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時間:2025年4月17--20日
會議方式:微信群聊天討論
本次專題:圍繞《黑與白》中武伯仲的“元極功”展開,為什么1980年代會有“元極功”出現以及為何“元極功”為何會如此反復到武伯仲去世并一直都有不少受眾
主持人:專注唱榮小組長(云開)
參加讀友:云開、阿輝、新黎昕、吃安眠藥提神、劉曉強、黎計劃
整理人:云開
修訂審核人:麥瑞
云開:大家好!我們是第一次討論會,才開始來別太注重形式,第一次整理記錄我就來做吧,以后可以輪換著來。本次討論專題都已經知道了,那就步入正文吧。
我先提供一個可能不是冷知識的冷知識吧:于光遠、何祚麻、司馬南等曾一起反過“元極功”。
還有一個細節:《黑與白》中專門提到了一本改變巴東命運和寄托雁北愛情以及其男主李向南以陳沂蒙為原型的一本改革小說《新星》,其作者柯云路也是“元極功”的鼓吹者。
這是一篇王林和大佬合影集的文章鏈接,供輔助閱讀參考:
https://mp.weixin.qq.com/s/Qy9Awwl7Bx70OwRwMrESWQ
下面貼6張圖以供大家參考。
關于武伯仲和“元極功”的一些相關內容可見《黑與白》第二部第71--76頁、第231--245頁;第三部第212--214頁。
新黎昕:“元極功”的原型就是氣功,而關于氣功熱的原因,宗樹人教授這么總結:
“氣功熱既非制度化宗教,亦非農村民間宗教,也不是有統一組織的新宗教運動,它更像一種社會運動。”
說白了,就是在1976年后,中國社會陷入信仰真空,這巨大信仰真空,必須被填補,就像蘇聯解體后,中亞重信伊斯蘭教、俄羅斯人重信東正教。
但中國沒有宗教傳統,只有民俗宗教傳統,玉皇大帝之類--而包羅中國本士民俗宗教元素的氣功,在偽科學的無神論面具下,由官方背書,拉開了一場民俗宗教復興運動。
為什么氣功會熱?就是因為它符合了當時中國的精神需求,我們一定要注意鄧XP時代這個時間點。
氣功熱,看似無關政治,但實際,卻到處在滲透政治,除了走上層路線,他們還弄出了“氣功界”的官方組織,內部還建黨委、黨支部,氣功各派的大師,一個個,都是現世洪秀全。
如果我們場景化地想,氣功講座,一個個頭戴鋼筋鍋,接受氣功大師發功,山呼氣功萬歲,這是什么?這不就是一場變相的政治運動嘛!
當時的中國人,活在政治運動慣性中,那種宗教化的政治典,某種程度,也是當時人的精神需要
各種政治運動,沒了,鄧XP說,不折騰了,但那種精神需從80年代開始,要,不會一下消失。
氣功講座這種漢化法會,本質上就是新的運動,它充滿了狂熱的、集體的、洗腦式的宗教色彩。
云開:對,你提到了宗樹人的觀點,他是香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他以社會史方法研究氣功現象后寫的在2007年出版的《氣功熱:中國的身體、科學與烏托邦》一書中的觀點:氣功成為中國城市中人們表達社會與精神需求的主要途徑之一。氣功熱更多像是一種社會運動,它既非制度化宗教,亦非農村民間宗教,也不是有統一組織的新宗教運動。
大部分氣功需要以一套標準動作來操練,這套動作叫做“功法”,著名的有“香功”、“智能功”等。這些功法都號稱由一個偶像型的氣功大師所創立和傳承,加入“功法”的人會形成一個社會網絡,帶動著成千上萬的練習者。每一種功法都通過地區性的“修煉點”來傳授給練習者,這一網絡甚至可以擴大到全國。在某種功法的組織網絡中,練習者不僅要被卷入到氣功大師、其真傳弟子、教練這些垂直的管控關系中,也會廣泛地與組織中的其他練習者聯絡。這些氣功練習者中的領導人物用“氣功界”來指稱他們自己,“xx界”是一個用來指稱那些官方認可的、可以在國家政策框架下定期聚會活動的團體,比如“文學界”、“宗教界”、“商業界”。而“氣功界”這個稱謂,像是為氣功熱披上了一件合法的公共性的外衣。在1980年代國家、科學家、軍隊人士都對“氣功界”的活動表示了肯定。在這些合法的社會空間內,從1979年到1999年,各種不同的氣功組織興起,比如公園里的練習者、各種訓練班、理療課程、乃至國家資金支持的學術會議和儀式性聚會。各種不同的氣功組織間也形成了網絡。出現了許多氣功雜志和書籍,形成了對氣功話語的各種闡述、爭執和大眾普及。“氣功熱”時期,練習者們用佛教、道教和中華傳統養生觀的各類話語來表述自己的練習過程,還做各種占卜和室內試驗。氣功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養生與治療市場,數千種氣功在其中競爭。
