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思潮 > 思潮碰撞

馬克思“勞動者個人所有制”概念內涵文本解讀

李濟廣 · 2010-06-27 · 來源:烏有之鄉

                   

    馬克思“勞動者個人所有制”概念內涵文本解讀

   

李濟廣    

   

摘要:馬克思“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提法是指勞動者直接占有產品和消費資料,這可以通過對馬克思原著的認真體味得到理解:馬克思提出“個人所有制”的上下文大量論述了生活資料問題;馬克思恩格斯的“所有制”概念,并不就是指生產資料所有制,而是指的以生產條件、生產和產品的占有為基本內容的財產所有制;馬克思論述“個人所有制”的原文本身也不看不出“個人所有制”就是生產資料所有制,但包含生活資料所有制;馬克思多次提到過個人所有制,都不是指生產資料個人所有制;要分清生活資料的兩種占有,一種是產品的占有,是體現生產交換關系和分配權的、屬于所有制內涵的占有,即“個人所有制”的占有,另一種是分配后在消費領域的占有,是不直接代表生產關系特點的占有。“重新確立”的實質在于:否定勞動的他人占有或不勞而獲的占有,重新實現自己的勞動自己占有。  

關鍵詞:馬克思  個人所有制  所有制  公有制  

   

《資本論》第1卷結尾第24章《所謂原始積累》第7節闡述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時,在否定的否定的角度上,有“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重新確立勞動者的個人財產”或“賦予勞動者個人財產”)的提法。本來恩格斯對此在《反杜林論》中明確解釋為是新社會的生活資料個人所有問題:“社會所有制涉及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個人所有制涉及產品,那就是涉及消費品。”但從1981年開始,很多人找出種種理由來否定恩格斯的解釋,把“個人所有制”(個人財產)解釋為是生產資料共同占有和個人占有相結合的公有制,或是生產資料“人人皆有的私有制”,以及諸如此類五花八門的“高論”。這些解釋廣為流傳,持久不衰,至今仍被大量引用,并成為主張把國有資產量化給個人、認為股份制就是公有制的理論依據。由于各種解釋都比較費解,這一問題被稱為“哥德巴赫猜想”。  

因主張用“民主社會主義”取代共產黨的科學社會主義而臭名昭著的謝韜和主張“理直氣壯地說服全黨全民,光明正大地發展資本主義”的辛子陵,在其主張遭到黨中央的否定后,就曾用馬克思“個人所有制”的用語為其反對馬克思主義公有制的基本綱領、進而全盤推行資本主義的主張尋找理論根據。他們說,重建個人所有制,對社會主義國家來說,是個行之則一言可以興邦,違之則一言可以喪邦的大問題;說馬克思設想,生產資料收歸國有后,要尋找一定的形式將社會財富回歸人民,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而公有制企業主要是必須由國家壟斷的企業,私人無力興辦的企業,以及公益性企業;說什么馬克思找到了“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的形式,這就是股票;股票和個人經營企業就是個人所有制;國營中小企業賣給個人經營,大企業改為股份制,是馬克思的主張。(誠如 奚兆永 教授所說,馬克思設想的社會主義社會連貨幣和資本都沒有,那來的股票和股份制?)  

造成上述混亂的原因在于:為了論證自己的主張,不可思議地否定經馬克思同意的、恩格斯做出的嚴肅而鄭重的自我解釋;不認真研讀《資本論》提出這一問題的上下文、馬克思論述“個人所有制”的原文和馬克思多次提到過的個人所有制,未能準確理解馬克思所有制概念的本來內涵,未能區分生活資料的在兩種占有,未能理解“重新確立”的實質:否定勞動的他人占有或不勞而獲的占有,重新實現自己的勞動自己占有。同時,“生活資料論”者對此的分析和反駁也不夠全面和具體。因此,對馬克思“個人所有制”(“勞動者個人財產”)概念的理解予以進一步撥亂反正,是一個極其重要的任務。  

一、要系統理解“個人所有制”的上下文  

“生產資料論”者提出,從馬克思論述的上下文來看,他講的都是生產資料所有制方面的問題,沒出現消費資料問題,馬克思那一章那一節所談內容,并不涉及到生活資料問題的研究,我們怎能把對本章本節帶有概括性質的這段話出現的“個人所有制”解釋為生活資料所有制呢?  

