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經濟是由能力決定的
田忠國
人們有一個共識,那就是現代經濟是個信心經濟。人們之所以稱現代經濟為信心經濟,一個重要原因是由現代經濟的虛擬性所決定的。也就是說,虛擬構建了一個虛幻的經濟大廈,而這個大廈一旦失去信心,虛幻的經濟大廈馬上崩塌,造成金融危機的狂潮。但其實,這不是美國金融危機的本質,因為,美國金融危機的唯一原因是資本機制導致的占有率膨脹式涌堵,與實體經濟危機所不同的只是,一個表現在虛擬的占有率上,一個表現在實體經濟的占有率上。但是,世界上所有的經濟學家幾乎按照同一個思路,也就是資本機制的思路分析問題,結果幾乎所有的分析都不得要領。給人的最大感覺就是,經濟學這個行業,是個先天性智力不足者的行當。
但是,中國經濟還沒有完全進入虛擬化時代(當然,中國的金融家們削尖了腦袋往虛擬經濟里鉆,并且給中國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不說責任追究問題,就說一個良心問題,試問:你們能睡好覺嗎?),而是處于實體經濟向虛擬經濟過渡的邊緣,相對美國來說,如果中國要有個良好的應對機制,中國比美國更容易解決問題。因為,美國要解決經濟崩塌的問題,不僅僅要解決信心問題,更重要的是要解決實體經濟和改革分配制度的問題。在大危機面前,只有實體經濟才會給人信心。古人說,“手里有糧,心里不慌”就是這個道理。
問題是,美國為了和平掠奪世界財富和資源的需要,它把所有的實體經濟全趕到國外去了。在這時候要想摧垮美國,我以為是最容易了,全世界只要不朝美國出口實體經濟,美國的問題馬上就暴發出來了。
中國則不同。中國有實體經濟。但中國沒有消費能力。中國有集權機制,但沒有改革分配制度的想法。分配制度決定了投資機制,如果不從根本上,也就是分配制度上解決問題,經濟危機只會永遠在資本機制作用下,反復出現。
中國也有九億幾乎毫無消費能力的農民,僅僅這個消費市場,就足可以抗擊世界性的經濟災難,雖然中國也會受到巨大的損失。本人認為,這就是中國抗擊經濟危機的有利條件。
中國也有不利條件,一,中國的消費市場雖然巨大,但是,它只是個空殼,沒有消費能力。二,如果說這是重大問題的話,我以為這比下一個問題還不重大。更為重大的問題是,中國沒有一個為黨和國家命運前途著想的智慧支持機制。而那些智庫,那些經濟學家,不是為個人利益著想,就是為集團利益著想,出的主意,想的辦法,都只是為助推國家早日發生災難。這批腦殘的美國鸚鵡,心里只有美國利益,沒有中國人民的利益,更沒有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所以,這個問題是需要解決的,這個問題不解決,中國是沒有好日子過的。三,由于貧富差距,中國的社會矛盾一旦大規模暴發,足可以摧毀整個社會體系。而不斷暴發的群體事件,加之經濟利益差距的繼續拉大和決策上的不斷失誤,正在助推暴力潮的加速到來。
中國民眾對經濟失去信心的原因:一是分配制度不見改變,二是手里沒錢,心里恐慌,三是官員黑化,與黑社會一道欺壓百姓,一旦發生問題,他們就把責任推動黑社會身上。其實,他們本身就是黑社會的一部分。四是黑社會與地方官員形成一個一明一暗的統治體系,民眾有話不敢說,說了就有罪,找不到罪的,由黑社會收拾。
面對這樣的現實,中國的經濟問題要綜合治理,任何單方面的措施,都是無法解決問題的。正因為如此,中國到了抗風險能力最低下、最脆弱的時候。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也就是說,弱可以變強,強也可以變弱。中國現在抗風險能力極弱,這是個不爭的事實,因為人心散了。人心散的原因,是我們的發展方向、發展觀點、發展機制出了問題,而且還是嚴重的問題、致命的問題,在這時候就需要從發展方向、發展觀點、發展機制集攏人心,使全國人民再次團結起來,共同抗拒風險。
共同抗拒風險就需要人民群眾有信心,而信心從哪里來?手里有錢,有實力,人民群眾才有信心。如果讓人民群眾兩手空空,成天為上學愁、看病愁、住房愁,為吃飯算半天賬,還得害怕以后吃不上飯,信心從哪里來?信心不是一句空話。
