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視野下的大國戰略和文化選擇
田忠國
有人說,人類的智慧就是理性,這話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是這樣,因為,人類的真正智慧是思維方法,而不是理性。因為,理性是在社會災難或自然災難使人類遭受重創后建立起來的、有效抗拒社會災難和自然災難、化解社會矛盾的價值秩序。智慧則是是純潔的的眼睛對同一個問題從不同維度的對話(哲思),是對真理與未來的好奇或叩問。當然,這與理性有關,但不是理性,因為,理性是對反對者的尊重和認同。從這個角度說,人類的理性只有暴力才能培育得出來,也就是說,人類的理性不是天然的,而是,一方面是先哲圣賢的深刻洞悉,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方面,精英的理性是民眾通過暴力培育出來的。
看不到這一點,中國就永遠找不到民主理性的路徑。
而避免暴力培育理性的唯一途徑是民權治國的制度化。文革十年的實踐經驗證明,“勞動者管理國家、管理軍隊、管理各種企業、管理文化教育的權利”(毛澤東語),是文革十年的主攻方向,從這個維度說,文革是沒有錯的,因為,一個以實踐“勞動者管理國家、管理軍隊、管理各種企業、管理文化教育的權利”為唯一目標的文化運動,雖然有不盡人意的地方,需要進一步完善,使之“動態有序”化,程序制度化。由知可知,否定文革就是否定人民群眾“管理國家、管理軍隊、管理各種企業、管理文化教育” 的權利。
從這個角度上說,“解放思想”就是從近三十年的資產階級自由主義、自由經濟的禁錮中解放出來,走科學發展、和諧發展,使“勞動者管理國家、管理軍隊、管理各種企業、管理文化教育的權利”,“動態有序”化,程序制度化,并使之形成整個社會的和平搏弈機制。由此可知,“科學發展觀”是在總結我國六十年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新發展,是人民群眾“管理國家、管理軍隊、管理各種企業、管理文化教育” 的權利的“動態有序”化、程序制度化的新的改革時期。
美國的實踐經驗證明,自由經濟不是市場經濟,市場經濟也不是自由經濟,因為,市場經濟是戰略目標、戰略計劃下的有限自由,也就是說,市場經濟中必須有國家戰略、戰略目標、戰略計劃,而不是資本的完全自由,特別不是外國資本的完全自由。外國資本的完全自由,是對國家戰略產業、戰略目標、戰略計劃的嚴重破壞,是一任外國資本對我國主權經濟的自由掠奪,是嚴重違背“科學發展觀”的賣國主義。
因此,在這個新的歷史時期內,如何制定中國的大國戰略,和如何選擇中國的文化,就成了當前全黨和全國人民共同的任務。
一、什么叫大國戰略?
我們成天說大國戰略,但什么才叫“大國戰略”呢?有人把全球化、無國界視為“大國戰略”,其實這種“大國戰略”準確的說應該叫賣國戰略,因為,在世界各國都有嚴格的國界的情況下,單單你一個國家取消了國界,任由別國攻城掠地是不是賣國?所以,這不是“大國戰略”。真正的“大國戰略”則是在全球視野下,選擇自己的戰略定位,尋找既有利于中國,也有益于世界,在平等搏弈的前提下,既掌握推動全球戰略的主動權,又掌握全球戰略的動態制勝點,維護本國和平發展權的同時,維護世界和平發展、共同發展、平等發展、互惠互利的發展道路。
我個人以為,全球戰略有兩個層次,一個是有形空間戰略,比如說保護國家主權空間的有效空間。從戰略學的角度說,國家主權有效空間,既在國內,也在國外,是一種互為表里的制動關系。另一個空間我稱之為無形空間。所謂無形空間,既是文化。平等觀、主權觀、尊重觀、互惠觀、和諧觀、無私觀,應該是形成價值機制的主要方面。其次,在此基礎上還要構建品牌文化。品牌文化是一種精神文化的標識。但是,有的主流精英竟然視自私為自己的主體追求,并把自私標榜為“普世價值”。
地球人都知道,自私是罪惡之源,是邪惡之源,至此,我們發現,不是某些別有用心的罪惡國家把中國捆綁到被告席,而是中國某些邪惡的精英把中國捆綁在被告席上。
對于這個問題,全黨和全國人民都應該有個清醒的認識。以中國人民為敵,以世界人民為敵,并向國際資本集團出賣國家和民眾利益,就不是思想認識問題了,更不是個學術問題。試問,世界上有哪個國家以人民為敵當作學術問題的?我之所以這樣說的原因,是世界各國人民都認識到,人類的自私是制造災難的主要根源,是世界上所有國家都竭力反對的,但中國的某些主流精英卻視此為治國理政的行動綱領,中國怎么能不成為被告人呢?我以為,這不是個左派、右派的問題,而是個左、右派、人民和共和國共同敵人的問題。