事實上,馬克思在《所謂原始積累》一章及其第7節的“那一章那一節”并不是不涉及生活資料問題。實際上,由于生產資料與生活資料不可分割,原始積累的具體內容包括生活資料的剝奪問題。在具有導言性質的第1節,馬克思在提到“因此,所謂原始積累只不過是生產者和生產資料分離的歷史過程”的那個自然段的上文是:“一方面是貨幣、生產資料、生活資料的所有者,…… 另一方面是自由的勞動者,…… 創造資本關系的過程,只能是勞動者和它的勞動條件的所有權分離的過程,這個過程一方面使社會的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轉化為資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產者轉化為雇傭工人。”[1]p783-784這一節還說,原始積累“首要的因素是:大量的人突然被強制地同自己的生存資料分離。”[1]p784)第2節講對農村居民土地的剝奪,也涉及一些被剝奪者的生活資料剝奪問題,如住宅、燃料、工資等[1]p785795797799。第3節敘述強制被剝奪者從事勞動,并“把工資強制地限制在有利于賺錢的界限內”,低工資成為“原始積累的一個重要因素”,[1](p806)第4節講租地農場主的產生,指出他們致富的“一個有決定意義的重要因素”“是貨幣價值的不斷下降使實際工資和實際地租下降”。[1]p811-812第5節主要講農村居民“生活資料也被游離出來”,“使小農轉化為雇傭工人,使他們的生活資料和勞動資料轉化為資本的物質要素的那些事件。同時也為資本建立了自己的國內市場。”[1]p814816第6節敘述工業資本家原始積累的因素或暴力方法,“以對最必要的生活資料的課稅(因而也是以它們的昂貴)為軸心的現代財政制度”使稅收自行增加,造成對群眾的“暴力”剝奪;“保護關稅制度是制造工廠主、剝奪獨立勞動者,使國民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變成資本…… 的一種人為手段。” [1]p819823-825在歷史的敘述完成之后,馬克思寫道:“要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永恒的自然規律’充分表現出來,要完成勞動者同生產條件的分離過程,要在一極使社會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轉化為資本,在一極使人民群眾轉化為雇傭工人,轉化為自由的‘勞動貧民’這一現代歷史的杰作,就需要接受這種苦難”。[1]p828-829最后看“這一節”(第7節)對原始積累的概述:“個人的分散的生產資料轉化為社會的積聚的生產資料,從而多數人的小財產轉化少數人的大財產,廣大人民群眾被剝奪土地、生活資料、勞動工具,——人民群眾遭受的這種最可怕的殘酷的剝奪,形成資本的前史。”[1]p830  

馬克思在第一個否定即原始積累的論述中談了這么多的生活資料問題,為什么在最后的某種概括中對第二個否定不會包括生活資料問題呢?  

二、要準確理解“個人所有制(個人財產)”中的“所有制”  

“生產資料論”者還認為,作為否定的否定的起點的私有制,指的是生產資料所有制,生產資料否定的否定的結果不能是生活資料,同時,“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是和“剝奪剝奪者”的任務聯系在一起的,馬克思所使用的與“個人所有制”相關聯“私有制”、“公有制”等概念就是指生產資料而言;資本主義必然滅亡,正是由于資本主義的社會化大生產與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占有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合的結果,因此,怎能把對這一規律帶有概述性質的一段話所講的個人所有制解釋為指生活資料呢?  

