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有媒體傳出多部委支持延長養老險繳費年限的消息,一時間激起民眾的強烈反響。中國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近年來因為公務員和普通民眾的雙軌制備受質疑,再加上各地曝出的管理不善丑聞、賬戶資金嚴重缺口等問題,一直是民眾呼吁改革的重點。作為社會保障制度的基礎,社會養老保險關乎全社會的民生根本,關系每個老百姓的養老錢,與家家戶戶息息相關,引人關注是自然的。
據稱,此次多部委閉門討論的養老方案都簽訂了保密協議,共有4個版本,分別由中國社科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四方提供。養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如何定位,是這次閉門會議涉及的一個重要問題。養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達成的共識就是,既要著重未來的規劃又要兼顧當前政策的修補。
具體方案如何,媒體并未透露詳細信息。但媒體稱會上多部委達成共識,認同、支持延長養老險繳費年限來彌補目前的養老金缺口。正是這個消息引起了民眾的關注和不滿。早在今年4月9日新民網就“戴相龍提議延長退休年齡至65歲以彌補養老金缺口”而發起的一項民調顯示74%網友明確表示反對,稱“應考慮制度補缺”,19%網友表示應根據不同工種區別對待,只有5%網友持支持觀點,認為延長退休年齡是“大勢所趨”。這次雖然暫時沒看到相關調查,但從網友們的反應來看,基本都持反對態度。
民眾的反對態度其實很好理解,無論延長退休年齡還是延長養老險繳費年限,無疑都是降低民眾社會養老待遇。在公務員和普通民眾的雙軌制之下,這種調整只能使普通民眾的退休待遇比公務員的差距加大而非期待中的減小或平等。彌補養老金缺口的方法有很多,加強管理杜絕浪費和流失、廢除公務員特權并對公務員征收養老金險等,也是非常可行的方法。對于期待改革實現社會公平的民眾來說,這種只增加民眾社會養老保險金繳納的方案,顯然是難以接受的。
有評論認為目前沒必要先急于否定改革方案,等草案公布后再討論不遲。的確,如果民眾能全面了解中國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下養老金的統籌和支出情況,如自己交的養老金通過何種方式保值、增值,有多少用于自己,以及國家補貼了多少、與公務員相比差別在哪里等等,心里就會踏實很多。遺憾的是目前社會養老保險金的運營,對于普通民眾仍是個未知的謎。在這種情況下,多部委閉門討論所謂頂層的設計,并沒有尊重甚至忽視了普通民眾的聲音,不能不讓普通民眾心中不安。
事實上,普通民眾并不反對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甚至對改革充滿了期待,期待改革后社會養老體制更加合理、更加公平,覆蓋面更加全面。但無論如何改革,不管哪個版本,首先應該也必須尊重普通民眾的意見,因為社會養老保險是全民制度。沒有全民的參與,精英階層的所謂頂層設計方案,很有可能無法真正代表普通民眾的利益。
總結很簡單的一句話:社會養老保險改革不能沒有民眾的聲音,更不能違背民眾的根本利益,否則它就不能稱為成功的改革方案。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