以上都是他的觀點。
在《黑與白》中,對武伯仲的“元極功”吸引到社會各階級的人進行過描寫,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印象?從書里的“元極功”其實看出,不同的氣功有不同的特點,但總體來說其自我表述都體現出兩大特征:一是用神秘主義的觀點來宣揚道德寬容與忍讓,第是,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些“異端”意識,自覺地將自身與西方的科學標準和馬克思主義分開來。以武伯仲位于鳳凰島的“武公祠”為例,這些大師們所建立的組織,可能是改開后的中國在非政府組織方式下建立起的最大的群眾網絡了。
氣功運動的變遷命運與改開后中國的社會變遷密不可分,這也是咱們選它為本群討論的第一個主題原因之一。1992年之前的單位制時期,工廠、國企、機關中的人們,都在單位的圍墻中完成衣食住行。氣功熱期間,氣功狂熱愛好者們甚至通過動員原有單位制下的各種組織力量去推廣氣功、成立氣功組織,宣傳其氣功理念,對此《黑與白》第二部第71--76頁鮑校長向王晟推薦“元極功”便是如此。
在社會變遷的過程中,氣功也參與其中并扮演角色。在人們為了練習氣功而集結起來時,無形中促進了不同階級、地域的人們之間的聯系。“從上世紀70年代中期起,在社會中已經出現了許多去組織化和去中心化的意識,它們很快與氣功熱相結合,并且在數年內形成了各自的組織網絡,其中包括政治人物、科學家和氣功大師,這些人都能夠在氣功運動中擔任領袖角色,并組織資源、塑造共同話語并描繪一個共同愿景”。
什么共同愿景呢?除了書中武伯仲說的消除病痛借腹生子之外,有沒有想過為什么郎濤作為高知家庭出身的且有靠山的學者型官員也會作為體制內為氣功站臺的代表呢?他又不愁生孩子也不愁自己健康,對吧。
我們知道,隨著改開的到來,去革命化也開始了,而促進傳統中華文明的光復傳播,以及開創一次由中國領導的科技革命、早日實現天下大同,哦,不,是共產主義這些就開始出現了(笑)。
新黎昕:戀愛方面,郎濤不是自由的,被父親定了娃娃親。
云開:哈哈,郎濤也是既要又要的典型,就跟他的偶像海德格爾一樣(Emm)。其實這些自由主義者也就是個葉公好龍了,“我愛自由更愛自由著你的自由”。看葉利欽口號喊的那么響,819的時候那么聲情并茂的,等別人對他玩議會政治的時候就調軍隊炮轟議會大樓了,充其量就是一個玩票的裝逼水平,真別高估了他們對他們口中的信仰堅定度。
接著剛剛的話講,粗看起來氣功熱更多是在文化與社會層面發生的并未沿傳統政治網絡運作,但它作為一個利益群體,氣功界的運作邏輯同樣深植于政治網絡之中。馬克思主義認為政治是以政權為核心的階級關系調節,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人民內部全局性社會關系的協調,所以氣功熱不可能“讓政治走開”嘛。
由此可見,氣功是一個很好的研究老中社會在改開初這個劇烈轉型時期、國家和社會組織之間如何互動并形成新的社會組織的范例。
所以劉繼明老師將“元極功”作為《黑與白》中的一種現象來寫是很恰當也是很有意義的。
“氣功大師的個人特質,與韋伯意義上的卡里斯馬很相似——個人因具備特殊神力而成為宗教意義上的權威領袖。但另外一方面,氣功師不是神意的選擇,而是只要有此意志,人人可為。”
武伯仲的“元極功”能從娘子縣火起來的思想背景正是開始“去革命化”的1980年代對所謂“傳統文化斷裂”的強調,而手段則是通過剩余的運動熱情而回溯傳統,“發揮余熱”的逆用嘛。