第一,馬克思恩格斯講的所有制,并不就是指的生產資料所有制。馬克思恩格斯僅僅說過新社會生產資料公共占有,但從來沒有說過所有制就是指生產資料所有制。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所有制概念指的是以生產條件、生產和產品的占有為基本內容的財產所有制。財產和產品的占有在資本主義社會主要表現為資本所有制,在取消了貨幣和資本的新社會,財產和產品的占有則表現為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所有制。  

首先,從所有制的語義看,“所有制”、“所有權”、“所有”和“財產”差不多。“所有制”在德文中是“Eigentum”,這個詞原意是“所有”和“財產”的意思。1887恩格斯指導校訂的《資本論》第一卷英文版“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的英文為“gives him individual property”,顯然,作為gives 的賓語,只能是消費品或財產,而不能是所有制。[2] 英文property、俄語собственности,其意和Eigentum差不多,也是德語Eigentum也是如此。 而財產包括生活資料。實際上,原文是“This does not re-establish private property for the producer, but gives him individual property”,所以,如果譯為“重新確立(re-establish)勞動者的個人財產(或重新確立勞動者的個人所有)”,就不易引起誤解。但最正確的譯法應為“賦予(give)勞動者個人財產”。  

其次,馬克思恩格斯把“所有制”和“公有制”概念理解為對生產和(包括生活資料在內的)產品或財產的占有。馬克思指出,“說財產(中文原譯為“所有制”)(占有)是生產的一個條件,那是同義反復。”[4] p5《共產黨宣言》還提到:“資產階級私有制是……產品生產和占有的……的表現”;“消滅那種以社會上的絕大多數人沒有財產為必要條件的所有制”,實現“共產主義的物質產品的占有方式和生產方式”。[5]p286288289《資本論》說:“所有權對資本家來說,表現為占有別人無酬勞動或產品的權利。” [1] p640《反杜林論》說:“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具有資本屬性的必然性,像幽靈一樣站在這些資料和工人之間”。“……讓位于那種以現代生產資料的本性為基礎的產品占有方式:一方面由社會直接占有,作為維持和擴大生產的資料,另一方面由個人直接占有,作為生活和享樂的資料。”[6]p367368即公有制包括生產資料所有和生活資料的所有。  

再次,馬克思和恩格斯把共產主義社會的公有制稱為財產公有制,即生活資料問題包括在公有制當中。1845年,恩格斯第一次提出共產主義社會將實行“財產共有”,[7]p6151846年,1847年,恩格斯又兩次提出:“消滅私有制而代之以財產公有。”[8]p713731847年,恩格斯在《共產主義原理》中對“財產共有”作了大家所熟知的解釋:“私有制也必須廢除,代替它的是共同使用全部生產工具和按共同協議來分配產品,即所謂財產公有。”[5]p237在這里“分配產品”被看成是財產公有的組成部分,即財產先是社會所有,然后分配給個人。恩格斯下面的一段話也表現了他的關于所有制和公有制的一般觀念:“工業工人只有當他們把資產階級的資本,即為生產所必需的原料、機器和工具以及生活資料變成社會財產,即變成自己的、由他們集體享用的財產時,他們才能解放自己”。[4]p630《哥達綱領批判》也把個人的消費資料當作共產主義第一階段“個人的財產”。 總之,按馬克思恩格斯的設想,社會主義所有制=生產資料社會占有+生活資料的個人占有。  

最后,馬克思恩格斯把所有制(財產)的涵義解釋為生產關系,解釋為是對生產條件而不僅僅是對生產資料的占有。第一,所有制關系分為法律上的意志關系和現實形態經濟上的生產關系。[7]142“私有制……是生產關系的總和”[9]p191。第二,所有制(財產)是人與生產條件的關系。“我們把這種財產歸結為對生產條件的關系。”“財產最初意味著……,勞動的(進行生產的)主體……把自己的生產或再生產的條件看作是自己的東西。”[10]p491492馬克思曾經多次說明“勞動條件”包括生活資料,[11]p85-86698626第三,所有制關系(財產關系)貫穿于生產、交換、分配全過程,即包括生活資料的分配。“財產就只是通過生產本身而實現的。”[10]p493  

