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與富——改革開飯三十年之四
近期《嘹望》雜志稱中國的貧富指數居全世界前列。這個指數還給起了個外國名字,叫做“基尼”。文章指出,中國的基尼指數已經超過了警戒線,兩極分化到了嚴重的境地。
本文不是學術論文,僅談貧富之引起的怪現狀。
老頑童發現,凡在網絡上談到貧富差距時,特別是懷念過去那種平均主義年代的網民們,弄不好就被扣上各種各樣的帽子。
“你窮,是因為你懶”。
“你窮,是因為你不適應市場競爭”。
“你們這是典型的仇富心理”。
......等等等等。
凡是活思想,都有其產生的根源。為何不問問仇富心理是怎么產生的嗎?
很多人自己眼看窮了一輩子,而且窮了幾代,是因為懶嗎?全國農村學習小崗村分田到戶、分產到戶,不就是因為過去的人們在公社時期出工不出力偷懶嗎?好啦,農民們不偷懶了,怎么一下扣上三頂帽子呢(所謂三農問題)?種地能賺錢,兄弟們何必不辭辛苦、背井離鄉的外出打工。能拿個千兒八百的,民工兄弟就千恩萬謝的了。
看來,絕對不是懶或不懶的問題。
說的好聽動人的市場競爭,實際上就是在弱肉強食的環境下適者生存的原則。農民伯伯人均一畝三分地,種什么東西才能競爭?難道種黃金?工人同志們連土地都沒有,赤手空拳跟誰競爭?跟老板競爭?不容易老板賞碗飯吃,不為明天是否下崗發愁就阿彌陀佛了!過去見領導不用敲門,想見就見,可以談談心什么的。現在可好,都是老板了,門口不是拴條大狼狗就是安排一個小秘擋著,老板下班還有保鏢跟著護著,妄想跟老板見面了。談心不叫談心了,叫做對話了。
既不是偷懶,也妄想競爭,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一種社會上極為普遍的仇富心理呢?
不斷揭露出來的事實是百姓們深惡痛絕的。巧取豪奪、投機倒把、走私販私、貪污腐化、錢權交易等等,難道還仇視不得?
我靠!劫富濟貧、拉隊伍占山頭,那才叫仇富呢!俺們百姓說說牢騷話居然用“仇富”之罪名加之,啥邏輯嘛!
某地(報紙網絡上可以查到),某億萬富翁曾經是國企的負責人。企業改制前,企業連續虧損四年。企業改制后,他居然成了億萬富翁。那些為改制做出犧牲的普通百姓難道還要放棄仇視對其無限熱愛么?難道應該指責這些普通百姓偷懶或不善于競爭么?
第一桶金不好挖。更別指望前富帶后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共同富裕,其實就是對競爭的背離。只有超過你,我的競爭才有意義。我富裕了,社會水平也隨之提高了,總有人又落到后面了,怎么個共同富裕?悖論??!
社會上有句俗話叫做笑貧不笑娼??磥礞郊艘惹扇『缞Z、投機倒把、走私販私、貪污腐化、錢權交易等等富裕起來的人好多多。就是因為笑貧,所以那些為富翁們抬轎子、吹喇叭的人嘲笑窮人們仇富。
的確,平均化的那個年代,城市里每月拿50元工資的人可以養活兩個孩子。現在夫妻倆拿3000元養一個孩子都嫌困難。其中有收入和支出發展不均衡的緣故。更有財富分配不均的原因。有錢人能到美國養一群孩子,你行嗎?
老百姓的仇富不是天生的,是在對比中產生的。
三十年中,中央不斷采取措施,取消官倒把官僚資本、寡頭經濟消滅在了萌芽之中;取消紅頂商人,杜絕了錢權交易的路子;取消農業稅和義務教育階段的學費,給民眾有了多一點的積累;關注民生,不斷出臺幫扶政策以幫助困難群體等等??傊?,中國人民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還很艱難、很曲折,需要大家不偷懶和積極競爭。
因為,22號開始上班了,很多話題只能是一點一點的寫,有空就寫。
江湖人稱老頑童
2008-2-22于南京
2008-3-15修改于南京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