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版 - 推薦文章 每天下午六點更新

[文藝新生] 我是最激烈批判新左派的人之一:蕭功秦訪談錄

 2009年9月10日蕭功秦發表《當代中國六大社會思潮演變》一文,猛烈抨擊新左派。為了讓廣大人民更好認識蕭功秦這個人,以下以記者訪談錄的形式把近年蕭功秦的主要觀點作一介紹。特別說明,本文絕大部分內容引自蕭功秦先生的原文,少數內容作了部分改動,但是相信沒有違背蕭功秦先生的原意。

[歷史視野] 劉書林:關于蘇聯解體與中蘇關系的評價問題

《香港傳真》2009年2月23日以兩期連載的篇幅發表了一位“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元的文章《蘇聯解體的挽歌》。這篇文章針對張全景同志的《蘇聯亡黨亡國的慘痛教訓》,“進行重新審視”,要“澄清人們過去的某些看法”。看過黃文,令人大失所望。黃文根本上拋開了對蘇聯解體這個中心問題的論辯,大講他自己對蘇聯一些歷史問題的評價。與張全景同志的文章相比,這顯然不是一篇平等探討的學術文章。更加令人失望的是,這種“重新審視”,毫無新意,其思想竟然還停留在50多年前赫魯曉夫的水平上,甚至對俄羅斯最近18年發生的對歷史重大事件和對歷史問題的重新審視毫無所知;至于黃元要澄清人們過去的什么看法,那只是一廂情愿,人們越來越看透了那些歪曲蘇聯歷史、丑化社會主義制度和無產階級領袖的人的真正用心,正在恢復歷史的真面目,正在清掃西方西化和分化的輿論垃圾。

本文作者從列寧遺囑,斯大林肅反,赫魯曉夫時代直到戈爾巴喬夫問題等蘇聯幾十年來的相關重大問題上對黃元的文章進行了駁斥。

[歷史視野] 國之重器:共和國60年的國營企業

本文作者結合“通化鋼鐵事件”,談了談共和國60年來國營企業發展演變的里程。

作者首先論述了國營企業的幾個基本理論問題:國營企業和國有企業的區別,什么是現代企業制度。之后談關于共和國前30年的國營企業發展,如社會主義國營企業的建立,“鞍鋼憲法”和國營企業管理的民主化,工業學大慶運動和社會主義國營企業管理體制的形成。最后談共和國后30年的國營企業改革,以及如何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與全盤私有化。作者總結到,“通化鋼鐵事件”表明,共和國后30年的國營企業改革徹底失敗,已經到了工人無法生存的地步。必須撥亂反正,堅持社會主義改革方向,發展社會主義國營企業。

[文藝新生] 人窮則返本--精神的虛無困境與信仰的奇特回歸

中國古語有云:“人窮則返本”。從這個意義上說,信仰從一開始的被否定到今天的重新被肯定,恰恰折射出了晚近30年來中國社會民情變化的內在邏輯。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在知識精英和政治精英的共謀下,中國社會經歷了一個逐漸“去政治化”和“去意識形態化”的過程。這一過程不僅徹底否定了革命信仰和革命歷史的真實性,而且完全顛覆了由這種信仰和歷史所塑造的一整套價值系統、行為方式、以及生活世界的秩序。在他們的心目中,似乎只要否定了這段歷史,中國的過去和現在就可以被改寫,將來也會重新踏上一條通向自由民主和普世價值的康莊大道。但是,這段革命歷史以及革命信仰已經內化為人們的集體記憶和情感,成為他們當下生活的一部分。事實上,一旦否定了這種革命信仰和這段革命歷史,那么,他們非但不會像精英們所許諾和想象的那樣,進入一個自由民主的普世價值天堂,反而會陷入一種深深的虛無感和焦慮感。

[文藝新生] 祝東力:《鐵人》與我們的時代

這部電影,相當真實地再現了鐵人王進喜,以及那場1960年代的石油大會戰。那些幾代中國人耳熟能詳的 人物、語言、情節和場景好像復活了,從時光深處撲面而來,震撼人心。但是,實事求是地說,《鐵人》最引人深思的卻并非以上內容。這部電影真正獨特的價值,實際上更為深邃而曲折,不易察覺。簡單地說,它別具匠心,講述的是一種精神的背離和傳遞,換句話說,是一個由負罪而通向覺悟的故事,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鐵人》隱喻了我們時代的處境。

