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居》好就好在撕開了房地產商中人肉宴席的一條小縫
《蝸居》被停播了,據說是因為《蝸居》太“黃”,《蝸居》真的很“黃”嗎,看了幾集《蝸居》后,不禁啞然失笑,不知是檢查官們是生活在桃花園中從來不看電影、電視劇,還是受了什么官爺的批示,不得已對觀眾糊涂塘塞之。如今的電影、電視有幾個沒有色情?港臺片姑且不去說它,人家畢竟是資本主義嘛,作為社會主義文藝工作者的張藝謀所拍的電影,又有幾部沒有床上戲?不也是一個接一個大獎嗎!把《蝸居》當作“黃”劇禁播未免太過勉強了吧!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讓《蝸居》被禁止播放了呢?看了《蝸居》才明白,《蝸居》被禁止播放的真正原因,不過是輕輕的撕開了房地產商中人肉宴席的一條小縫。
首先,《蝸居》以上海為背景就犯了大忌。
《蝸居》所反映的是全社會都存在的非常普遍的真真切切的現實,并不是上海才有此現象。但是,《蝸居》電視劇中主人翁所住的地方雖然說是江城,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寫的是上海,而且寫的太過真實。房地產起源于什么時代?看了以上海為背景的《蝸居》,就會引起人們聯想起從上海起家的那個時代的精英層對房地產的改革。
文學真實本身沒有什么錯,錯就錯在真實的寫了反映了改革一代的知識分子在改革的春天所享受到的改革“成果”,真實的描寫了群眾看不見,但能感覺到的存在于房產商中的一點點黑幕。
劇中夫婦兩個名校高材生,在江城這個大都市,雙雙苦拼了近十年,卻為了聚錢買一套兩居室的房子,為了讓自己的獨生女能夠與父母住在一起,不得不天天吃白面條,對于這對夫婦來說,甚至方便面都是一頓美餐。即使過著如此清貧的日子,仍然連買房的首附款都附不起,還要東錯西湊??茖W的春天,知識分子卻享受不到春天的溫暖。知識分子活的尚且如此憋屈,那么對于生活在最底層的一般的工人而言就可想而知了。那些生活在最底層的普通工人,很多人沒有八小時工作制,沒有雙休日,大多數人甚至沒有勞動統籌保險。即使有些大的公司企業給工人交了勞動保險,一旦離天上海這個地方,就完全作廢,為了應付一時的生計,誰也不會想將來老了怎么辦。與此相反,形成強烈對比的是,那些不需要多少智力,不需要多少科學知識就能暴富的房產商,僅僅依靠土地、銀行這些國家和全民共同擁有的公共資源,甚至很多是空手套白狼,卻過著揮金如土的極其侈奢的生活,這也正是該劇最為振撼人心的地方。
試想這樣一對出自名校夫婦的高材生,若是在被精英們稱作所謂的“經濟崩潰”年代會遭遇如此窘迫嗎?顯然不會。正如劇中主人翁夫婦說,那個年代(崩潰年代)父母親養活了那么多子女,也沒有如此的艱難,若是現在再生一個,還不如立即去死(大意)??峙拢@才是讓《蝸居》停播的真實原因之。
盡管《蝸居》被迫停播了,但是,仍然不失為反映社會底層人民真實生活、能夠引起大多數人民共鳴的一部好劇,《蝸居》好就好在撕開了房地產商中人肉宴席的一條小縫。
如果要想建立和諧社會,執政為民,而不改變依靠房地產等這些崎形的經濟增長方式,那么可就是真的南轅北輒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