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轉基因的四個常識問題
一、轉基因作物將增加產量?
不。澳大利亞《農民關注網絡》2004年11月的一份報告得出結論:從種植情況來看,沒有證據表明轉基因芥花籽作物的產量更高,但卻有證據顯示它的產量比澳大利亞全國平均水平低17%。就算頭幾年會增加產量,也并不代表未來如此,孟山都生產的rBGH激素宣稱可以增加奶牛產量 30%,這確是部分事實,然而,不久,農民們就開始報告他們的奶牛產奶壽命縮短了2年,并且感染了嚴重的蹄和乳房傳染病。
迪卡008號玉米農民種植后,把生產出的下一代種子再拿來種,第三代之后產量就會大幅下降,而且還要用大量的農藥來殺病毒。殺這種病毒特效藥只有兩家,一個是孟山都,另外一個是它的姐妹企業,德國的巴斯夫。
二、轉基因作物沒有副作用,是這樣嗎?
否,有嚴重的副作用。1995年,蘇格蘭羅威特研究所在普茲泰博士的帶領下進行了一項為期3年的研究,對兩組小白鼠分別喂養轉基因馬鈴薯和一般馬鈴薯,到1997年下半年,研究所發現食用轉基因馬鈴薯的老鼠的肝臟和心臟都要小得多,免疫系統更脆弱。德國農民克勞納在1997開始種植先正達Bt- 176玉米試驗田,頭三年,玉米長勢喜人、毫無蟲害,當2001年,他將這種玉米用來喂養母牛時,牛開始劇烈腹瀉并停止產奶,最后,他總共損失了70頭牛。后來,瑞士聯邦技術研究院地球植物學研究所的教授發現,致母牛命的正是Bt毒素。
三、轉基因作物需要更少的農藥和花費而節約農民的成本?
否,長遠看反而增加成本。巴西南部就有一個例子: 當地出現了一種雜草,無論用多大劑量的草甘膦,都無法殺死它,只有施用杜邦的Classic除草劑,才能夠湊效。除草劑市場因而出現了細分情況,一種專利的除草劑只能用來對付特定雜草,總的用量反而上升。同樣,由于需要購買高昂的種子和配套的除草劑,農民的收益流失嚴重。
江蘇推廣轉基因棉第5年,棉鈴蟲雖然被基本控制,而盲蝽蟓、煙粉虱、紅蜘蛛、蚜蟲等刺吸式“小害蟲”集中大爆發,“小蟲成大災”,用藥量反而猛增。
四、孟山都如何確保自己獲得高額利潤的?
轉基因大豆種子通過走私途徑進入阿根廷,孟山都視而不見,等到轉基因播種到一定規模,孟山都宣稱要收取種子的專利費,并向阿根廷政府施壓,阿根廷農業部不得布成立一個補償基金;其次,由于基因改變,抗農達大豆種子可以經受住選擇性除草劑草甘膦的噴灑,而這種除草劑只有孟山都能出售;再次,轉基因大豆采取一種叫做“直接播種”的方式,用一種龐大的機器將大豆種子自動塞到幾厘米深的小洞里而不不需要翻耕,這使得害蟲和雜草與孟山都的轉基因大豆一起生長,而加強對了孟山都除草劑的依賴性。而傳統農區受到飛機噴灑的抗農達除草劑的嚴重影響。
獨立自主的種子供應被孟山都壟斷后,農民們為了獲得種子不得不聽其任意擺布。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