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有不少精英、主流大力鼓吹土地產權制度改革,土地私有,我不是一個農民,但是我的父母、親戚和朋友都是農民,作為一個準農民,我覺得有幾句話不得不說。
精英、主流們告訴我們,土地私有以后,土地的產權明晰,農民由自主權,想賣就賣,不想賣就不賣,這樣商人和官員就再也不能剝奪農民的土地,農民會加倍珍視自己的土地,增加投入促進農業生產。情況真是這樣美好嗎?
土地私有以后,農民有了自主權就能保護自己的土地嗎?從古到今,農民什么時候沒有珍惜過自己的土地?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土地一直是私有的,而且還有地契來作為憑證,然而農民保護住自己的土地了嗎?土地私有,土地兼并,農民起義,土地再分配,兼并,起義……,如此周而復始。只要存在貧富分化,就不能阻止土地兼并。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今天,一家一戶為單位的小農經濟,根本就不能與財富和權力對抗。
就算土地歸農民所有又如何?貧窮的農民一旦遇到天災病業,為難著窄,只能向富人和銀行借貸,但富人和銀行的錢不是白借的,一要有抵押,二要付出高昂的利息。貧窮的農民拿什么來作為抵押?只能用自己的房子或是土地,要么沒房,要么沒業,甚至兩個都沒有了,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農民都會選擇把土地抵押出去,總要有個住的地方啊。從此以后,本金和高昂的利息就成為農民身上的一個沉重負擔。“印子錢,一還三,利滾利,年年翻,幾輩子,還不完”的悲劇現代版又要上演了。到時候還不清欠款和利息,土地自然也就離他而去了。
而財富、權力剝奪農民土地的方法,遠不止這一種,利誘,威逼,借助某些勢力恐嚇,方法多得很呢。而失去了組織,而僅僅只能依靠家庭力量的農民個體,在這些勢力面前是如此的無奈。隨著貧富分化的加劇,土地兼并的速度會越來越快。其實從土地承包以后,集體經濟被打散,農業經濟回復成為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農經濟開始,農民就走上了一條苦難的不歸之路。
失去土地之后的農民怎么辦呢?租別人的地種嗎?科學技術的發展,電氣化、機械化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是農業生產需要的勞動力大大減少。出地兼并之后出現的新型農場主,為了獲得最大的投入和產出比,必然會大幅度應用農業機械,盡可能減少人力成本。原來10個人種的地,可能現在只要兩個人就可以了。其他的八個人怎么辦呢?
多么美好的畫面!只不過在這里我想問一句:主流和精英們總是慫恿城鎮居民到農村去買房買地,所用的借和就市農村的房子和土地便宜嗎?他們都買不起房,難道這筆錢到了農民手中,農民就買得起了?
就算農民花光了所有的積蓄,買到了城里的房子,或者不愿意坐吃山空,又該怎么辦呢?主流和精英們說:可以去打工啊!現在號稱世界最富強的資本主義國家美國都沒有失業問題,難道產業規模的遠遠小于美國,而人口又是美國幾倍的中國能吸納這么多的勞動力就業。到時候成千上萬的失地農民涌向城市,尋找自己的飯碗。會給城市就業,給在業的工人造成多么大的壓力?這個時候最高興的恐怕就是那些民營企業家了,他們可以對自己的工人說:“現在干一天五塊錢不行了,一天只能一塊錢,別不知足,不想干的話外面有成千上萬找工作的,一天五毛錢說不定都有人干!”到時候中國的產業工人階層恐怕受到的將是世界上最殘酷的剝削和壓榨。這樣既為私人經濟發展奇功了大量廉價勞動力,又能造成就業競爭,降低勞動力成本,激化工農矛盾,便于“民營企業家”操控,真是一舉數得!
大量失去土地的貧苦農民聚集在城市,既不能回家種田,又不能去打工,失卻了生活來源的他們似乎只有兩條路可走:或者自殺、餓死,或者……
當然這種極端的情況和一般不會發生,因為到了這個時候慈善機構和救濟部門就要出手了,他們的目的既不是減小貧富分化,也不是要提高失業者的生活,他們支持要維持這些貧困人群最基本的的生存水平,這樣一方面能緩和階級矛盾,使之不至于激化。另一方面又能為私人經濟發展保留一支一定規模的勞動力后備軍,并對那些在業的工人形成有力地震懾。這就如同農民飼養牲口,一般農民如果有可能絕不止飼養一頭牲口,總要飼養者幾頭牲口備用,如果這一頭不行,另一頭馬上頂上。當然干活兒的牲口比不干活兒的要吃得好些。無論怎樣,他飼養牲畜的成本都要遠遠低于牲口給他創造的價值,如果飼養牲口的成本接近甚至高于牲口給他創造的價值,農民會毫不猶豫地把一部分牲口殺掉以降低成本。
當年的中國共產黨從土地革命開始,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方法奪取了政權,打下了一片紅彤彤的江山。如今所謂的產權制度改革從城市而至農村,最后來到土地,焉知不是又一個輪回的開始。土地產權制度改革,土地私有化就像一個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開,從里面出來的會是什么,只能依靠你的想象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