進入1980年代,“運動”不再成為社會集體行動的主要方式的時候,國家與社會之間一種無法預期但又確乎存在關聯的互動。借助于消費主義和集體主義的雜糅塑造,國家權力所釋放出的一些信號會以夸張的群體熱情迸發出超大的能量。所以,氣功熱展現出一種對過往神秘力量的追求,它與對當時提出的“四個現代化”的向往中齊頭并進,從而成為這種舉國現象。
吃安眠藥提神:原來如此,當氣功熱不再作為這種政治需求的載體時,很快就迅速降溫消失了。
云開:198幾--199幾年的時候,嚴新、張寶勝、張宏堡、曹y正、張香玉、龐鶴鳴、侯希貴、田瑞生、趙群學、李h志……上述的都是當時的巨星,像王林這種根本排不上號。雖然諸位都被統稱為大師,但是形形色色、差別很大,他們其中有的是道家修煉者,有的是武術高手,有的是江湖變戲法的,還有的是傳銷騙子。
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四類。
1、權力附庸,權貴家丁:王林、曹y正
2、秘密研究:孫儲琳、張寶勝
3、白蓮教似的傳蕭組織、村里卡里斯馬領袖:張宏保、李h志
4、投身學術界公開研究:嚴新。
曹半仙也是自帶“神功”的(666版流汗黃豆),今年CCTV1的反腐紀錄片上講了兩桶油的那兩個政治騙子,但并沒有講背后的人就是曹半仙。其中一個政治騙子周顯明自稱是某國學大師的弟子,指的就是曹,曹早已出來了。可見出事了就是政治騙子,不出事就是手眼通天的天外高人。
對了,開始我們不是提過那個“冷知識”么?對于“元極功”,于光遠、何祚麻為帶頭大哥的“大學問家”們表示不屑,他們公開與“人體科學派”發起了長達十幾年的論戰。最后在1995年,他們順應當時社會輿論的走向,發表了一系列重頭文章,如何祚麻的《科學與偽科學世紀末的較量》、工人日報的《嚴新“氣功科學實驗”不真實》。
那為何氣功還能忽悠人這么久?
其實,真正讓氣功和它那些特異功能傳遍全國的有力推手是來自一些想長壽的老干部,比如《黑與白》里的宋乾坤之流。
比如孫儲琳81年就調到301工作,用其功能給老干部們看病。再比如嚴新、張寶勝、侯希貴都是給高干治過病的,由此得到了一眾老干部們的認可和傳頌。所以我覺得書里寫武伯仲那套“元極功”得到了官方站臺挺符合實際的。
書里寫到顧箏代理王晟官司的時候,武伯仲的女弟子小燕子不是出來發文聲斥王晟么?你說書里的郎濤也好小燕子也罷或者說是現實中的麻總這樣的人真的看不透“元極功”的江湖把戲么,不過是看到了武伯仲背后擁有的政界人脈,一起演戲罷了。
說白了,武伯仲就是交易的中間商,鳳凰島就是一個交易平臺。陳沂蒙的后妻蕭瀟不就是被杜威用一套代持別墅套得老公出事了么?你說本身就很出色的蕭瀟嫁給陳沂蒙多年會蠢到不知道天上不會掉餡餅么?會在老公沖頂的關鍵時去收一套別墅么?再貪心也不至于這么蠢嘛,連羅伊都知道要問清楚,她會不知道么?
去看看洪太行那個公司的干股都是哪些人的家屬去占了就知道原因了。
所以,從武伯仲和“元極功”擴展開,可以發現這個體制里難以有也容不得“干凈的人”。
北方很多企業一進門掛的都是某某領導視察的合影。像前年反腐片里那個“小海鮮”一個廳級干布能解決副部級干部的職務變動,簡直是倒反天罡把人當傻子了。
總結一下,從縱向上來看,無論是在明清還是民國,只要是在社會處于變動之際時,社會暗處都流傳著很多的秘密會道門組織,像什么白蓮教、洪門、義和拳、一貫道啊等。從橫向上看,“蘇東坡”之后蘇聯和東歐社會上普遍充滿了頹敗和無助的情緒,這就讓神秘主義和神棍在俄國風行。在那時的俄媒上可以隨時看到招魂術、通靈術、巫醫、巫術的信息,什么“超感官療法”啊。
阿輝:毛主席走以后,各種牛鬼蛇神,粉墨登場,好不熱鬧。
云開:嗯呢,去革命化以后是這樣的。
我感覺聊到這里差不多了,各位看看還有什么要補充的么?發揮群策群力啊。
看來是沒有了,咱們人本來就少,總共就20幾個人,盡可能都參與進來好不好?本來想用線上視頻會議的方式進行,但考慮到大家時間統一的問題,就想著用群里聊天的形式了,想到一句說一句這樣可能更靈活。我們大家一起來做好了也能吸引帶動更多讀者,對不對?
好,本次討論就到這里了,下次專題以顧小樂展開來講還是圍繞整體思想變化來講,大家可以決定一下。
大家再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