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國社會思想領域非常“熱鬧”。關于近現代中國歷史、民主與專政、憲法與法治、學術與政治的關系等問題的爭論、交鋒,呈現尖銳、鮮明、持續的狀態。中國思想理論界一如既往保持對重大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的深度關切,以濃厚的問題意識、直面問題的勇氣、實事求是的態度和多維的視角,或正本清源,或建言獻策,或評判警示,鮮明地展現了責任與擔當。
就社會思潮而言,歷史虛無主義在2014年不僅繼續“清理”近現代中國歷史的每個細節,而且直接把馬克思主義污為歷史虛無主義;西方憲政思潮則尋找一切機會為西式憲政張目,否定人民民主專政。大陸新儒學思潮借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之名,粉飾、宣揚著其中的糟粕,表達特定的政治主張。對此,思想理論界從學術研究的角度,積極作出回應:從事實出發,反駁歷史虛無主義對歷史的歪曲和對毛澤東的誣陷。堅持用唯物史觀“揭露歷史虛無主義的本質”、“點中歷史虛無主義的死穴”,提出“黨史研究要樹立正確的細節觀”,強調“對歷史虛無主義思潮需長期斗爭”,“讓唯物史觀深入大眾日常生活”以應對歷史虛無主義的蔓延;堅持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和階級分析方法,以事實為依據,從理論上說明“人民民主專政與改革開放相輔相成”,“跟著西方民主模式走,路只會越走越窄”;從不同角度對大陸新儒學進行準確定位,說明大陸新儒學思潮具有“崇儒反馬”的基本立場、“復古更化”的政治訴求、“圣人教化”的文化主張和保守主義的激進形態,揭示“儒家憲政”不過是“時空錯位的制度構想”。在這些討論、評說中,思想理論界并未停留于簡單的價值判斷上,而是努力將價值判斷建立在令人信服的事實和嚴密的思維過程之中,增強說服力。此外,思想理論界還針對各種思潮對執政黨政策的歪曲、肢解和誤讀,進行了大量的厘清、說明,如要正確理解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中國國家治理體系與西方社會治理體系有本質差別、“中國的核心價值觀要由自己來書寫”,等等。
思想領域的爭論交鋒,不僅提出了如何對待西方社會科學理論和方法的問題,也提出了當代中國社會科學發展方向的問題?;趯ξ鞣綄W術話語的反思批判,基于從歷史和現實的結合上將中國與其他國家,特別是西方國家進行比較,思想理論界日益深刻地認識到,西方學術理論和方法固然有值得借鑒之處,但“西方話語描繪不了真實的中國”。因此在具體的學科研究上,要放棄對西方理論的“學徒”心態,“西式教條主義必須休息”。“政治學研究應該具階級視野”、走出百年來的“西制崇拜意識”,“數學化經濟學應加強對現實的解釋力”,歷史研究中背離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碎片化和忽視傳世文獻的幾種傾向也不應延續。在學術評價、學科建設評估上也不能唯洋是崇。更為重要的是,“中國社會科學界應該始終高舉馬克思主義學術理論大旗”,堅持民族立場和人民利益至上,把握當代中國建設人類新型文明形態的節奏,自覺對中國的發展模式、發展經驗進行理論總結和提升,完成中國學術話語體系的當代建構,以實現、發揮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智庫的職能和使命。用中國話語描繪中國現代化的樣式,表達中國經驗,回答中國已經面臨的和將要面對的各種問題,應是中國社會科學發展的基本方向。
如果把思想理論界批判各種錯誤思想思潮的理論和方法視為明是辯非、激濁揚清的應對之舉,那么思想理論界關于中國話語體系的思考,無疑是以文化自信和理論自覺進行的戰略之謀。雖然這種設計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但是這表明中國的思想理論界在堅守基本理論原則、學術規范和學術良知的前提下,開啟了更高層面的精神探索和思想創造。在這一戰略設計下,對于各種錯誤觀點的回應、對于學科建設中存在問題的針砭、對于當前中國各種現實問題的回答和對于中國發展中失誤的反思,將在整合交融中得到提升,并凝聚形成強大的力量,在多元思想相互激蕩的條件下占據真理的制高點。
2014年已經過去,但思考的推進和思想的碰撞不會停止。愿在新的一年里,我們黨所領導的思想理論戰線對于當代中國騰飛有新的更大的貢獻!
(作者系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