第二,論述“個人所有制”的原文本身也不看不出“個人所有制”就是生產資料所有制,但包含生活資料所有制。  

關于否定的否定的起點,馬克思說成是“獨立勞動者與其勞動條件相結合為基礎的私有制”,[1]p831“以個人自己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靠自己勞動掙得的私有制”,[1]p831830法文版說成是“作為個人勞動的目的私有制”,[12](p827)(1)什么是勞動條件?上面已說到勞動條件包括生活資料,本節所引也有“勞動者同勞動條件分離”,包括“生活資料轉化為資本”。(2)什么是“靠自己勞動掙得的私有制”?英國小農的土地并不是靠勞動所得購買的,而是充當農奴時所占用的土地沿續下來的,他們一般地沒有所有權。他們勞動掙得的是產品,是生活資料及工具、牲畜。“靠自己勞動掙得的”,“以個人自己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是說,自己的勞動產品自己占有,這是個體私有制的特征和內涵。(3)“作為個人勞動的目的的私有制”(“實為私有財產”)這句話值得注意,“個人勞動的目的”不能是生產資料,至少不能主要指生產資料。  

關于否定的否定的中點,馬克思說成是:“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的資本主義占有方式,從而資本主義私有制。” [1]p832就是說,實行否定的,是資本主義占有方式及相應的私有制。上面引證過“占有方式”是包括生活資料在內的“產品占有方式”。并且在否定的過程中,多數人的小財產轉化為少數人的大財產包括“生活資料”。資本主義否定的特征正是資本家占有工人的即別人的勞動和產品,正是這種占有成為第一種所有制相反的特征,從而成為否定起點的對立面。至于在否定中“個人的分散的生產資料轉化為積聚的生產資料”,說的是生產方式的變化即“集體生產方式”的產生,不是所有制問題。  

關于否定的否定的終點,馬克思在《資本論》第1卷法文版中說:“在資本主義時代的成就的基礎上,在協作和共同占有包括土地在內的一切生產資料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勞動者的個人所有制”[12] p827這里共同占有生產資料變成了黑體字,強調不是個人占有。這里還增加了“勞動者”三個人,說明論述的重點在“勞動者”而不在“個人”。有人把“共同占有生產資料”理解為是“資本主義的成就”即社會化大生產。而德文第2版明確寫道,在“生產資料公共所有制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13](p188)法文版還特別加了一句:“不是重新建立勞動者的私有制。”[12]p827事實上,終點“所有制”Eigentum的原意是“所有”和“財產”或“所有權”的意思,其中“所有”也是名詞。當然起點的財產和終點的財產范圍不全一樣,不過否定的否定這一規律要求第二個否定要“既被克服又被保留”,[5]p178只是“在高級階段上重復低級階段的某些特征、特性。”[14] (p608) 這里可以把生活資料當作財產而與否定的起點的勞動者多數人的小財產、靠自己勞動掙得的私有財產,作為個人勞動目的私有財產相對應。  

勞動者的勞動成果原來自己所有,后來異化為資本,被剝削勞動的資本家所占有,最后又歸自己所有,又有了發展“個性的必要條件”,[1](p830)這就是“否定的否定”的旨趣所在。  

第三,馬恩所述“否定的否定”一段話是對資本主義積累歷史趨勢的概括。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是剝奪剝奪者,是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滅亡和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勝利,不能說成是重建個人所有制,后者只是趨勢和剝奪的一部分。馬克思提出的否定的否定的過程不是如有人所說是從哲學“高度”揭示資本主義必然滅亡,而是從哲學的“角度”談問題,指出在積累的歷史趨勢中有否定的否定這一現象。  

第四,關于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其中的資本主義占有指產品占有,也不僅僅是生產資料占有,“社會產品被資本家所占有。這就是……一切矛盾的基本矛盾。”[6](p442)  

三、要分清生活資料“個人占有”中的兩種占有  

令“生產資料論”者不解的是:“生活資料的個人所有制即使在私有制的關系中也是存在的,怎么還需要重建呢?難道那時個人沒有生活資料嗎?”有人還提出《共產黨宣言》提過當時的生活資料私人占有即“工人對勞動產品的個人占有。”  