[中華文化] 季羨林和任繼愈:我們要哪一種國學大師

在傳統文化研究方面,有兩種態度。一種是毛主席在1940 年《新民主主義論》,提出的“批判與繼承”思想,另一種態度是原封不動的繼承傳統文化中的糟粕,利用傳統文化來麻痹百姓,實行愚民政策。任繼愈是傳統文化研究方面前者的代表,季羨林則是后者的代表。日風光無限的季羨林終將被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今日幾乎無人問津的任繼愈終將煥發出奪目的光彩。那時候將產生一大批比任繼愈更優秀的用馬克思主義總結中國古代哲學的真正的國學大師,中國傳統文化將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指導下獲得新生。

[文藝新生] 國寶講壇:茅于軾解析“劉漢黃案”及窮人的出路

茅于軾:

       各位觀眾,大家好。感謝精英衛視“國寶講壇”節目為我提供了一個和觀眾交流的機會。  

       最近發生的“劉漢黃案”引起了網民的廣泛關注,甚至有人把劉漢黃稱為“英雄”。我認為這是非常不足取的。 

       眾所周知,我一直“替富人說話,給窮人辦事”,也因此遭到猛烈的批評。其實,我為富人說話不僅僅為了富人,更是為了大多數的窮人。因為他們最終也要變富。如果把富人都打倒了,窮人還有前途嗎?中國窮了幾千年,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仇富。劉漢黃正是因為其窮,受不到教育,不懂法,有時就會去干一些違法的事。他殺死了養活他的老板,以后靠誰來養活呢?他的行為不僅害了自己,而且還害了他的眾多工友們。經濟學家看問題會比一般人看得更加長遠......

[文藝新生] 云門禪人:試看今日之宋江

當年的宋江是為了“圖個封妻蔭子、功成名就”而“韜光養晦”“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在不得已時“嘯聚山林”,殺人越貨,斂聚金銀財寶,希望有朝一日“打通關節”“上達天聽”。今日之特色“宋江”更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對內掠奪中國人民的財富,壓榨中國人民的血汗,出賣中國人民的利益,開門揖盜,希望能上達美帝的“天庭”。對外積極效忠美帝,“懸忠烈膽”, “統豺虎,御邊幅”去鎮壓世界上一切善良的人民,與美帝國主義同流合污,將阿拉伯人民和巴勒斯坦人民的反美正義斗爭,打擊為“恐怖主義”,將朝鮮人民保家衛國,污蔑為破壞和平,違反國際次序。今日之宋江,如此的奴才嘴臉真是“曠世奇才”,“千古一絕”!

[文藝新生] 我們遺忘的崇高——《鐵人》觀影感

2009年5月全國發行的《鐵人》是中國主旋律電影的一次新的嘗試,雖然這部電影也是將題材鎖定在重要歷史人物——著名的鐵人王進喜——中國最左的時期最紅色的一個人。就這樣一部展現紅色前輩的影片,相對于之前的主旋律電影,在很多方面有所創新和突破。

《鐵人》的意義在于它傳遞了一種社會價值、一種在我們這個時代稀缺的精神品質。當市場大潮沖刷整個社會,人們的價值觀很多時候被利益所驅使,愛國主義精神、集體意識日益淡薄,這個時候,我們需要“鐵人”為我們的個人提供精神的指引,為我們的國家找到復興的動力。

《鐵人》也是一部勵志片,影片重塑“鐵人精神”,對當今社會發展和民族進步意義深遠。中國的崛起需要傳承和發揚這樣的“鐵人精神”,民族的復興離不開這種艱苦奮斗的“鐵人精神”,鐵人的精神是永遠不會過時的!

[文藝新生] 重構個人、集體與家國的情感關聯--評《我的團長我的團》

對于我來說,觀看《我的團長我的團》的過程,就是在理解個體、個體的組織以及那組織背后的精神依托之間的糾纏。作為一部電視劇,《我的團長》未必能把這其間復雜的關聯整理得非常清楚,但它作為一種大眾文藝的樣式,也的確用感性的方式,重新結構著這三者之間的關聯。  

當代中國的精神狀況,在這三者之間是一個逐漸剝離的過程,是將家國、組織逐漸從個體之上剝離的過程。這剝離曠日持久。而在《我的團長我的團》中,我看到的是一種逆向的縫合,縫合著從個體到個體的組織,再到這組織背后的精神依托之間的內在聯系。

顯示數: 1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wenzhang where and author = '奚兆永' and authorsft = 0 order by newstime desc limit 4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日韩在线a视频在线观看 | 天天摸在线视频免费看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久一区 | 中国日本亚洲综合久久久 | 日韩精品日韩字幕亚洲区 |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