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1 從來沒有資產階級自由派所鼓吹的“獨立文藝作品”,一切文藝作品都是代表某個階級的意志為其進行宣傳,近期的《黑神話悟空》就是由資產階級組織生產制造,由各大資產階級媒體不遺余力進行宣傳而產生的文藝作品及其輿論現象。 而被借用的“孫悟空”也被閹割去了革命性與群眾性,只留下了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式的個人情緒的宣泄和個人個人英雄主義的神話。正如文中所說,要用無產階級文藝代替資產階級文藝,其關鍵同樣是要擁有類似資產階級的高度組織化生產和宣傳的能力,這便是無產階級先鋒隊和無產階級專政的雛形,也只有依靠這一點才能實現無產階級的解放。
2 :孫悟空深入群眾喜愛的原因,除去其玄幻的一面,離不開“齊天大圣”這個詞,大圣之所以是大圣,正是其敢于反抗“天庭”的斗爭角色,但無論是西游記還是黑神話,大圣最終都只是被體制馴服的產物,這正是資產階級文藝的體現,作者極力創造一個抗爭的主人翁,但最終必然只得服從于體制。
雖然《黑神話.悟空》的熱度漸漸散去,但是游戲的爭議以及對于游戲里孫悟空形象的討論仍未停止,可見得,無論是孫悟空這個文學形象,還是《西游記》這部作品,都在賽里斯的人民群眾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次,筆者就想借這個機會,結合馬列毛主義和歷史,從《西游記》原著談起,探究孫悟空形象在歷史中的變化,以及分何黑神話中孫悟空形象。
?。ㄓ捎凇段饔斡洝纷畛醯某蓵^程復雜,經歷了多個不同版本的演變,在這里筆者討論的西游記僅為由吳承恩編纂的,流傳最廣的版本百回本《西游記》)想要探究孫悟空這個文學形象,我們先要明白,原著《西游記》到底是一部怎樣的小說
西游記原著是本怎樣的小說
《西游記》是一部在古代民間文學基礎上,由其編纂者吳承恩進行集大成再創作的神話小說。它結合了民間傳說和個人創作,也展現出了吳承恩對當時黑暗的封建社會有限的批判和對理想社會的向往。
首先,《西游記》是古代人民群眾集體創作和作家創作相結合的成果。可以說,沒有關于《西游記》的民間文學,就沒有吳承恩的《西游記》。唐僧取經的故事源于歷史上陳玄奘的真實經歷,《大唐西域記》就是他口述西行見聞而成的作品。此后,取經故事不斷演變,各種版本不計其數,并從宋代開始就于民間廣為流傳。當然,在吳承恩之前,西游記版本眾多,且部分相較粗糙簡單,吳承恩將其匯總在這基礎上進行集大成的再創作,使其規模更巨大,藝術更加成熟,也是功不可沒的,兩方是互相成就的。
其次,雖然《西游記》是一本神話小說,文中的天庭,西天,孫悟空,玉皇大帝等等都是不存在的,但是這些神話情節,作為一種觀念形態,同樣反應了一定的社會生活.
毛主席就曾經對于孫悟空的七十二變談到,“這種神話中所說的矛盾的互相變化,乃是無數復雜的現實矛盾的互相變化對于人們所引起的一種幼稚的、想象的、主觀幻想的變化,并不是具體的矛盾所表現出來的具體的變化。它們并不是現實之科學的反映。”
這些情節雖然是虛假的,但都是作者基于自身在社會上的所見所聞以及自身的感受為基礎而創作的,仍然離不開現實即階級社會。
最后,《西游記》的作者吳承恩雖然批判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但是承恩本人并不想推翻封建社會,更不可能否定封建社會本身,只是幻想有所改良,從而更好地維護封建制度。吳承恩出生于沒落的封建官僚家庭,受到儒家思想的深刻影響,因此他的創作雖然表現出對底層民眾的樸素同情,但根本上仍是一部推崇“王道”“德治”的作品。比如,在《西游記》原著中所有世俗國家發生的災難往往出在國君被蒙蔽,最終這些國家得到拯救的描述也往往為君臣和諧,國君江山永固。簡單來說,他們的觀點仍是“皇帝只是受奸臣蒙蔽,但皇帝是沒錯的,沒有皇帝就活不下去”。因此,在閱讀西游記或者要進行二創時,絕不能完全擁護其文中的所有觀點,必須帶有批判性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為什么是孫悟空?怎樣的孫悟空?
從大地起風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猶可訓,妖為鬼蜮必成災。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今日歡呼孫大圣,只緣妖霧又重來。
不可否認的是,無論是西游記的編纂者吳承恩還是閱讀它的廣大人民群眾,都對孫悟空這個角色甚是喜愛,孫悟空也是當之無愧的《西游記》第一主角。那么為什么孫悟空一直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呢?