理解這一問題,在于分清生活資料的兩種占有。一種是產品的占有,是體現生產交換關系和分配權的、屬于所有制內涵的占有。另一種是分配后在消費領域的占有,是不直接代表生產關系特點的占有。按《資本論》分析,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中,包括生活資料的產品為資本家所占有。如資本主義生產的一個特點是,“產品是資本家的所有物,而不是直接生產者工人的所有物”。[1](p210;642)生活資料成為“資本家的財富”,“他人的個性的存在方式”,[15]p48·98“工資,總是先要以資本形式同工人相對立,然后才取得收入的形式”。[16]p993之所以存在兩種占有,是因為“產品回到主體,取決于主體對其它個人的關系,他不是直接獲得產品。如果說他是在社會中生產,那么直接占有產品也不是他的目的。在產品和生產者之間出現了分配。”[4]p12小生產的兩種占有連接成一個問題且數量一致。資本主義的兩種占有產生了對立:資本家占有產品的結果是勞動者只在消費領域獲得“只夠勉強維持他的生命再生產”的生活資料,另一部分則成為“剩余產品”為資本家不勞而獲。社會主義社會條件下兩種占有又直接連在一起:生活資料的個人占有是按勞動占有,社會代表勞動者暫時“占有”不是獨立的、資本家式人格化的真正占有,只是保管分配而已,在所有制內涵上是勞動者占有。  

馬克思“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賦予勞動者個人財產”)內涵就是指勞動者直接占有產品和消費資料,其實質在于:否定勞動的他人占有或不勞而獲的占有,重新實現自己的勞動自己占有,而這只有實行公有制才能辦得到。  

四、要用馬克思恩格斯自己的話理解“馬克思的一貫思想”  

一些人認為,馬克思多次提到過個人所有制,并且都是指生產資料所有制。  

根據之一,是馬克思在經濟學手稿中講過“社會個人的所有制。”要準確理解馬克思的本來思想,我們仍然需要不厭其煩地慢慢閱讀原文。“個別人占有生產條件不僅表現為一種不必要的事情,而且表現為和這種大規模生產不相容的事情 …… 這一對立形式一旦消除,結果就是他們社會地占有而不是作為各個私的個人占有這些生產資料。資本主義所有制只是生產資料的這種公有制的對立的表現,即單個人對生產條件的所有制(從而對產品的所有制,因產品不斷轉化為生產條件)遭到否定的對立的表現。…… 如果單個工人作為單獨的人要再恢復對生產條件的所有制,那只有將生產力和大規模勞動發展分離開來才有可能。資本家對這種勞動的異己的所有制,只有通過他的所有制改造為非孤立的單個人的所有制,也就是改造為聯合起來的社會個人的所有制,才可能被消滅。”[15]p20-21顯而易見,馬克思強調的是個別人、私的個人、單個工人、單獨的人“不必要”、“不是”、“不可能”“占有”、“所有”生產條件或生產資料;“公有制”“即單個人對生產條件的所有制遭到否定”;社會地占有,非單個人的所有制,也就是聯合起來的社會個人所有制。  

根據之二,馬克思說過,“聯合起來的個人對全部生產力總和的占有,消滅著私有制。”實際上,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提到個人,是要談人的“自主活動”。要實現自主活動,“個人必須占有現有的生產力的總和”(勞動亦是自主活動),“占有只有通過聯合才能得到實現”。在這種情況下,“聯合起來的個人對生產力總和的占有,消滅著私有制”,而“各個個人孤獨的活動”“才是偶然的”[5]p74-75也就是“在真實的集體條件下,各個個人在自己的聯合中通過這種聯合獲得自由” [5]p82可見馬克思講的占有的方式是聯合;馬克思講“個人”的重點在強調自主活動,而且“聯合起來的個人”,已是“總所有者”。[4]p133  

很多人不可思議地說自己比恩格斯更了解馬克思的原意,而事實上,《反杜林論》馬克思是事先過目的,恩格斯說:“我的這部著作如果沒有他的同意就不會完成,…… 在付印之前,我曾把全部原稿念給他聽。”[6]p205并且恩格斯談這個問題的整整一章,都是圍繞批判杜林說馬克思借否定之否定的拐杖得出既是個人又是公共所有制的混沌結論這一謬論的。其中直接批駁這一謬論的篇幅就很長(3000多漢字),馬克思怎能把關鍵問題或基本觀點忽略呢?所以,恩格斯的解釋是得到馬克思本人認可的。如果我們再費勁心思做出另外的解釋,那么學人還有什么實事求是的精神可言呢?  

