的有力支持。對此,我們必須保持高度警惕。
筆者作集而不專之論,不是想要提出什么改革新思維。筆者只是對中國的現狀感到深深的憂慮。筆者注意到,我國的中央集權體制正在受到嚴重威脅。一些人以政改和反腐的名義,試圖進一步削弱中央集權。他們與西方勢力有一個共同的默契:只反集權而不反專制。所有將政治權力的變相私有化的改革,都不過是意圖實現現代版的諸侯割據。諸侯割據將使中國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當然,諸侯們是不會喜歡管仲的。他們想將管家的管理權異化為所有權,他們做夢都想實現管家專制。他們想要“私山海”,他們想要“自立為王”。
集而不專是一種境界。封建士大夫管仲達到了這種境界。一些資產階級政治家也達到了這種境界。不知道,通過學習三個代表理論和科學發展觀,我國管理層是否可以達到這種境界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