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戴錦華
來源:長江日報
更新時間:2014-07-16
點擊:2059
評論:0
鮮花:0
《經典電影十八講》是著名影評人、北京大學教授戴錦華歷年上課所用講義的合集,最近由中信出版社重印推出。戴錦華在北京電影學院、北京大學講電影,向來一座難求,她的思考被公認富于哲理和鋒芒。這本書從國內外17位導演的經典電影作品切入,分享她所看到的“超級細節(jié)”,所獨有的心理沖擊,一再重印。 戴錦華1959年生于北京,1987年參與建立中國第一個電影史論專業(yè),2008年起
作者:盛京廢人
來源:烏有之鄉(xiāng)
更新時間:2014-07-07
點擊:2859
評論:0
鮮花:0
“曾經有許多人問我:日本兵為什么要在南京大開殺戒?我從史料讀出來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但主要的一個原因是:日軍進攻南京是臨時決定的,事前沒有足夠的輜重準備,于是在進攻南京的時候,部隊陷入了饑荒,于是日本兵開始闖入南京民居搶奪糧食,但是又害怕被居民告發(fā)到(日本)憲兵部隊,索性殺人滅口。” 這是一個名叫馮學榮的通俗歷史讀物作者在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77周年來臨之際在網易微
作者:新華網
來源:新華網
更新時間:2014-07-04
點擊:1909
評論:0
鮮花:0
有一次,毛澤東同湖北省委秘書長梅白談起領導干部子女的教育問題。毛澤東問梅白:你記得曹操評漢獻帝的話嗎?梅白答道:記得。有這樣兩句:“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毛澤東稱贊說:不錯,你讀書不少。現在有些高級干部的子女也是“漢獻帝”,“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嬌生慣養(yǎng),吃不得苦,是溫室里的花朵,有些是“阿斗”呀。中央、省級機關
作者:鐘永
來源:烏有之鄉(xiāng)
更新時間:2014-07-03
點擊:1639
評論:0
鮮花:0
在焦裕祿枕下遺物真相大白后,這個謊言的制造者任彥芳最近又在“人民中國網”發(fā)表文章《考古”新發(fā)現,可悲又可憐—焦裕祿枕下遺物之謎真相大白》。繼續(xù)為自己散布的謊言進行徒勞的辯解。既然任彥芳不肯認輸,我們就繼續(xù)對其謊言進行深入的揭露。 在焦裕祿枕下遺物這個問題上,最重要的是客觀證據。我們來看一看雙方持有的證據吧。 《焦裕祿枕下遺物之謎
作者:北斗在心中
來源:烏有之鄉(xiāng)
更新時間:2014-07-02
點擊:2749
評論:0
鮮花:0
一、毛澤東主席發(fā)動“文革”的真實動機和目的究竟是什么?二、毛澤東搞“家天下”的說法成立嗎?三、毛澤東發(fā)動“文革”的歷史意義,就在于是為了永葆社會主義的千秋大業(yè),防止在中國出現修正主義的和平演變。四、“文革”中出現的亂象,是毛澤東個人所為嗎?
作者:李北方
來源:南風窗
更新時間:2014-07-01
點擊:487
評論:0
鮮花:0
傳統(tǒng)中國是一個鄉(xiāng)土中國,國家的穩(wěn)定建立在基層亦即鄉(xiāng)村的穩(wěn)定之上。基層崩潰是政權崩潰的先聲,在這種情況下,要么國家無法從基層提取足夠的資源來抵御外來入侵,要么老百姓揭竿而起,結果都是改朝換代。今天的中國雖然已走向現代化,社會結構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但仍然可以說是一個“半鄉(xiāng)土中國”。 基層的穩(wěn)定需要一定的治理機制,也需要相應的人來擔負治理的責任,基層走向崩
作者:百里奚
來源:烏有之鄉(xiāng)
更新時間:2014-06-30
點擊:605
評論:0
鮮花:0
在毛澤東思想形成時期,毛澤東同志就特別強調了不能割裂歷史的問題,明確指向教條主義傾向和經驗主義傾向,尤其是前者。毛澤東同志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指出,對于近代以來的中國史、古代中國史幾乎沒有研究,割斷歷史,不懂得中國,單憑熱情去工作或者抽象地去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以指導工作,是要不得的主觀主義態(tài)度。在《整頓黨的作風》中,要求全黨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來研究中國的
作者:古鎮(zhèn)三月雨
來源:烏有之鄉(xiāng)
更新時間:2014-06-29
點擊:2592
評論:0
鮮花:0
在網上看到一些帖子,把大文豪郭沫若罵個狗血噴頭,原因呢,據說是文革剛開始的1966年,郭沫若在一次什么會議上,口占過這么一首打油詩:《獻給在座的江青同志》,而十年后的1976年,又寫了一首《水調歌頭粉碎四人幫》(后者見人民文學出版社1977年出版的《沫若詩詞選》)。1966年那首打油詩,據說是這樣的—— 親愛的江青同志, 你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你善于活學活用戰(zhàn)無
作者:
來源:
更新時間:2014-06-22
點擊:0
評論:0
鮮花:0
作者:武卉昕 彌沙
來源:烏有之鄉(xiāng)
更新時間:2014-06-17
點擊:707
評論:0
鮮花:0
縱觀20世紀美國文化發(fā)展的歷史, 多角度回溯蘇聯(lián)劇變的全過程, 不難發(fā)現二者之間的因果關系。 一、顯性的文化掠奪和隱性的文化滲透 一種文化對其他文化的影響是復雜多樣的,從形式上大致可分為顯性的文化掠奪和隱性的文化侵蝕。顯性的文化掠奪通過戰(zhàn)爭和武力對其他民族和國家的文化珍寶巧取豪奪, 多見于資本主義早期, 這跟資本原始積累密切相關。隱性的文化滲透通過風
顯示數:
1
…
9
10
11
12
13
14
15
…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