人民群眾之所以喜愛孫悟空,并非因為他在西行路上的“一心向佛”或是對取經任務的堅持,而是他大鬧天宮時期與壓迫階級對抗的斗爭的精神,以及西行路上的懲奸除惡。孫悟空對于天庭的反抗不僅代表著孫悟空作為個體對壓迫的反抗,更是代表著廣大的人民群眾對自身所遭受的壓迫和社會不公的深刻不滿。 在《西游記》原著中,天庭的權力結構實際上是對封建皇權社會的隱喻。玉皇大帝處于最高權力中心,象征著封建社會中的皇帝,其他神仙、官員分列不同的職位,形成了一個嚴格的等級制度,類似于封建朝廷中的權力分配。這一層級關系正是封建社會中“君權至上”思想的體現,所有權力都圍繞著最高統治者展開,其他各階級只能在自己的權力范圍內運作,這和當時的封建統治體系如出一轍。孫悟空在大鬧天宮時展現的“革命者”形象,擊破了傳統的封建等級制度,將不公與腐敗的天庭置于對立面,這正是人民群眾所渴望的斗爭與反抗象征。
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吳承恩所寫的孫悟空西行取經、修心成佛并歸順西天,在他所處的時代背景下并沒有太大的問題。正如前文所述,吳承恩的世界觀和階級立場決定了他對封建等級制度的認同。在《西游記》中,孫悟空的歸順可以被視為一種最終的“調和”,即在經歷反抗之后,回到秩序中,達成個人的修行與升華,這與吳承恩想改良來維護封建制度的思想是契合的。然而,隨著歷史的發展,尤其是在階級矛盾日益尖銳的情況下,廣大人民群眾逐漸開始質疑這種“歸順”。從無產階級革命的立場來看,孫悟空最終歸順西天是一種妥協,是向舊制度的讓步。 面對如今的壓迫,人民需要的不是歸順、調和,而是徹底的反抗和革命。所以孫悟空在完成取經后修心成佛的道路逐漸不再得到認同,即使吳承恩在再創作孫悟空時更傾向于描寫其在西行路上的修心與對大鬧天宮的“贖罪”。真正深入人心的,還是那個不畏強權、勇敢反抗的孫悟空。人民群眾認同的是他在大鬧天宮時展示的斗爭精神。
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后,在60年代制作的彩色動畫電影《大鬧天宮》,就極具代表性。《大鬧天宮》的創作,遵循了毛主席提出的對傳統文化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華”的原則,突出了孫悟空革命性的一面,洋溢著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從孫悟空帶領花果山群猴大戰前來圍剿的天兵天將畫面中,觀眾甚至不難看出“人民戰爭”原則與“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理論,而對以玉皇大帝為代表的封建反動勢力,影片則進行了辛辣的諷刺,對他們顢頇無能,做了無情的嘲笑,最后孫悟空更是沒有被鎮壓在五指山下,而是瀟灑地帶領猴子猴孫們回到花果山。
盡管這種重新解讀和再創作顛覆了吳承恩原著中的設定和核心思想,但原著的核心思想本身就是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是反動的。這種革命、反抗者形象的孫悟空,才更符合當今時代的精神。
因此,孫悟空的“反抗者”形象之所以更為人民群眾所接受和喜愛,是因為他代表了人民群眾對于不公與壓迫的抗爭美好愿望,特別是到了階級矛盾愈發尖銳的現在,更是如此。再次被廣為傳頌的詩句“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今日歡呼孫大圣,只緣妖霧又重來。”就是證明。
黑神話的孫悟空不是一個合格的革命者。
黑神話的孫悟空,雖然有反抗意識,但是是一種自發的,沖塔式的,個人英雄主義的反抗,是與廣大人民群眾內心中那位革命的孫悟空不符合的。
比如,在黑神話的故事中,孫悟空在取經結束得斗戰勝佛佛位之后,因故辭掉了佛位回到了花果山。但是佛界和天庭不放心,前來圍剿。孫悟空雖然不能被打死,但是擺脫不了緊箍的束縛,最后孫悟空與二郎神做局,在戰斗中敗給二郎神,自身化為殘軀和六根,待天命人集齊六根,繼承自己。但在被“朝廷背書”的影神圖中也揭示了,因為這場做局,花果山猴子猴孫死傷慘重,滿地尸骸。為了所謂的繼承、做局,可以犧牲如此多猴子猴孫,這不是我們認識的孫悟空,更不是一個合格的革命者。
再比如第五章,孫悟空對牛魔王 “你弟我教訓了;你兒我送人了;今日你婆娘那把扇子,我也要定了。認師父,修正果!只有這條路是留給我們走的,長兄還不明白嗎!“
