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主義市場化改革罪責難逃
——再駁吳敬璉《經濟必須轉型,轉型‘不能開倒車’》
吳敬璉在《經濟必須轉型,轉型‘不能開倒車’》一文中,抱怨別人不該把尋組和腐敗的壞名聲推動市場化改革的頭上,并且指責加強行政干預和國家壟斷是開倒車行為。“因為壟斷容易造成尋租和腐敗的蔓延,然后將問題推到市場化改革上,再說要靠加強行政的干預、國家的壟斷來杜絕。”并稱之為可怕的怪圈。
吳市場的確氣急敗壞了,他大概忘記了中國社會所有的問題都是自由主義市場化種下的苦瓜,結下的惡果,不責怪自由主義市場化改革責怪誰去?尋租在這三十年得到惡性膨脹,腐敗完全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權力尋租的結果,這一點還有疑問嗎?三十年來,總是資改派們喃喃自語式的變來變去,老百姓連話語權也沒有,折騰的結果就是社會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人民群眾怨氣沖天,腐敗程度史無前例,這些不是自由主義市場化改革的功勞嗎,難道是行政干預、國家壟斷的功勞嗎?搞亂人們思想的是自由主義市場化改革,給權力尋租創造了條件的是自由主義市場化改革,一批批干部走向腐敗墮落是自由主義市場化改革的果實。說穿了自由主義市場化改革就是私有化,當人們的私欲極度膨脹時,腐敗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私有化是萬惡之源。吳市場連這一點基本常識也沒有嗎?吳市場是不是靠權力尋租發家致富的呢?吳市場故意混淆這種利害關系,還想蒙騙善良的人民群眾,還想繼續推行私有制,還想借權力尋租的罪名徹底摧毀國有企業這個社會主義經濟基礎。說來說去,吳市場是對糾正改革開放過程中出現的嚴重的經濟、政治、社會問題所采取的措施不滿。他們把中央采取的重大經濟政策調整稱之為開倒車。他們的不能開倒車就是繼續徹底私有化,不讓社會主義公有制的根須留下一絲一縷。他們打破國家重要戰略資源壟斷地位的目的,就是為帝國主義霸控中國的經濟命脈創造條件。吳市場是帝國主義安插在中國高層智囊團里的定時炸彈,他與辛子陵之流的反動分子沆瀣一氣,同流合污,遙相呼應,妄圖通過徹底私有化達到他們顛覆共產黨和社會主義公有制的目的。
自由主義市場化就是無序化,而無序化是導致經濟結構失衡的根源,幾大產業產能過剩就是最好的例證。無序化是導致國家重要戰略資源開采失衡甚至巨大浪費的最大禍根,如果繼續將國家重要戰略資源無序開采下去,可持續發展就是一句空話,中華民族振興更是一句廢話。三十年改革開放的最大失誤除了社會主義公有制基礎被摧毀之外,還在于國家重要戰略資源被破壞,在于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基礎被摧毀,在于中國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的嚴重失衡,在于人民群眾的生存環境被摧殘。如果不及時糾正改革開放的失誤,我們的國家淪為西方殖民地的日子就在眼前。自由主義市場化改革已經給中國的經濟建設造成了無法挽回和彌補的巨大損失,如果再繼續聽任吳市場之流胡作非為下去,那么中華民族真就成了西方列強菜板上的魚肉,只好聽任人家宰割了。
吳市場們對自由主義市場化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毫無解決辦法,眼睜睜地看著采取加強行政干預措施加以解決,是心有不甘的。自己沒有辦法解決經濟危機,又不愿意看到采取社會主義的方式解決重大經濟問題,看來他們真的期待中國的經濟早日徹底崩潰。中國經歷了兩次嚴重的經濟危機,無一不是通過國家行政干預才得以脫險的。不僅中國如此,美國和西方國家為了挽救瀕危的國家經濟體系,也是通過強化國家行政干預,才步履蹣跚地一步一步走出低谷。沒有幾萬億美元的國家行政干預,西方經濟如何脫困?如果還有更好的辦法,我想吳市場的老師們——西方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的鼻祖們早就手舞足蹈起來,何必還要采用社會主義的方法解決資本主義的問題呢,這不是自尋霉頭嗎?
改革開放出現的問題需要深化改革開放來解決,呸!資改派們的確有點昏頭了。改革開放出現的問題,越是深化改革問題越復雜嚴重,越是積重難返,越是困難重重,已經到了黔驢技窮的地步,這一點連三歲的孩子都看得出來。資改派們在這個問題上有點像祥林嫂,還在喋喋不休地鼓吹通過深化改革開放來解決,有點不識時務了。如果繼續按照他們那一套思路走下去,中國社會不退到殖民地半殖民地社會才怪呢。那才是最可怕的怪圈,那才是老百姓的噩夢,那才是中華民族振興的噩夢。
吳市場們與辛子陵們是一根繩子上栓著的兩個螞蚱,都是熱衷推行資本主義私有化制度的腐朽之輩,蹦跶不了幾天啦!俗話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鳥之將亡其鳴也哀。現在看來吳市場和辛子陵之流雖然瀕臨將死之態,其言卻不善,其鳴倒是有點哀怨,給人的感覺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看來老天爺給他們的時間的確不多了,所以抓緊時間放臭屁,否則就沒有多少機會發泄了。寫于2010年3月17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