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那只鞋底子
劉國震
三鹿毒奶粉事件,舉國震驚。
雖然類似的事件這些年來已經不止一次地發生,已經令人麻木甚至有些“見怪不怪”了,但人們依然用各種方式,表達著自己的憤怒、憂慮與思考。
人民有權利憤怒,百姓有權利思索。
這些天,我也在想。想我們國家這些年總是發生的類似丑聞,想它們的根源和癥結所在。
是啊,每一個愛國者都有權利也有責任想一想,問一問:究竟是哪里出了問題?還有沒有救?這比處理幾個見利忘義的作奸犯科之徒或玩忽職守的官僚主義者(這當然是必要的),都更為重要。因為若不從根本上找準問題的癥結并解決問題,無論你處理多少人,也會像割韭菜一樣,今天割掉一茬,來日還會長出一叢。真真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春風”是啥?是自私、是貪欲、是拜金主義的價值觀,是損人利己、唯利是圖的剝削階級的腐朽思想。
這些東西,是和共產黨的立黨宗旨、是和真正的社會主義的思想道德、價值取向和社會風尚格格不入的,這些年卻大行其道。這是為什么?
一個人出問題,其根源往往是在腦殼里。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社會呢?
想著想著,我想到了那只鞋底子。
這只鞋底子的故事,發生在建國初期,出自浩然的長篇小說《金光大道》。面對當今活生生的嚴峻現實,為了加深對它所蘊含的思想意義的認識,今天,我特意重讀了《金光大道》第二部的《一塊金表》、《一雙鞋底》、《凱旋的人》、《大鬧鞋廠》、《激烈戰斗》等相關章節,重溫那個至今仍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的故事。有思想的巨著是經得起反復咀嚼的。
為了生產自救,芳草地的農業生產互助組在農閑時節搞起了副業,村里設了收鞋站,組織婦女們納鞋底,即把從天門鎮鞋廠拉來的半成品鞋底子加工納好,交給鞋廠,鞋廠以小米抵擋手工費。周忠互助組蘇存義的媳婦有一天走娘家去了,“她的那個剛學針線活的小閨女一邊看家,一邊替她把半只底子納上了。這只底子納得不光針腳稀,還一針大一針小,好像一只癩蛤蟆。”蘇存義媳婦到收鞋站交鞋底時,把這只納壞的鞋底也帶來了,被恰巧到芳草地收鞋站“檢查”的天門鎮鞋廠權經理抓個正著。鞋廠借故欲追查處罰,被村長兼收鞋站站長張金發一番好言搪塞過去,那只不合格的鞋底子也被張金發塞進已經裝滿鞋底的大麻袋里蒙混過關。老周忠聽說此事后,認為鞋廠的鞋子是給在朝鮮戰場浴血奮戰的志愿軍包做的,把這樣的鞋子送到冰天雪地的前線,對不起我們的戰士,堅持要追回這不合格的鞋底子,另做一雙換上。張金發則認為周忠是不知好歹,故意小題大做,甚至認為周忠是為了入黨而故作姿態假裝積極。兩人發生了嚴重分歧。因為運鞋的大車已經走了多時,周忠不敢耽擱,連夜從小學校姜波老師那里借了一輛自行車,讓朱鐵漢馱著他沿著西官道向西北方向的春水河邊追敢。兩人追了大半夜,狂奔50里,終于在春水河畔橋頭村的一家旅店里,找到了運鞋的兩輛大馬車,幾經周折,追回了那只不合格的鞋底。這件事,使全村的人都很受教育,也維護了互助組的聲譽。
本來,鞋底的故事到這里就告一段落了,但周永振的媳婦譚雅琴在修補這只鞋底時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秘密:鞋底的里面不是布,而是馬糞紙!此事引起剛回村的黨小組長高大泉的警覺,立即匯報到區委。在天門鎮鞋廠做臨時工的周麗平等人也發現了這一黑幕,并大鬧鞋廠,與開鞋廠的黑心資本家沈義仁、權經理進行了堅決的斗爭。沈義仁等企圖用金錢拉攏腐蝕周麗平等人和區委干部,擺平此事,用他的話說就是“他們總嚷嚷改造咱們,咱們不能改造他們一下子呀?”在高大泉、周麗平和區長田雨等人的堅決斗爭下,不法資本家最后以失敗告終,受到了應有的懲罰。(當然,在這場斗爭中,也不是每一個干部都“考試合格”,區委書記王友清警惕性不高,曾產生動搖;村長張金發則經不住誘惑,悄悄“笑納”了資本家送的一塊金燦燦的懷表。)沈義仁和權經理在大半生中一直信奉“金錢萬能”的人生哲學,而且在舊中國屢試不爽,始終立于不敗之地。沒想到新中國才成立一兩年,他們那一套就不怎么靈了,即使在偏僻的農村也處處碰壁。他們沮喪地感慨:如今的農村不是過去的農村了,如今的農民也不像過去的農民了。