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新聞發言人在回應該公司不是“血汗工廠”的時候,說了這么一個理由:“我們不是血汗工廠,如果是,為什么每天會有這么多人排著隊要進廠。”
這個看上去很強大的理由,被無數媒體不加分析的拿過來引用,一夜之間似乎已經成了一道“免死金牌”。
真的如此嗎?
上述邏輯會自然的導出這樣一個推論:如果認為有員工大量進入就不能認為是“血汗工廠”,那么是不是說,只要有員工大量流失就可以認定是“血汗工廠”?
再看看一個基本事實:富士康員工流失率非常之高,平均每月要流失員工幾萬人(近三月每月在五萬人以上),遠高于行業平均流失率。
這么看來,按照富士康新聞發言人以及眾多媒體的邏輯,富士康公司既是“血汗工廠”又不是“血汗工廠”了。
21世紀的自相矛盾不過如此。
媒體們在此次公共事件中,都要提到深圳富士康員工總數在40萬之右。并不見任何人數激增報道,也就是可以認為,現在富士康的員工數趨于穩定。
一頭數量猛增,而總數卻不變,豈不怪哉!
但我們可愛的媒體先生們除了學會了超越先人的自相矛盾之外,這個簡單的代數常識決然不能再明了的。
只剩下復制、粘貼,算著10+1=11罷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