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于1980s年代,家在湖南一個普通農村,兄弟姐妹五人,我屬“超生”。 作為一個出生于中國20世紀80年代的人,我對計劃生育政策,有非常完整的感性認識。下面談談我對人口學的認識歷程。
小學階段。很小,從我還沒有認識幾個中國字時,我們農村里的孩子,就經常從當時父輩們的嘴里,聽到“超生”、“罰款”等計劃生育詞匯。再大一點的時候,在農村,路邊的墻面上,就刷有很多計劃生育的標語——這些標語,一般都是我們那的鄉村教師去刷的;我們村刷這個標語的人,就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鄉村教師。這些標語,一般通俗易懂,如“要致富,少生孩子多種樹”、“ 要致富,少生孩子多養豬”、“晚婚晚育,少生優生”;像網絡上被曝曬的暴力計劃生育標語,如“能引地引出來,能流地流出來,堅決不能生下來!”“寧可血流成河,不準超生一個!”,等等此類的標語,在我們村里倒是沒有出現。我想,我村的計劃生育標語比較溫和的原因有:一是我的老師,本人心地很善良;二是在熟人社會的村里,誰也不敢寫出如此暴力的標語吧。當然,那時作為“超生”的我,還沒有感受到計劃生育給我帶來的傷害。不過,在小學階段,我村上有一個人,因為多生了個男胎,因受不了鄉政府計生干部的持續圍抓(俗稱“抓超生”),最后瘋了:他一把火把自己的房子燒了——因為自己的生育行為,而使自己如此不幸,我想,這樣的事情,也就只能發生在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吧?! ?/p>
中學階段。由于我從小喜歡讀書,當時,雖然我家里經濟條件貧窮,但我以非常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我縣唯一的省重點中學;那一屆,我們那個鄉鎮小學200多人,一共考了兩個學生進這所中學。在這所中學中,我的意識有點變化:就是認為我家里窮,可能是我家孩子比較多;當然,這種意識不是很強烈,朦朦朧朧有那么一點。但現在回想中學六年,我感謝我爸爸“超生”了我們姐姐兄弟幾個——因為,我的學費很大一部分,都是我姐姐幫我家的;如果沒有這些姐姐哥哥,我會跟現在很多農村里很多獨生子女一樣,早早退學——我看到好幾個農村獨生子女,初中還沒有讀完,就因為家里窮而綴學了。當然,中學階段,因為有姐姐哥哥,我的生活過得非常精彩:初中,姐姐哥哥都會在過年時,給我壓歲錢,這讓我能買點自己喜歡的書;高一暑假,我就跑到廣東東莞我姐那去玩,給我當時年青而敏感的心靈以巨大沖擊和快樂:東莞建設真漂亮啊?,F在看看,也非常感謝我爸媽當時的勇氣,要不,我就“被計劃”了,就看不到這美麗精彩的世界了。順便提下,我家現在在我們村里的發展勁頭是最強勁的家庭之一:真是“越生越富”啊,呵呵;據陳友華一篇人口文章引稱,安徽的一個調查,在安徽省4900多戶的低保戶中,響應當時計劃生育的獨子或無子家庭占了85%,可見,“少生快富”的宣傳,在冰冷的事實面前,完全暴露了其虛假性。[1]
大學階段。大學時,我們同學中,較普遍被灌輸的是計生宣傳般虛假的人口學知識:即“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是由中國國情決定的”。在我們這代人的教科書里,一講到人口狀況,就是地球資源有限,已不堪人口重負;特別是中國,人口基數大,計劃生育的功勞更是大得不得了;當然,所有這些宣傳,都與事實不符:比如說,地球資源已不堪越來越多的人口消耗,但為什么大部分的發達國家如今卻還在鼓勵生育呢?難道發達國家如此不愛護地球?又比如,中國人口基數固然大,但衡量一個國家人口緊張狀態的,應該是人口密度,而不是人口基數啊。
研究生階段。在研究生期間,我開始接觸網絡人口信息,先后認識了易富賢、何亞福、梁中堂等中國一流的人口學家。漸漸的,我才懂得,原來中國的人口危機真正來了。當然,中國真正來臨的人口危機,不是人口基數大或數量多的危機,而是人口結構惡化、人口超低生育率、人口急速老年化、人口男女比例嚴重失衡……等等,一系列的人口危機;這些人口危機的一部分,已經在全球范圍內蔓延,特別是完成工業化的國家;而所有這些危機,因為中國實現了30年超級嚴厲的一胎化計劃生育,中國將成為唯一一個發展中大國,就具有如此嚴重人口危機的國家,“未富先老”、“光棍危機”、“銀發風暴”、“少子化與老年化”。想到這些問題,面對中國即將爆發的銀發風暴、人口結構危機、計生暴行、人口負增長趨勢……等等因計生暴政導致的中國人口危機,作為一個新生代的知識分子,我坐不住了,我失眠了,我拍案而起了。
想想,自1949年新中國開局,中國的獨立自主來得多么不易,中國的現代化多么步履維艱,但我們都做到了啊?怎么能在人口生態上,再使中國走入老、弱、病的境地呢?面對中國日益嚴重的人口危機,從而可能導致的社會生態危機,作為一個有華夏基因有血性的中國人,我們都應該告訴人們現在中國的人口真相,不能讓一些受洛克菲勒基金洗腦、福特基金支持的反動人口學棍來蒙騙國人了。要實現中國的現代化,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要發展人口而不是控制人口,必須要優化人口結構而不是惡化人口結構。中國共產黨與中國政府,要覺醒起來,果斷停止計劃生育,并全力鼓勵生育!
這,就是我對人口學的認識歷程。
2011-1-9 于x cx公寓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