雖然無論在哪個版本的西游記或者原著,孫悟空的確做了這些事,但本質是不同的,在原著或者電視劇,牛魔王和大多數妖怪更類似于地方黑惡勢力,孫悟空的行為是打擊盤踞于地方黑惡勢力,是有一定正當性的,但黑神話里,牛魔王可以說是孫悟空曾經的“革命同志”
黑神話中的孫悟空行為就不再是打擊黑惡勢力,而是出賣革命同志。
孫悟空臨死之前,含著眼淚對“革命同志”牛魔王說“像我們這樣的人獨自活著就是罪過”。孫悟空似乎承認自己有了原罪,大鬧天宮就是他的原罪,金箍就是原罪的詛咒,雖有保護唐僧西天取 經,但仍不足以救贖,唯有一死才能擺脫原罪的詛咒,這也是孫悟空愿意和二郎神合作,死于三尖兩刃刀下的根本原因。
在游戲的影神圖里雖然提到 “悟空嘆了口氣,道:“八戒,不若我們辭了果位,告老還鄉罷。我回花果山,你回高老莊。”
八戒一愣,沒想明白為何大師兄突然換了話頭。
“要回你自己回,我可不回!回了高老莊還得自己種地收菜,現在啥都不用做,就有吃不完的供品。要多少花樣,有多少花樣。”
“這供品,本該給那種地收菜的人吃。我們吃了,他們就少吃一點。”
但這不是孫悟空具有革命性的表現,這更像是一種革命悲觀主義,發現世間過于黑暗所以退隱山林的消極避世行為,和毛主席的”大不了我重山井岡山“是有著本質上的不同的,黑神話里的孫悟空和毛主席可以說是風馬牛不相及,想用這個孫悟空來映射毛主席是一種對毛主席以及他革命理論理解淺顯,幼稚的行為。并且對毛主席像豎中指的那位游戲制作者也絕不可能花這么大功夫在自己游戲里去贊美自己如此討厭的這個人。
也反駁西游陰謀論和原著黨
在這里,筆者也要強調為何要反駁西游陰謀論,因為西游陰謀論和黑神話類似,他們是用統治集團內部政治斗爭的視角來解讀西游,沒有任何革命性可言。我們解讀西游也絕不能站在妖怪這邊,妖怪更像是盤踞地方與官府勾結的黑惡勢力,我們既不能把作為封建勢力代表的天庭作為正面形象去解讀。也不能把作為黑惡勢力的各方妖怪作為正面形象去看待。
甚至對孫悟空這個形象,我們也應該一分為二,進行分析批判。一方面要看到他的斗爭,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同時要看到在這個形象的塑造上,也深深地打上了作者的 思想烙印,具有嚴重的時代和階級的局限。孫悟空雖然曾經大鬧天宮,但也喊出了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豪言壯語,但他并不否認“天宮”里需要有 “皇帝”來統治。對于西游的解讀,如前文所言,要秉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華”的原則。
無產階級文藝路在何方?
游戲科學塑造出這樣一個孫悟空是”情有可原“的,因為他們本身的世界觀就算資產階級的,他們也存在與資本主義社會,所受到的教育,甚至是制作游戲的幫助都是來源于資產階級,所以他們不可能制作出來一部無產階級文藝的西游作品。游戲的制作過程本身也離不開資本主義的運作機制,從資金的籌集、市場的運作到技術的支持,所有這些都受到資產階級的掌控。因此,即便游戲科學團隊中的編劇或成員擁有某種程度的無產階級意識,甚至可能是馬列毛主義者,他們仍然無法突破資本主義的框架去塑造一個真正的革命形象。
資產階級一旦察覺到這樣的革命者孫悟空會威脅到他們的統治,便會采取各種手段進行壓制和封殺。例如,撤資、封殺、輿論打壓等,都是資產階級常用的工具,以確保任何革命性的文藝形象不會威脅到他們的統治,無論是游戲界,還是電影界,動畫界等等都是如此。
無產階級文藝路在何方?只有在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情況下,文藝創作才有可能獲得真正的自由,在那個時候,逐步的對文藝界進行無產階級改造,讓文藝創作者與勞動人民相結合,最終才能有源源不斷的無產階級文藝作品誕生。 這些文藝作品將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的剝削和壓迫,成為人民群眾覺醒、團結、反抗的強大武器。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下,孫悟空也不再是那個在資本主義世界中妥協、退讓的形象,而是一個真正屬于無產階級的英雄——一個不屈不撓、堅持斗爭、反抗壓迫的象征。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