在公有制力不能及的領域發展非公有的私人所有制是一回事,把“生產資料和資本的個人所有制” 和個人經營企業解釋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又是一回事。有的同志為了論證生產資料個人所有制也是公有制,說個人所有制是“人人皆有的私有制”。但“人人皆有的私有制”在產權交換的市場經濟中只能導致“部分人私有制”。俄羅斯全民平分國有資產股份而最終導致所有權高度兩極分化的事實就是明證。多年來,人們力圖用“個人所有制”為改革勾畫各種藍圖,包括堅持公有制的很多同志也未加考證盲目引用,試圖以此強調落實勞動者的所有者權利,但是我們不能把馬克思沒有的思想強加于他。而只要離開馬克思的原意,就會產生認識上的混亂,直到實際上否認公有制,把馬克思解釋為反馬克思主義者。  

另一方面,明確生活資料的個人所有制或“賦予勞動者個人財產”也確有意義。重新確立勞動者的個人財產,自己的勞動自己占有,是建立公有制,從而也是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的目的,是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所在。在具體問題上也要注意生活資料的“個人所有”。比如過去我國居民消費品沒有成為“個人所有”的部分比重過大。大量商品的暗補貼以及社會集團消費轉化為個人隱收入的數量,數量巨大。這種情況造成不同社會集團經濟不平等,同一集團平均主義,造成消費的浪費、福利攀比,推動通貨膨脹,助長不正之風,也不利于個人消費的自由選擇。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卷[M]. 人民出版社,1972.   

[2] 余名漢:《資本論》第一卷中的一處誤譯[J].江漢論壇,1983,(3);于光遠. 對占有、所有及其與經營的關系的再思考[J]. 中國社會科學. 1988,(5).  

[3] 梁中堂. 馬克思的所有制理論和我國所有制結構調整[J]. 晉陽學利. 1999(2).  

[4]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第2卷[M]. 人民出版社,1995.  

[5]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第1卷[M]. 人民出版社1995.  

[6]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第3卷[M]. 人民出版社,1995;442(1972).  

[7]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 卷[M]. 人民出版社,1957.           

[8]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 卷[M]. 人民出版社,1979;第27 卷[M]. 1972.  

[9]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人民出版社,1956.  

[10]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 人民出版社,1979,(上)491、492.;(下)493.  

[11]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第一版,第49卷[M],85-86;第48卷[M].6、98;第23卷[M].626.  

[12] 馬克思. 資本論:第1卷[M].(法文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  

[13] 張鐘林,馮文光. 法文版《資本論》介紹[M].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  

[14] 列寧選集:第2卷[M]. 人民出版社,1960.  

[15]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M]. 人民出版社,第一版.  

[16]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5卷[M]. 人民出版社,1972.

原載《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4期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2. 毛主席,為什么反不得?
  3.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4. 劉繼明|隨想錄(20)
  5.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6. 美化軍閥是嚴重錯誤,整改批判應一視同仁
  7. 孫錫良 | 圓圈里的天才
  8. 由“高考狀元”想到了毛主席教育革命
  9. 從‘10塊’到‘400塊’:新農合背后的沉重與希望——請對農民好一點
  10. 子午:請珍惜我們的社會主義傳統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9. 掩耳盜鈴及其他
  10.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第一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 在线播放极品女神被高潮 | 精品久久精品老人网 | 自拍微拍福利精品在线资源 | 亚洲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欧美综合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