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公司26日發生了第12起自殺事件。這就不是富士康公司所解釋的一些個案事件了,而是富士康的企業文化出了不小的問題。
富士康跟員工的關系,基本是完全的金錢關系。富士康的員工基本工資不高,但是加班的報酬很高。這導致很多員工為了掙得額外的工資,夜以繼日超負荷加班。加上工作環境的壓抑,枯燥的流水線重復勞動,嚴重缺乏休息的時間,讓員工完全成了機器的一部分。這樣的情況下,人的心態不出畸形就奇怪了。這讓人想起馬克思說的,資本從頭到腳,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
很多人認為富士康的福利待遇還是很不錯的,所以還可以算是一個不錯的公司。之所以有這種評價,是因為現在的中國人眼里已經完全只有錢,錢成了評價事物的唯一標準。整個社會進入了金錢的漩渦而不自覺。年輕人在這個漩渦里,隨波逐流,不能自拔。我相信富士康的員工狀況,不是如同其總裁郭臺銘所說的,除了跳樓的那些人,其他的人的狀態都很好。有跳樓心理傾向的,一定還有,也可能還不少。
不僅富士康的企業文化出了問題。富士康的問題,在中國很多其他企業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企業的著眼基本上只是賺錢。雇傭員工是把員工當成賺錢的機器。富士康付出不低的加班工資,那是因為它賺取的利潤因此也更多。
企業用錢來維系企業和員工的關系,就如同以錢來維護婚姻關系。缺乏了相互之間的用心關懷,缺乏了對對方身心幸福的用心著想,這種關系是很脆弱的,當事人也不會覺得幸福。中國上班族中大量的亞健康狀態,就與工作環境的枯燥壓抑很有關聯。
一個好的企業,應是員工心靈皈依的地方。要讓員工把工作看做一種心靈的享受,每天盼望著去上班,而不是為了一點錢而不得不拖著不情愿的步伐去上班。這樣的企業,才是有生命力有創造力的企業。心靈壓抑的員工,能創造什么樣好的產品呢?這種工作的環境和企業文化,又怎么指望打造創新型企業和創新型社會?
即使企業暫時賺少一點錢,而有舒暢、講人情味的工作環境,相信很多的人還是傾向在這種地方做。辦企業究竟是為什么?是為了社會的和諧,為了人的健康發展,最起碼是員工的健康發展,不是為了財富榜上進入全球500強,不是企業老總的身價多少多少。這難道是唱高調嗎?從另外一個方面講,一個能讓人從心底感到愉悅與產生創造激情的企業,終究會發展壯大。
打造了兩家全球500強企業的稻盛和夫先生有這么一段話:“成功的企業靠的是非凡的管理,而管理最重要的方面是確立企業意識和企業精神。企業的目標應定為‘實現物質和精神的雙重幸福’,首先致力于保護員工的福利,強調企業必須承擔社會責任,以讓員工和企業結成‘命運共同體’。京瓷集團之所以始終具有凝聚力,就是企業首先是員工的企業,其次才是股東的企業。日本所有成功的企業,靠的就是這種企業哲學。”這也許可以為富士康的企業文化,做另一個注解吧。(完)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