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公平三部曲
看看中國的法律與立法趨勢,似乎是一個走向公平平等的指南針。其實是一個維護不公平統治工具。為什么這么說呢?這是一個過程,走到現在這個過程完成了一部壯麗的三部曲。
第一曲:城鄉二元結構分治。這是一個具有兩千多年歷史封建思想的治理理念。城鄉的戶籍制度和管理體制明顯的不同。城市實行的是現代化的工業、現代化的教育、完善福利體系等制度。鄉村不僅基礎設施落后,教育水平、社會福利與城市天壤之別。鄉村僅僅靠自給自足落后的經濟結構,僅僅為提供低廉的勞動力與自然資源。結果之后就是發展的差距增大,隨著教育的市場化改革后,鄉村的后代的教育都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在經濟上剝奪了他們公平參與競爭的機會。這一部曲受苦最大的對象是農民。
第二曲:國有企業的私有化。不知道人性是本善還是本惡,為什么國有公有制下的企業效率就是不高。這樣一來,就不得不對國有企業進行改革,可以說這也很有意思的一部曲。國有企業改革中,有的就直接私有化了,也就“國退民進”,在他們掰開了沉重的社會責任之后他們就是異軍突起了。在這個過程中就是所謂的“工人下崗”潮,但是這一部曲所帶來的是什么不平等呢?在國企改制中,權力與企業內部交易產業,很多在空手情況下完成對企業與股份的控制。受益是企業內部管理人員與權貴家族,在這個過程,受苦最大的對象是老國企下崗工人與后來的鄉村外出的打工幫。
第三曲:土地制度的改革。這真在發生并將對未來影響的最大的一部曲。它是社會穩定核心利益,也是區分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最后一道門檻。在先富起來的一部分地區,現代化建設與生活水平已達了一個高度,并隨著城市的發展,土地供需矛盾異常突出,并隨著私有制財產在憲法中獲得了法律地位。這種不平等的結果被法律合法化了。先富起來尋求生活質量的提高,并尋求對鄉村土地購買的需求,但是一個問題是,在還沒有完成城市化過程,在城鄉二元結構沒有統一的情形下,在戶籍管理沒有統一的情形下,將會產生一群雙重受壓的群體。在對農產品物價控制情況下,為什么不對住房價值的控制,衣食住行都是人最基本需求。如果剝奪人最基本需求的話,那么造成的社會問題會很嚴重。即使沒有這些問題,中國人口問題,不可能在對鄉村土地的使用浪費的。不是以為把土地都GDP化了就代表國民經濟就發展了,這是一個危險的地帶。
不公平是一個歷史的延續性的問題,不僅僅指一個合法不合法的問題。
Freesky 2010-5-18 寫于蘇州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