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前天的晚上,在IS一個頻道開展了聲討開發商損毀主席像的活動,參加者達百余人。主要形式就是發貼頂貼,目的就是要通過制造網絡輿論來敦促有關部門嚴辦兇手。
主持人的激情動員是很不錯的,但其結果猶如讓子彈飛一樣,旁觀者多,沖鋒者少,這是我的主觀感受,或許片面。有人說是因為貼子所發于不同的網站,有中華網、烏有網、旗幟網、鳳凰網等等,注冊才能頂貼的原因,導致嫌注冊繁索的人不會每每頂貼。然而,縱觀三個小時的活動,那是以中華網的兩篇文章為主,所以,我幾乎就墩守著這兩貼參戰,發現積極動手的人不超過五個。
于是,我的心情難以平靜。第二天上午,我再一次打開了中華網內的三篇相關文章,反貼和外文名者沒計在內,頂貼者不超過三十人,可以肯定其中相當一些人是不上IS頻道的,能做到一文多次頂貼者不超過十人,比如:黃河某某、錯把某某、丹心某某、沁園某某、林中某某等等。
為此,我蒙生了組織一個發貼頂貼小組的想法,想以我自己的辦法試試能不能取得好的效果。并把想法告訴了一個同志,得到了肯定之后,我才把想法告訴了另幾位,回答是“沒必要”、“可以在這里搞,不要另開頻道”、“不要三五個人,四個人就可以了”、“少廢話,馬上開始”等等,越聽越不是滋味。我想世人都會知道“四個人”是什么意思,至于,我為什么要另搞一個,是因為既不想受到影響,也不想因為我不同他人的做法,由過失而給一個老團隊造成損害,從而專心做一項以頂貼發貼為主的工作。唉,真不知錯在哪里?別人做什么,只要是好的,從沒反對過,為什么我想做什么幾次遭到反對?
昨天,我是一整天悶悶不樂,沒精打彩。反來復去的想了許多,思緒紊亂。過去一些人私下對我說的話,又一陣一陣地在耳邊響起,酌情之下仍然不能接受,權當是提個醒。有些人在文章中批評左邊亂,我想,主要是個人和幾個人之間的矛盾,并不能證明原則或是立場敵對了,主流方向是一致對敵的。條條大路通北京,雖然道不同不與為謀,但是不能成為敵人,終極目標一樣就是同志。
自2009年,我偶爾被一個同志引進IS語音“紅旗”頻道,由最初的旁觀者變為一個積極的參預者,于此,要感謝紅旗群里同志們,更要感謝諸如郎咸平、張宏良、孔慶東、司馬南、蘇鐵山等等一大批進步人士和領軍人物的文章、視頻演講。
特別是在2010年中,我的大部分時間是在IS語音“長征”里渡過的,所見所聞,并肩戰斗,讓我的人生中擁有了最值得紀念和驕傲的歲月,雖然其中充滿了酸甜苦辣。一是反轉,二是討袁,三是這次追究海南事件,這三件由網絡發起的運動,足以說明信息時代網絡的作用,所以,那些諷刺、譏笑戰斗在網絡上的同志是“口頭派”的說法是不對的,是目光短淺的。
雖然,在同志們的幫助和鼓勵之下做了些網絡上的紅色文化的傳播工作,但是,相比那些在現實生活中戰斗的同志們來說,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去年“清明”、“7.1”、“8.1”、“9.9”、“10.1”、“12.26”,開展的以紅歌形式為主的活動,在廣場、公園、禮堂,掀起了越來越高漲的紅色浪潮,僅“12.26”毛主席誕辰紀念日全國各地的活動就有兩百多場。可以肯定地說,對叫嚷西化的右狗,對妄圖以“和平演變”分裂中國的內外反動派是個沉重的打擊。從而,對于上層也有所促動,2011年新年音樂會,開場高唱激情澎湃的“東方紅”就是個鼓舞人心的號角,三十多年了啊,我的祖國,我的母親,您終于綻開了美麗的笑容,一曲吃水不忘挖井人,讓億萬兒女熱淚盈眶。
這怎能不激起我要投身于火熱的戰斗中去的欲望?
所以,一年來,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當地開展實際的宣傳馬列毛思想的工作,苦于沒有找到當地的同志,單槍匹馬的不知如何著手開始干?萬事開頭難,我盼望著當地也會有群眾性活動的一天。
南昌有個女青年,經常只身一人去“八一”公園放紅歌賣毛主席像章,讓不少人聽到了久違的歌聲,讓他們回憶起那激情的年代,讓他們重新戴上了毛主席像章。這個事跡打動了我,讓我找到了適合一個人去戰斗的方式。謝謝,我要深情地對她說聲謝謝!
以后,我上IS的時候會少,得到活動的消息就會上。我想把大部分時間用在學習、寫作、制圖和當地的工作上。在此,還望同志們理解和支持。
今天是315日,而我說的是真心話。
2011年3月15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