億萬富翁可以用空頭支票增加信心,但老百姓不行,老百姓需要的堅實的生存基礎。事實上,我們發展了那么多年,財富是天文數字,但那個天文數字是在掏空老百姓的生存基礎上建構起來的。近一個時期以來,人們一直說居民手中有十八萬億,但是沒有消費,好像中國的老百姓智商太低,不知道花錢。但是,哪些錢是誰的?是少數精英和資本階層的,不是老百姓的,如果老百姓要花,就得去搶,那樣又違法了。
所以,我們看問題、想問題,要系統的去看、去想,而不要光看數字。如果光數字,比如,統計局的平均這平均那,從平均數上看,全國人民確實富了。但如果看真實數字,去掉少數人占有的那一塊,那就完了。所以,國家統計局公布收入數據,要按不同社會階層的平均數公布,并標識出比率,這樣的數據對國家做政策調整才具有好的參考價值。再比如,全國人民有收入是十三萬億,平均每人一萬元,但如果有一百人占去了十二萬億,余下的一萬億平均到十三億人手中,我看問題就麻煩了。
如果是后者,中國就沒有信心經濟。
有的經濟學家說,中國的老百姓沒有遠見,并說餅大了大家都富了。其實,不光中國的老百姓沒遠見,世界上的所有老百姓都沒遠見,因為那個餅你占居了90%,再做大一點你占居95%,再大一點呢,你的占有率又增加了,而老百姓眼看著那塊自己創造的大餅餓肚子,你怎么讓他們有遠見?由此可知,遠見和信心是從大餅的均衡化吃出來的,而不是騙出來的,比如說多少多少年我們實施免費醫療,對于這種話,人們和毛時代餅小的時候就享受免費醫療,而現在餅大了卻去消免費醫療了一比較,就知道現在的許喏是鏡子里的東西。
事實證明,我國的現狀是由兩個錯誤選擇造成的,一個是選擇了從政治否定文革,另一個選擇是把弗里德曼和張五常請來當我們的高參。前者使人民群眾失去了政治上的民主權利,后者使人民群眾失去了經濟權利。
現在到了應該認真修正錯誤的時候了。
世界上修正錯誤的路徑不過有三條:一是自我修正。二是通過爭論、討論和平修正。三是暴力修正。現在,前兩條路徑基本讓某些精英堵死了,最后一條路徑正在全國大面積鋪開,但能否起到修正錯誤的效果,我們不得而知。
但問題是,暴力修正錯誤,一旦失去掌控,想自我修正也晚了。
但能否把暴力修正錯誤轉化為共同抗拒經濟危機呢?我看大幅度降息刺激經濟增長就是出錯了牌,因為,中國經濟不是生產能力跟不上消費能力導致的危機,如果是那樣,這張牌就出對了,但問題卻偏偏不是生產能力跟不上消費能力,而是相反,沒有消費能力。
相反的情況就需要從相反的方向治。相反的方向就是提升消費能力,用消費能力拉動經濟。
但我們又一次出錯了牌。
簡單證明一下:大家都沒有消費能力,沒法生產了。這時候如果銀行說,我給你錢,你繼續生產,結果是生產開動起來了,也保住了失業率沒有升高。但是,最后銀行的錢也花完了,生產的東西堆積如山,結果會如何呢?整個經濟崩潰,社會崩潰,我們現在就采取的是這種法。當然,這種法來自于經濟學理論。
正確的做法是,銀行把錢白送給民眾,讓他們有錢買東西,這樣企業就有錢重新開始生產了,經濟也就搞活了。當然,這不是經濟學理論,是我個人的非經濟理論。
有經濟學家一定反駁我說,那樣不是讓銀行白虧了?
其實,是銀行白送的錢救活了銀行自己。因為,經濟活起來,進入正常的重復閉環,企業有銷路,能繼續生產,救活了百姓,也救活了企業,企業有能力借貸,有能力還貸,這又救活了銀行。經濟問題其實沒有那么復雜,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只不過是經濟學家玩弄小聰明,保持高端占有權,繼而獲得更高占有率而已。正因為如此,在經濟危機的時候,全世界的經濟學家只會把問題搞得更復雜,盡出絕對沒用主意,趁亂之機又撈名又撈利。我不是經濟學家,既沒有撈名撈利的欲望,也沒有占山為王的想頭,所以,只能想點造福國民、造福世界的辦法。有朋友批評我想問題簡單,請朋友們注意,問題越是復雜的時候,應對的辦法就越是簡單。而在問題簡單的時候,再用簡單的辦法應對恐怕就危險了。
(符“粥攤吟”: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2/200811/59307.html。我之所以符此文于后,因為,我從中感受一種社會大動蕩將不可避免的到來。社會大動蕩從來都不是老百姓喜歡的“職業”,而是官員和分配制度逼的,我不知道中國有沒有能力自審,并像毛澤東那樣解決中國的吏治問題。)
2008年11月27日星期四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