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為何頻頻成為暴力拆遷的主角?
11月13日早晨,在成都市金牛區天回鎮金華村發生一起惡性“拆遷”事件,女主人以死相爭未能阻止政府組織的破拆隊伍,最后“自焚”于樓頂天臺,燒得面目全非。數人被拘,數人受傷住院,政府部門將其定性為暴力抗法,被拆戶控訴政府暴力“拆遷”。(新文化報)
場面驚心動魄,對陣雙方強弱分明:
“你們退下,我們可以坐下來商量,否則我就要自焚了!”一位中年婦女站在三層樓頂閣樓的天臺上,只見她一次次舉起油桶,把汽油澆在身上,不停地用喇叭向下喊話。
但是現場指揮強拆的政府官員不為所動。
樓下,機器轟鳴,正在破拆;樓前,消防、公安官兵嚴陣以待,不遠處停放著救護車,醫護人員也做好了準備。三層樓頂平臺上人頭攢動,不時有戴鋼盔的人出現,接著有濃煙火光冒起,還傳來鞭炮的噼啪聲。十幾分鐘后,另外有人爬上了閣樓,似乎要制止她的行為,瞬間,慘烈的一幕出現了,那位婦女變成一個通紅的火人,在高高的樓頂上跳動、掙扎。
無獨有偶,央視《經濟半小時》11月21日播出節目“一個女人的燃燒瓶和政府鏟車的拆遷大戰”,同樣向我們展現了類似的驚心動魄、強弱分明的場面:上海閔行地區,政府的鏟車不顧業主一家安危鏟毀了防盜門,業主以汽油瓶相抵,消防車為鏟車滅火后,消防車水槍開始噴向業主。
這兩件事件有3個共同特征:
1、都有政府官員現場指揮,表明強行拆遷政府已由后臺走向前臺。
2、“手無寸鐵”的弱女子對陣強大的國家機器警察、消防等。
3、對業主人生安全的絕對漠視。
這3個特征顯示出來政府強行拆遷堅強的決心和一往無前的精神,讓人想起了毛澤東關于革命的論述。這兩件事件中,政府強拆行動中的“革命”勁頭顯然很高,“暴力”手段也很強大,也做到了不從容不迫、不文質彬彬,不溫良恭儉讓。政府在強拆行動中是不是把業主當作了另“一個階級”,我不得而知,但是,其中“推翻一個階級的暴力的行動”的況味,業主有強烈的感受,公眾也體會到了。
政府從后臺走到前臺成為暴力拆遷的主角,說穿了是拆遷有巨大的利益可圖。暴力拆遷的本質是利益之爭,核心是與民爭利。這場利益之爭,已由最初投資方與民爭利、政府與民爭利,發展到政府官員與民爭利,腐敗現象畢露。四川宜賓市筠連縣一家公司在拆遷一居民樓時,100多公安武警現場執法配合其強拆。被拆當事人的代理律師郭剛查詢發現,該公司的董事長、副董事長等7名高管,全是筠連縣財政局、審計局和規建局的局長和書記。(中國新聞網11月27日)有這樣的最牛拆遷公司的存在,業主的利益是根本無法得到保障的。這就讓人不難理解,在強弱分明的拆遷大戰中,我們的一些政府官員何以會變得如此冷酷,何以頻頻成為暴力拆遷的主角。
所以,在政府非常“革命”的暴力拆遷行動中,業主只能無奈地“綁架”自己,把自己的生命當作“人質”,作為抗衡或表達意愿的籌碼。究竟孰是孰非,已經是一個需要“另案”討論的問題,因為在人的生命面前,再嚴肅的法律也會、也該留下動情的淚水。難道和諧社會可以用這樣的手段來打造,社會安定、穩定需要用這樣的手段來維護,答案顯然是:不!如若不然,執政為民情何以堪?
在這里,強烈呼吁黨和國家有關部門,盡快制止一些地方政府的暴力拆遷行動,同時要堅決打擊拆遷過程非法與民爭利的現象。
2009年11月28日
http://blog.feirds.com/384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