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建設一個省錢、節約的醫療體系,就不能放任自流,政府掌握的資源應該主導這一方向。凡是跟這個體制建設相抵觸的東西,堅決改掉,遷就下去沒有個完。政府干一件事就要干出個樣子,不能讓“市場”這頂“帽子”壓彎了腰,認為政府什么事也干不好,只要交給市場,一切都解決了。事實證明這對中國是個誤導。有人說,政府該干的事干好,不該干的就堅決不干,交給市場。問題是:政府該干什么?有人說,政府只管收稅,管維持市場秩序,管公共事務建設。問題是:什么是公共事務?中國的公共事務是否跟外國的公共事務不同?在一些“市場迷”們看來,外國的政府做什么,中國政府就該做什么,人家不做的,中國政府也不要做。那么,中國政府該怎么做呢?
1、為了貫徹省錢、節約的原則,需要研究整個醫療體系的邏輯布局,單純地進行“點”上改變是無用的。凡是涉及醫療的各個環節,都是布局要考慮的,它們需要改變的,一定要堅決改變。
2、三個環節對于省錢是至關重要的:藥品企業,醫院和藥店。這里問題的核心是病人,病人需要的是及時準確的診斷,合理的醫療方式。醫院首先要研究的是如何給病人分類,建立一套成本最小的診斷程序,程序越往后延伸,診斷費用越高。診斷鏈條的各個環節都要實行責任制,防止誤診,便于審核。誤診太多了。在用藥上,由政府建立醫藥“動態、競價購銷”機構,即只拿競價,(醫院、藥店)藥品根據需要采購,不留或很少留庫存,庫存放在藥品企業里。醫生只開方子,建議一個最少的用量,后續的用藥到藥店去買。藥店這一塊,政府也不能放手不管,要建立基本的藥品銷售的網點,這些網點的進藥是按政府競價所確定的藥品企業來進貨的。藥品實行小包裝,恢復傳統的用藥勺數和紙包方式。對于手術用料,政府也按同樣的辦法來拿競價,醫院直接按競價進貨。這樣,各個環節都暴露在陽光下,便于政府和社會監督。
3、“醫生”起著關鍵作用,為適合這一醫療體系,醫學教育和研究也要跟著變,目標都要對準這個體系。首先,公共衛生和疾病預防要放在戰略地位上,減少生病才是第一要考慮的。公共衛生機構要有權威,要領導和部署全社會的衛生建設和疾病防御。在學校教育上,要增大這方面人才的培養,要讓他們在社會第一線鍛煉成才,不要光搞什么文憑教育。公共衛生的研究要大大加強。“醫生”的概念要擴大。
4、其余的具體工作太多了,一時也講不完。
總之,眼睛不能光盯在錢上,更要學會省錢。至于政府該投入多少錢,這是可以在人大提案上確定的,可以在全社會辯論的,只要大家覺得健康該投入錢,那就投入,那就多收稅。問題的問題是:錢要花在明處,花的有效率!!!這對中國來說,太重要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烏有之人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