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今天公布,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23.3%。統計顯示,2008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和成人高等學校共計2663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2263所,比上年增加355所,成人高等學校400所,比上年減少13所。高等教育招生數和在校生規模持續增加。2008年全國各類高等教育總規模達到2907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23.3%。而在近日《規劃綱要》高等教育內容專場新聞發布會上,談到如何看待高等教育2020年事業發展目標時說,每年只需增長1.6%,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即可達到40%?! ?/p>
我驚呆這可能嘛?然后我百度在前,google在后,左手計算器,右手一支筆,開始復習初中數學。
我們要明確一個概念,就是毛入學率,百度告訴我們, “毛入學率”并不是粗略計算的意思,而是指公式中計算分子高等教育在學人數時,不考慮學生的年齡大小(指某一級教育的在校生人數與符合官方為該級教育所規定之年齡的總人口之比);而“凈入學率”是指公式中計算分子高等教育在學人數時,要考慮學生的年齡大小,即只包括與分母相同年齡段(18—22歲)的學生人數,小于18歲或大于22歲的學生不計算在內。對于現在和過去的高等教育,描述時“凈入學率”和“毛入學率”兩個指標均可以使用,但是,由于無法準確知道未來年份學生年齡的分布情況,所以在確定未來年份高等教育的發展目標時,只能使用“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所以我們這里說的是這個應該確定為是在確定未來年份高等教育的發展目標的數據。計算公式:2008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2008學年全國高等教育在學人數÷全國(18-22)歲人口數×100%?! ?/p>
從公式我們不難推出,目前全國18-22歲的人口數為1.2476億,而由于計劃生育的繼續實行以及上個世紀的生育高峰帶來的入學人口逐漸走向社會,這部分適齡人口將會呈逐年下降趨勢,按照人口普查得出的數據,將以每年3%左右的速遞遞減,那么到2020年,我國的18-22歲人口數為8924萬左右。那么高等教育在學人數又如何變化呢,我們可以從歷年的數據中知道,我國2002年進入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到2009年的7年間,寬口徑規模年均增長率為9.28%,后期增幅已有放緩,2009年比上年增加72萬人,增長率為2.48%。個人認為高校擴招還在繼續,高校在學人數還會繼續增長,那么我們假設用這個2.48%增幅放緩后的增長率來計算,到2020年,全國高等教育在學人數為3806萬左右,套用上面公式,到2020年我國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為42.64%,已經超過了教育部的估計,完全可以達到這個40%的目標?! ?/p>
按照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張力的說法,屆時將相當于多數歐洲國家20世紀后期平均水平,估計我國這一指標的全球排位可能上升20位以上,為下一階段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打下基礎。至于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如能躍升到20%以上,意味著我國高端人力資源開發將達到全球范圍內前1/3的水平,從而為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奠定堅實的基礎。
哎,算了算這筆賬,終于搞清楚,綱要中這些數據是怎么得來的,咱不能被教育部瞎忽悠不是。在此,還要再一次感謝萬能的百度?! ?/p>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