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關心形容憔悴的都市人?
決戰
前言:
許多時候,我更希望自己的觀點是錯的,錯了反倒好,正確則麻煩了。個人正確不重要,重要的是社會制度和社會政策正確,是國家強盛,人民幸福,安居樂業。當然,如果社會的確存在問題,還是正確認識這些問題好,否則就沒有改變的可能
鑒于中國人民正處于營養不良的邊緣,我以為奧運會可以主動不開了。
十年來,我最反對的事情是產權改革,其次是戰略投資者。再次是物權法,物權法是個分水嶺,自打物權法強行通過以來,我的文章少了70%,寫又有什么用?。奧運會我真的不關心,雖然我每周要去三次健身房。
但是,我仍然認為奧運不重要,開不開都行,哪怕主動說聲“不開了,你們不用來啦”,也不是什么大事兒
兩年來,最大的問題是物價,其次是藏獨,藏獨本來鬧不大,小事兒卻變成了大事兒,我百思不得其解。
奧運會比物價,是甜棗比西瓜的關系。奧運會是面子,是廣告,有些作用。但比起物價來說是小事兒。
奧運會幾年才花三千億。物價呢?全國十三億人口,四億個家庭。城市兩億家庭,農村兩億。每個家庭一個月多支出500元,一年6000元。全國城市家庭多支出12000億,夠開四個奧運會的。物價不是一年的事,一漲就是兩年,全國城市家庭多支出20000億,這是什么概念?
為什么說左派是大笨蛋?他們抓不住重點,看不見日常生活中綿延不斷的失血和吸血,就會趕狗屁時髦和熱鬧。吵啊吵。有什么用,全國城市居民兩年多支出20000億,至少開五個奧運會。一個奧運會中的一件事情就把他們折騰的雞飛狗跳的,還有什么出息?一群棒槌。
有人抵制家樂福?有意義嗎?重要的不是抵制家樂福,重要的是進行一次農村人民收入調查。
物價暴漲,錢到底被誰賺去了?我認為被中間商賺去了,自打產權改革,從生產到銷售,資本家和商人控制了一切資源環節。他們怎么操作,老百姓看不見。所以他們想怎么操縱價格就怎么操縱價格,我以為本輪物價暴漲,其主要利潤被資本家和商人拿去了。
但是,我沒有證據。一些“專家”說,物價暴漲的原因是“農民和農民工收入增加了”。
我仍然認為這是胡說八道。但是,我還是沒有證據。所以,有必要進行一次全面的直接的網絡調查。
凡是農民工,凡是農村人民,請把你的家庭收入報上來。
扣除支出的增加,你們家的純收入究竟漲了多少?城市物價漲了不止50%,有的漲了100%。農民的收入是否漲了70%?如果農民收入的確大幅度提高了,其提高的程度恰恰是城市多支出的部分,我一點意見也沒有。甚至,我每個月還可以多支出一些給農民朋友。
但是,如果農民只增加10%或者20%,其余的40%被誰賺去了?這個問題必須搞清楚。
這里面蘊藏著新型的剝削,蘊含著極大的罪惡,蘊含著城市基層人民的血汗和血淚。由于物價暴漲,他們菜、油、肉都成了問題。我相信,很多家庭已經嚴重的營養不良。奧運會不過是少數人的經濟,已經不是人民體育。而上億人營養不良,難道不比奧運會更加嚴重?
奧運會已經成為貴族運動,除了培養看客之外,沒什么意思。
我每周都運動幾天,我有錢,去得起健身房,你們去不起,只好整天看電視。還津津有臭味地談論什么NBA、意足、溫網,有什么意思啊,我有時看看羽毛球、乒乓球,其他球類很少看,更不談,趕人家外國的時髦,如數家珍,比足球還蠢啊
左派憤青為什么不能停止扯淡?把你們的重點轉移到廣大人民的生活和健康上來。
毛澤東最偉大的地方是“為人民服務”,其制度保證是“公有制”,這些方面你們不關心,整天嗷嗷叫什么奧運會,奧運會能代替“人民生活”嗎?我寧愿一場奧運會節目也不看,但是,我有足球場、網球場、羽毛球場、籃球場等等地方供人民大眾鍛煉。
所有場地都封起來,都收費,都漲價,本來是人吃飯,如今變成飯吃人。你開奧運會有什么用?窮嚎,窮樂,窮燒,窮極無聊。
如今的一些左派已經墮落,他們已經不關心人民生活了,也不知道階級分析論了,整天胡鬧,令人生厭
你們把奧運會當作頭等大事兒,法國、德國、美國以及藏獨也這么以為,人家偏要抵制你,你怎么辦?我們不在乎,愛開不開,反正開了也是貴族運動。不開,把錢花到免費的體育設施上來,把精力轉到分析物價暴漲根源上來,讓人民容光煥發,豈不更好?
忽然,想起乘地鐵里一幕,擁擠不堪的人群全是蒼白蠟黃的臉,怎么回事兒?不是有很多光彩照人的明星嗎?
后語:
這篇文章有一個潛在的漏洞,很多人可能被我誤導了,看不出來。事實上,物價暴漲還有另外一種可能,即WTO和外資打劫了中國,外資占有產權,通過WTO把國內的保障擠垮了,自己人說了不算,政府也左右不了外資,于是物價暴漲。
但是,即便是這種情形,問題仍然嚴重,外資不是硬闖進來的,而是自己放進來的,其中有很多勾結和出賣。因此,問題更嚴重。內資,盡管是資本家,多少還有一個國家的概念,如國家命脈被外國人控制,則一點溫柔都沒有了,一旦列強魚肉不成,槍炮都會出來。
因此,即便是外部資本控制了物價,也仍然要扭轉這個趨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