正如高大泉說的:“那個讓我們莊稼人糊糊涂涂地生、又糊糊涂涂死的時代過去了,回不來了;不管他是鄉村的地主富農,還是城市里的資本家老爺,不管他是明著搞,還是暗著干,想在我們跟前胡作非為,一律辦不到!”是誰給了這個翻身農民如此的底氣與信念?毛澤東有詩曰:“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金光大道》中的這個“馬糞紙”鞋底的故事,并不是浩然閉門造車的憑空虛構。他有充足的生活依據。事實上,現實生活中的黑心資本家,有比這要惡劣得多的丑惡行徑。也是在抗美援朝時期,某大城市一些經營藥品的資本家,把假冒偽劣的藥品、不經消毒的紗布賣給從朝鮮前線下來的傷員使用,導致許多志愿軍傷員病情惡化或傷口感染而死亡。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他們沒有死在帝國主義的槍炮中,卻在后方醫院里死于資本家的黑心藥品。事情驚動中共中央。毛澤東聞訊大怒,立即責令公安部長羅瑞卿親自督辦此案,查出元兇,嚴懲不貸。最終,這些利欲熏心的資本家為他們喪盡天良的行為付出了血的代價……
回望這遙遠的歷史,對照當今的現實,一種難言的苦澀和憂憤,令我心中發堵。
我想起毛澤東的兩句詩:“今日歡呼孫大圣,只緣妖霧又重來。”
是的,妖霧重來!
新中國成立后,我們蕩滌了舊時代遺留的一切污泥濁水。至1956年,完成了偉大的社會主義改造,消滅了剝削階級。大大小小的地主、資本家,被改造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從此,社會面貌煥然一新,國家建設蒸蒸日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共產主義思想深入人心,資產階級唯利是圖的拜金主義思想被批得臭不可聞……但曾幾何時,風云變幻,世風日下。社會結構在變,輿論導向在變,人的思想也在發生霉變,集體主義、共產主義精神黯然失色,“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信條大放異彩。“誰富誰光榮,誰窮誰狗熊”的口號成了時代最強音。一時間,各色人等競相斂財,不擇手段;白貓黑貓大撈特撈,不要廉恥。舊中國舊時代特有的丑惡腐朽現象又死灰復燃、沉渣泛起。那些被共產黨成功改造過的資本家的子孫,又撿起了他們的父輩祖輩在舊時代屢試不爽的萬能武器——金錢,向黨的干部發起了輪番的進攻,有多少曾經優秀的人民公仆,被“改造”成了黑惡勢力的保護傘,“演變”成了金錢的努隸、罪惡的幫兇,墮落成為共和國的蛀蟲、人民的災星。國家經濟發展了,社會道德卻淪喪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國民素質卻下降了;腰包錢袋鼓起來了,理想信念卻迷失了;肚子填飽了,腦袋卻空虛了。以至于出現了清華大學孫立平教授所說的嚴峻情況:現在的中國是基礎秩序崩潰!
直到有一天,人們打著飽嗝,撫摸著鼓起來的肚子,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時,才吃驚地發現:這鼓起的肚子里,有蛋肉乳制品,也有三聚氰胺!
丑聞一經曝光,許多善良的百姓對天發問:“這些人的良心難道讓狗吃了嗎?!”
這個問題,早在30多年前,浩然就在《金光大道》中借區長田雨的口做了回答:“這就是剝削階級的本性,不是什么良心不良心的問題。”
回望歷史,曾幾何時,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的道德風尚受到挑戰與嘲弄,曾感動了一代人的助人為樂、公而忘私、舍己為人的英模人物遭到惡搞和污損,“一切向錢看”“有錢就是爺”的腐朽思想堂而皇之登堂入室,毒害著國人的心靈。與之相呼應,在文藝界,《金光大道》等為社會主義時代英雄樹碑立傳的優秀作品受到攻擊與污蔑,丑化新中國、污蔑社會主義的一些烏七八糟的東西卻受到追捧。
時至今日,仍有某些無聊文人,出于各種動機,總忘不了一邊炫耀他們的“前列腺”,一邊向《金光大道》這部巨著滋一泡臊尿。
但70年代末,浩然處境最困難時,目光如炬的北大教授吳組緗先生就斷言:“浩然打不倒,因為他有《艷陽天》、《金光大道》”。
《金光大道》歷30多年的風云變幻而不倒,反而愈加顯出其耀眼的光華,就在于,它具有無可置疑的人民性!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