在中國現有的一黨執政的歷史條件下,反對共產黨執政,志欲清除共產黨,也不是個左、右觀點的問題。回顧一下我們的歷史,我們不難發現,有些人一直以反對共產黨執政為己任,志欲推翻共產黨,人們錯誤的認為,這是個右派觀點的問題,其實,如果我們放到國際視野下就不難發現,世界各國的左、右派別,并非是清除某個黨派為目標,而是反對不好的執政,不好的執政主張,使之更好的為國家為民眾執政為目的,而不是破壞執政。破壞執政者,既是左派的敵人,也是右派的敵人。從這個角度說,我們把敵人派視為右派是錯誤的。
左、右派有一個共同目標,那就是維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破壞或損害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派別,既不應該把他們視為右派,也不應該把他們視為自由派,而應該視為左、右派、人民和共和國的共同敵人。對此,左派陣營要有清醒的認識,右派陣營也應該有個清醒的認識。如果左、右派對此認識不清,就無法分清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因為,朋友只是目標一致觀點不同的不同群體。
二、大國戰略是怎么形成的?
充滿苦難意識和憂患意識的文化是戰略的孕母,因為,一個國家只有經歷過苦難,并在苦難中形成具有強烈的自強不息精神、獨立自主創造精神和無私奉獻精神的文化,才可能尋找全球視野下的國家發展之路。沒有圖強、圖存的強烈意識,就沒有中國的大國戰略。龔忠武先生曾經在總結中國六十年歷史時認為,毛澤東時代,也就是第一代中國領導人時代,因為他們歷經國家和中華民族的苦難,在圖強、圖存的強烈意識下,形成了中國的大強戰略,成就輝煌。中國的后三十年,也就鄧小平時代,是個圖富的時代,從實際效果看,成績也不錯(參閱文章地址:http://chinausnews.com/html/81/n-181.html)。但我認為,圖存、圖強、圖富本沒有錯,但圖存是為了圖強,圖強同樣是為了圖存的同時圖富,圖富也不能以失去圖強為代價,這是一。第二,圖富也不應該僅僅惠及少數人,而應該惠及全民,惠及每個民眾,如果僅僅是為了少數人的圖富,這個圖富的過程就是個制造災難的過程,是個使黨和共和國喪失前途命運的過程。對于這個問題,鄧小平早就意識到了,并說如果造成兩極分化,我們的改革就失敗了,但由于年紀的問題,他沒有有效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也應該看到,在這個圖富的過程中,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借鄧小平圖富的急切心理,以改革開放的名義,大肆掠奪國民財富,出賣國家主權經濟,并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對于這個問題,也不能算在鄧小平頭上,只能算在左、右派、人民和共和國共同敵人的頭上。
或許,胡錦濤正是基于對國內、外嚴峻形勢的清醒認識,提出了以人民群眾“管理國家、管理軍隊、管理各種企業、管理文化教育” 的權利為核心的“動態有序”化、程序制度化、和平搏弈機制化的科學發展觀,因為,沒有人民群眾“管理國家、管理軍隊、管理各種企業、管理文化教育” 的權利這個核心,搏弈機制就成了強對弱、官對民、精英對知識界的自由掠奪。所以,我認為,只有堅持以人民群眾“管理國家、管理軍隊、管理各種企業、管理文化教育” 的權利為核心的“動態有序”化、程序制度化、和平搏弈機制化但又有效實施人民民主專政的科學發展觀,唱響主旋律,中國才能重構大國戰略,重新塑造大國形象。
當然,建構大國戰略,首先就要清除假的社會主義制度、假的物質產品、有害的動物文化,但要做到清除“兩假”、“一害”,首先就應該對左、右派、人民和共和國的共同敵人進行清理,不清理左、右派和人民的共同敵人,就無法清除“兩假”、“一害”。
放棄對國家和人民敵人的專政,就象放棄防守國門一樣是危險的、可怕的,對此,全黨和全國人民必須有清醒的認識。
三、中國應該選擇什么樣的文化?
