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財產是個什么玩藝?就是符合申報條件的干部,自己填一張表,有幾套房子,面積多大,在什么位置,銀行存款有多少,工資收入、工資外收入各有多少等等。申報條件確定沒有困難,領導干部可以,普通公職人員也可以,確定到哪一級都沒問題。至于自己家中究竟有多少財產,只怕也不難統計。申報就申報唄,整天算計自己家那點東西,不用請統計部門的先生們出馬,自己一個小時就能搞定。有什么時機不成熟可言呢?當然,同志們條件不一樣,本人感覺不困難,可能有人感覺就有困難,比如繁峙那位,家有2億多,這些錢確實一時半時數不清楚,對他們來說,時機可能還真不太成熟。你總得給人家數錢的時間不是?
支農先生在回帖中說過,本人對申報財產多少有點抵觸情緒,因為害怕申報出來丟政府的人,有損政府光輝形象。實在不好意思,本人及老婆雙方均是農民出身,家境貧寒,本來收入就比較有限,再加上照顧雙方老家的父母,經濟上的確捉襟見肘。但又一想,公職人員家境不甚富裕,也算不上什么太丟人的事兒,頂多也就遭到某些人“一個碩士、一個博士,兩口子就混這樣子”的感慨而已,或許還有一絲輕蔑,再無其他。無論本人是反對還是贊成,抑或是中立,原因都不是時機不成熟,與時機沒有一點狗屁關系。說實話,本人去年初已經申報過一次了,包括房子、家庭社會關系等。雖然早已申報,但沒有人為此感慨,沒有人為此與誰誰對比,也沒有人為此激動不已,就連本人也沒有,這算是個遺憾吧。
不過要說一點兒不擔心,也不盡然。已經有網友對支農老先生提出尖銳的批評:你小子月入三千元,住房接近六十平米,每天兩包煙,一包就五元,還不知足?你知道有多少人住在大橋下么?你知道有多少人每天為了最基本的生活費發愁么?本人很后悔把自己的豪宅和巨額工資收入在相關帖子中公示出來,但世上又沒有后悔藥。即使出于這方面考慮,申報財產也沒有什么可怕的。申報不是公示,申報情況不是給所有人看的,說不定還是秘密,你想看也看不到。既然這樣,本人完全可以虛報啊。比如月入報為三百元,房子報為十平方,雖然丟人,但咱廉政不是?報完之后,有關部門“咔嚓”往檔案柜中一鎖,你要想看,得先找燕子李三修煉上十年。所以申報財產實在沒什么可怕的。
有人說了,貪官就不行,申報多了,可能露餡,申報少了,就像支農那小子那樣,別人高度質疑,也容易露餡。這也是瞎掰。申報之后,能看到情況的人未必真看,就算看了,又看到了有貓膩,也未必真查。有的官員不是沒申報財產也露餡了嗎?網友搜索,那煙一百八十元一包,又能怎樣?公眾呼聲如雷,但相關部門還是猶抱琵琶,拖了不短的時間才處理。你真地相信,如果僅僅是相關部門了解到情況的話,他們就有追查的積極性?
公眾呼吁很久的并不是官員財產申報,而是財產公示。只申報不公示,基本不會產生什么作用。記得去年開某次重要會議的時候,媒體狂呼,稱官員財產公示制度有可能出臺。一年過去了,公示制度沒有出臺。而媒體卻又不關注公示,轉而為財產申報搖旗吶喊了。媒體真不愧是啦啦隊,無論踢得好壞,他們總是支持。球迷要有這種精神,球隊還不得感激死。制度不光沒見有什么進步,連媒體的要求也退步了,竟然由公示退為申報,而且還要認真關注,真是服了。這種狀態,本人咋看咋像鬧劇,咋看咋像忽悠。
不過連申報也不行,時機竟然也未成熟。天機何在?如果申報制度獲準通過,那么下一步肯定就是公示了。就像太平軍守天京一樣,要想保證天京的安全,一定要保住長江上游的城市,否則天京危矣。上游的那些城市是天京的門戶,申報制度就是公示制度的門戶,一旦申報制度失守,則公示制度也就“危矣”了,所以官員財產申報的時機相當不宜成熟。
啥時候能成熟?沒有時間表,沒有路線圖。出臺這些東西的時機自然也未成熟。有網友言稱,等財產轉移完畢,黑錢洗成白錢的時候,時機就成熟了。本人感覺未必。本人覺得,財產轉移得差不多的時候,黑錢也快全部洗成白錢的時候,時機也就差不多成熟了。別忘了,現在只是申報制度,從這一制度確立到公示制度確立,時機也不會成熟得太快。成熟時間自然也可以靈活掌握。
說到底,財產申報不是時機不成熟,是不能成熟,不敢成熟。時機的膽子很小,臉皮也很薄,尤其是無理辯三分的能力及勇氣,比之我們某些信誓旦旦的官員,要差不少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