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筆者在仔細拜讀徐焰將軍寫的《毛澤東與抗美援朝戰爭:正確而輝煌的運籌帷幄》。徐焰將軍這部力作,筆者在前兩年就多次仔細拜讀其中比較重要的部分,例如關于第五次戰役、“零敲牛皮糖”戰略方針的確定、抗美援朝停戰談判……徐將軍這部力作,引用的真實檔案資料驚人的豐富、對于毛主席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發揮的統帥作用呈現的細致、精彩程度甚至可以說高于同一題材的其他任何一部作品。其他同題材作品,往往注重于描寫志愿軍司令部的作用。即使是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寫的《毛澤東傳》,由于篇幅限制,即使用了整整兩大章展現了毛主席在抗美援朝戰爭運籌帷幄的歷程,也難以仔細展現毛主席指揮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細節。石仲泉老師紀念主席誕辰130周年的作品——《最偉大的“戰神”:統帥抗美援朝戰爭的毛澤東》,無疑是精彩的、深刻的、引人入勝的力作。但是對于主席細致指揮抗美援朝的歷程展現的還不夠具體。所以,筆者非常強烈推薦每一位熱愛主席和黨史軍史的同志和朋友們閱讀徐焰將軍的力作。
不過也不可掩蓋的是,徐焰將軍這部力作有一個小bug。徐焰將軍說:“中共中央于1943年在延安通過決定,賦予毛主席在重大問題上有最后決定權,不過毛澤東在長時間里很少使用這一權力,遇事比較注意征求黨內的意見。”(徐焰:《毛澤東與抗美援朝戰爭:正確而輝煌的運籌帷幄》,第86頁。)他認為,主席在討論出兵問題的會議上起初尊重多數同志意見、沒有決定出兵,是沒有動用最后決定權。這實際上是不對的——因為真實的歷史上,毛主席當時根本沒有最后決定權。起初,毛主席沒有決定出兵,是遵守民主集中制的結果,而不是毛主席沒有動用最終決定權的結果。
真實的歷史是這樣的:1943年3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中央機構調整及精簡的決定》,決定推選毛澤東為中央書記處主席。書記處“會議中所討論的問題,主席有最后決定之權”。但是,毛主席擁有“最后決定權”的時期是非常短暫的。后來1945年中共七大預備會議通過的決定中規定:由毛主席、朱德、周恩來、劉少奇、任弼時組成七大主席團常委會。當時任弼時傳達通知:“大會主席團產生以后,六大以來的中央委員會就不存在了,其職權轉交給大會主席團。”六大以來的中央委員會不存在了,那么六大以來建立的中央書記處及其職權也就不存在了。之后,“黨的七大選出了新的中央委員會,成立了新的中央書記處,而新的中央書記處的人選和職權與1943年3月成立的中央書記處,有很大的不同,并且再無‘最后決定權’的規定。也就是說,1943年3月中央政治局由毛澤東、劉少奇、任弼時三人組成、毛澤東任主席并且有‘最后決定權’的規定,并沒有在七大上傳承下去,而是隨著新的領導機構的建立而失效。”(李東朗:《檔案解密:毛澤東“最后決定權”的來龍去脈》)可見,1943年3月中央政治局賦予毛主席的“最后決定權”的有效時間并不長。毛主席嚴格遵守黨的組織紀律,這才是真實的歷史。徐焰將軍認為主席在1950年還有“最后決定權”,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
瑕不掩瑜,我還是非常愛《毛澤東與抗美援朝戰爭:正確而輝煌的運籌帷幄》這部書!徐焰將軍這部書中,引用了一幅毛主席非常經典的照片,但是我試著彩色修復的時候,效果卻不是很好,例如主席老人家的手在修復之后還是灰色的、衣服也沒有修復成藍灰色。請問各位讀者有沒有比較好的彩色修復軟件,幫忙給主席這幅照片上色,或者有沒有這幅照片的彩色版呢?我太想要了!就是這一幅:
期待彩色修復!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