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層浪。
但實際上,金龍魚背后的豐益集團(外資)早就是魯花集團的股東之一。
回溯魯花集團的資本故事,可以發現這是一家典型的「改制國有企業→民間資本入局→外資進場收割」的故事。
魯花的前身是萊陽市姜疃鎮油類加工廠(萊陽市魯花植物油廠),一家1987年3月成立的集體經濟企業。
2001年3月,在全國性的“改制大潮”中,經姜疃鎮人民政府批準,萊陽市魯花植物油廠改制為公司,更名為萊陽魯花花生油有限公司,后在2003年12月更名為山東魯花集團有限公司。
在魯花集團改制成立之前,一家名為萊陽魯花濃香花生油有限公司(簡稱“萊陽濃香”)的企業于1993年10月悄然注冊成立,這家公司至今仍舊存在,而且在日后增資中成為主角之一。
雖然工商登記信息我已無法追溯到萊陽濃香成立之初的股東構成,但公開報道顯示,萊陽濃香是由魯花、中糧、豐益(金龍魚幕后資本方)三方合作成立,其中中糧和豐益成立合資公司香港嘉銀(萊陽)有限公司(簡稱“香港嘉銀”)參與投資。
萊陽濃香成立當年就引進了豐益和中糧的資金300多萬美元,買來國外先進設備,擴大生產規模,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高級濃香花生油專業生產廠家。
如今,萊陽濃香注冊資本1921.93萬美元,魯花集團持股51%,香港嘉銀持股49%。
香港嘉銀成立后,除了與魯花集團合資設立萊陽濃香外,2003年4月還與魯花集團在菏澤定陶合資成立山東魯花濃香花生油有限公司,魯花集團持股51%。
此外,雙方還合資成立過萊陽魯花特香純正花生油有限公司、萊陽魯花食品有限公司,但都已被注銷。
與香港嘉銀相比,金龍魚與魯花集團的合資公司要更多。
根據金龍魚招股書的公開披露,與魯花集團合資公司共有六家,按照成立時間依次為萊陽魯花豐益塑業有限公司(2003年7月)、周口魯花濃香花生油有限公司(2004年6月,簡稱“周口濃香”)、周口魯花芝麻工業有限公司(2004年10月,已注銷)、內蒙古魯花葵花仁油有限公司(2006年5月)、常熟魯花食用油有限公司(2006年6月)、襄陽魯花濃香花生油有限公司(2007年2月)。
這六家公司中,被公開報道最多的是周口濃香,這家公司由魯花集團與金龍魚合資成立,主要生產“口福”牌花生油。
所以面對這則金龍魚入股魯花的新聞,其實應當見怪不怪。
還記得今年夏天時《新X報》掀起的本意圖指向國有企業運油亂象、結果“不慎”露出背后金主的輿論大戲嗎?
還是要提一個人:JackMa。
還記得JackMa這兩年開始“高調進軍農業”,頻繁在歐洲、東南亞與一幫糧業寡頭會面嗎?
2022年7月,JackMa曾到訪荷蘭瓦格寧根大學,交流和探討畜牧業和漁業的新技術。彼時他稱接下來的時間和精力會完全投入到農業領域,包括在戈壁沙漠種植農作物。
同年,JackMa還在日本旅居期間曾實地考察了日本漁業養殖技術,參觀了近畿大學水產養殖研究所的大島站等。
去年1月,JackMa到訪泰國曼谷考察正大集團,正大業務遍及全球百余個國家和地區,“農牧食品”正是其核心業務之一。
半年多后,去年11月JackMa持股99.9%的杭州大井頭貳拾貳號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新增一家子公司,主營食品銷售、農產品加工和批發等——其中,“預包裝食品”的經營項目赫然在列。
JackMa控股的杭州一米八海洋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JackMa控股的杭州馬家廚房食品有限公司
好巧不巧,五個月前“中儲糧風波”沸沸揚揚之際,JackMa又適時的出現了:
更巧的是,阿里巴巴與益海嘉里(金龍魚),本就是有關聯的:
五個月后的今天,金龍魚再度攻城略地,JackMa竟然又“適時”的出現了:
同時,也是又一家JackMa麾下農產公司成立的時日:
國際糧商巨頭收割+預制菜洶涌入侵,這是一套雙管齊下的糧戰組合拳。
被圍剿的中國餐桌,沒有人能夠躲過這場戰爭。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