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參觀“西安事變”張楊驪山兵變處
忽憶起三十年前京都舊事感賦
2006年10月,值“西安事變”70周年前夕,在驪山參觀了當年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舊址。于兵變處,忽然想到30年前北京的另一場事變,1936年到1976年,40年間的兩次事變,不同程度地改變了中國歷史的方向,但歷史不總是以直線方向前進,這正如馬克思所言,兩次重現的歷史,第一次是正劇,第二次是鬧劇……中國發生的這兩次事變似也可作如是觀。正劇早已結束,鬧劇尚在繼續。十月事變在短暫的亢奮之后已顯現無盡惡果,這也許是中華民族在歷史的前進中不得不付出的代價,但愿這一頁早早翻過,
“人間正道是滄桑”,覺醒了的中國人民將通過自己的斗爭,捍衛得之不易的勝利果實,清除陰霾,迎來光明的未來。
卌年驚世兩事變,
黃河改道起狂瀾。
槍響驪山促抗日,
斧動京城毀旗幡;
抗倭反蔣開新宇,
非祖倒施入泥潭。
于今工農備煎熬,
誰參北斗補蒼天!?
自注:
(1)卌,音“西”,意為“40”,從1936年到1976年正好40年;
(2)祖,指馬列主義老祖宗;
(3)平仄多有不合,為不以辭害義,勉強發了,方家正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yewn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