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五千年的文化積淀,我們既有中華民族最早的文明,伏羲文化,也有在伏羲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孔子文化、孟子文化、老子文化、墨子文化、佛家文化、朱子文化、邵子文化,還有玄學文化(哲學)、兵學文化、術數文化,近代的有孫中山文化、馬克思文化、毛澤東文化等等,等等,包括柏拉圖、甘地、尼采、康德等等,還有許多有害的文化,比如說叢林文化。在眾多的文化原素中,現在還有張宏良、俞可平、韓德強、潘老師、時寒冰、潘維、蘇杜、張文木、仲大軍等等左、中、右思想文化的探索者,當然,也有茅于軾、白巖松等等自私治國論者。我認為,沒有有害思想對優良思想的侵害,就不會有有良知感、道德感的人對有害思想文化的批判和否定,沒有批判與否定,就沒有新思想、新文化的發現和發展,因此,我們在對良知與道德者的探索感恩的同時,也不應忘記自私自利者做出的貢獻,因為,是他們為我們提供了價值判斷的有效標準,這正如有賣國者,才有捍衛國家利益的人一樣,也就是說,只有在賣國精英的映衫下,捍衛國家和人民的精英才顯出思想的光輝,所以,我以為我們不應該害怕有害的東西,而應該害怕失去對有害還是有益的東西的判別能力,害怕人為的不讓人民群眾評判某種東西的有益或有害。因為,不分析、不爭論,就無法明辨是非,對中國現實與未來也無從從戰略上把握、無從從戰略上定位,從這個角度說,中國最大的風險是蒙著頭走路。如果說過去摸著石頭過河是一種經濟上的試錯,并極時的動態糾錯的話,蒙著頭走路則是精英集團對中國人民的脅迫,是對中國人民最無恥的精神強奷。如果長此以往,中國如何在圖存、圖強、圖富、圖文(龔忠武先生的“四圖”)過程中選擇自己正確的發展道路,又怎么能選擇自己的文化語系?
所以,要回答選擇什么樣的文化問題,必須首先回答由誰創建中國的文化語系。
由精英集團創建中國文化么?
精英集團在主導中國三十年的實踐中,以自私為核心、感官快樂至尚主義、自由掠奪主義,不僅在中國是反動的、沒落的(遲浩田先生語),如果從世界上看,也是反動沒落的,因為,以自私為核心、感官快樂至尚主義、自由掠奪主義是反人民的,它不僅反中國人民,也是反世界人民的。因此,我們可以斷言,反動沒落的精英文化,不僅不可信,更不足取,因為,如果取了反動沒落的精英文化,首先是為禍中國人民,其次還會波及到世界人民。
從這個角度說,我們只有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有效實踐毛澤東的人民群眾“管理國家、管理軍隊、管理各種企業、管理文化教育”民主價值觀,并通過民主實踐,重構中國的民主價值秩序、新的文化秩序和制度秩序。我想,人民群眾“管理國家、管理軍隊、管理各種企業、管理文化教育”民主價值觀,并通過民主實踐,重構中國的民主價值秩序、新的文化秩序和制度秩序,既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容,也是世界人民共同追求的理想。
2008年9月13日星期六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