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為《郭臺銘首談“十連跳”:并非要錢不要命》一文道:面對外界對于富士康的種種質疑,富士康總裁郭臺銘昨日首次公開作出回應,他稱富士康絕非只要錢不要命的 “血汗工廠”,“現在很多事都不能說,我們都默默在做。”(2010年05月25日《每日經濟新聞》)由此就在想,為什么很多事情不能說呢?而既然“外界不了解真相”,又為什么不把真相告知公眾呢?進而又在想,假如“十連跳”是發生在某個國有控股企業,情況又會怎樣呢?
之所以有假如“十連跳”發生在國有控股企業會怎樣的想法,都來源于現實對國有控股企業的各種評論,或主流經濟學家的效益論;還因為,現實語境中,似乎是只要是帶“國”字頭的企業出點問題,輿論的指責、抨擊聲幾乎是排山倒海、鋪天蓋地... ...可要是換成其它性質的企業基本上不是環顧左右而言他,就是避重就輕,或三緘其口了。
如當題為《宋山木被正式批捕 強奸案已移送公安機關偵查》等報道見諸媒體后,題為《宋山木承認有生理缺陷 要征服所有女人》這類似乎帶有某種推脫意為的報道和評論就很及時的推出了,甚至于還搬出了什么職場“潛規則”說;再如,當題為《黃光裕獲刑14年罰金6個億》新聞一出,題為《中國內地富人紛紛移民海外 擔心哪天又要均貧富》的文章也很及時的與公眾見面了。同樣,在富士康“七連跳”事件發生后,“富士康自殺率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之正常論斷也非常隆重的與我們見面了,且還是出自號稱一流學府的清華大學的心理專家之研究。可這些問題要是出在某國有控股企業中,還會有如此之及時的待遇嗎?
有意思的是,題為《為什么中國女性到了美國都不愿回國》的文章從“婚姻、戀愛機會:單身或離婚大齡女性,即使帶著孩子,在美國再婚也很容易\就業歧視少,相貌平平的女生也不用整容去找到自己心儀的工作\健康的重視家庭的社會風氣\人際關系簡單,不用‘勾兌’領導;送禮在意的是‘禮輕人意重’\相對包容、寬松的社會環境,簡單的成功標準,攀比之風低迷”這五個方面闡述了不愿回國的理由,可這些問題除了帶孩子再嫁外,其它的難道不是我們曾經擁有的嗎?而從另外的角度來看、或理解,也不失為是一篇對薪酬等老板說了算和教育市場化之繳文吧。而由該文章的觀點來對照著看題為《中國內地富人紛紛移民海外 擔心哪天又要均貧富》的報道,我們一些人士動輒的“仇富論”,掩蓋的卻是官商勾結、法律不彰、教育等方面的不公,以及資本對職工、特別是普通勞動者權益、利益,甚至是法律的肆意踐踏這些真問題吧。
耐人尋味的是,一說到貧富差距,諸多人士就搬出國營\國有控股企業來說事,卻罔顧這些企業中普通員工的工資并不高的現實,甚至把法律規定的勞動保護等必須的福利說成是什么特權加以抨擊。何況,現在其管理層的高薪酬等,不也是拜什么“傾斜論”、MBO論之類的理論所賜嗎?因此,如果“十連跳”發生在國有控股企業,恐怕輿論之“天”將會塌了了吧,主流精英、賢達也絕不會視而不見,充耳不聞了吧?
或許,不論是早前的“黑磚窯”、“惡意討薪”、“開胸驗肺”,還是所謂的什么“殺豬榜”,或是黃光裕的倒掉、宋山木栽了,以及“十連跳”,所要面對的是不是我們需要一個怎樣的“國退民進”呢?這恐怕才是解決“十連跳”等問題的根本所在吧。
寫成此文后,驚聞富士康又發生了第十一跳,身為人父,情何以堪?!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