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免費醫療真的只是個傳說?——評人民日報文章
3月26日,人民日報刊文《哪些國家提供免費醫療》,專門約請人民日報駐外記者赴70多個國家進行調查,以回應有些專家稱“全世界只有20多個國家沒有實行免費醫療”。得到的結果是,只有古巴實行真正意義上的全民免費醫療,即患者看病無需花任何費用。其他國家都不同程度地需個人支付一定的費用。27日繼續刊文,說明“完全免費醫療”只能是一種理想狀態,更稱,財政埋單的“免費醫療”,財政的錢也是來自針對國民的稅收。其實是說,免費醫療還是攤到每個人頭上。
人民日報大費周章實際上只是為了說明醫療問題在世界范圍內都是個難題,不可求全責備。眾所周知,自從中國醫療朝市場化方向邁進之后,看不起病買不起藥、農村普遍小病拖大大病等死、醫患關系緊張等一系列醫療領域現象不斷成為民眾熱議的話題。騰訊今日話題就資本主義國家的醫療保險制度進行了討論。只不過,人民日報和騰訊話題都主要看中的是資本主義國家的醫療保險制度,而對真正意義上的全民免費醫療的古巴卻幾乎不提。那么,古巴的全民免費醫療體系究竟如何?目前世界上流行的所謂先進醫療保險制度又有何弊病?
【人民日報:哪些國家提供免費醫療http://society.people.com.cn/GB/17482404.html
人民日報:全民免費醫療只能是一種理想狀態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2_03/27/13460249_0.shtml】【騰訊今日話題:全民免費醫療并非理所當然http://view.news.qq.com/zt2012/mfyl/index.htm 】
社會主義古巴的全民免費醫療體系
古巴的醫療制度受到聯合國、世界銀行以及其他許多國際機構和專業人士的贊揚,因為它花錢少、成效大。古巴的多項重要公共健康指數都達到了世界最發達國家的水平,嬰兒死亡率低于美國,人均壽命則與美國持平。更重要的是,古巴醫生有著幾十年的援外傳統,為世界上許多發展中國家的人民免費治病。
發展基礎醫療體系:家庭醫生制度和社區聯合診所
古巴的基礎醫療制度,尤其是家庭醫生制度是保證古巴醫療高效的“秘方”,其實也不神秘,很類似于中國毛澤東時代的“赤腳醫生”制度。古巴的家庭醫生診所設在社區里,每120至150個家庭就有一名家庭醫生和至少一名護士。看病就醫非常方便,走幾分鐘就能到診所;家庭醫生還做家訪出診,病人不用出家門就能看病。這種制度大大減少了“小病變大病”的幾率。一位曾在美國醫院進修過的古巴醫生說,在美國醫院里,他看到許多病人接受先進科技設備的昂貴治療,先是很羨慕,但仔細察看病歷之后卻發現,很多病人之所以要接受這些昂貴治療是因為“小病不治”。有些病人起初只不過是腹瀉,但沒有及時治療,結果引起腎衰竭、尿毒癥。
古巴的基礎醫療體制中,和家庭醫生配套的是社區聯合診所。大約每15至40個家庭醫生,就有一個聯合診所。古巴社區綜合診所是基層醫療服務機構,基本由全科醫生組成,具有多種服務功能,主要有門診、口腔服務、老人之家(針對人口老齡化)、精神衛生中心、母親之家(提高新生兒健康、減少產婦死亡率)、藥房等;此外也是醫學院校畢業學生的培訓基地。聯合診所和屬下的家庭醫生密切配合,家庭醫生掌握的病人資料都輸入聯合診所的電子資料庫,社區病人去看病時,進行健康狀況的記錄并保 管這些記錄。建立全民的健康檔案,上門積極、主動進行跟蹤、調查,做到了發現病情及早解決,把疾病解決于萌發 階段,有效控制了慢性病發病的上升趨勢。診所醫生能從資料庫中立刻調出相關資料。聯合診所提供24小時全天服務,病人隨時可以去看病。
注重培養醫學人才和開發高科技和生物醫藥
古巴的醫療制度是把資源主要投入到基礎醫療的醫務人員方面,而不是購置昂貴的藥物和設備,從而使醫療服務業成為高科技的“勞動力密集行業”。古巴的醫學院按照計劃大量培養醫生,保持醫務人員的供給充分。目前,古巴不僅向六七十個國家派出了醫生,還利用其巨大的醫學院資源幫助外國培訓醫生。
古巴不僅注重發展基礎醫療和培養醫學人才,同時還注意開發高科技和生物醫藥。古巴在醫藥和醫學研究上的成就得到了眾多國際醫學會議和交流會議的承認和好評。古巴自主研發生產的許多藥物、醫療器械,都具有世界先進水平。古巴的生物工程也發展得很快。古巴基因工程和生物技術中心的院長路易斯·埃雷拉醫生說,現在有大約38種古巴的生物產品在世界45個國家得到了注冊和應用。尤其是古巴自己研發出的世界上第二個五階疫苗,能夠使兒童預防5種疾病,現在在許多發展中國家得到應用。
“醫療外交”和真正無私的國際主義精神
到2006年初,古巴有3.6萬多名專業人員和技術人員遍布于107個國家,為當地居民提供醫療衛生、防治傳染病、為婦女接生、掃除文盲等服務。古巴政府經常無私地將藥品、醫療器械贈送給發展中國家,幫助他們發展本國的醫療事業。
“奇跡手術”計劃是2000年卡斯特羅和委內瑞拉總統烏戈·查韋斯簽署的“美洲玻利瓦爾替代計劃”的一部分。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有450萬人因患白內障、糖尿病等疾病而失明,或是受到斜視等其他眼疾的困擾。古巴醫生為許多患者免費做了手術,改變了他們的生活。至今年6月底,30個國家的65萬名眼疾患者得益于“奇跡手術”而康復。據報道,僅委內瑞拉就有超過15萬的眼疾患者在古巴的醫院里得到了醫治。
在美國遭受卡特里娜颶風災害后,古巴計劃派遣100多名醫生前去援助,同時提供醫療物資。盡管布什政府沒有接受這份幫助,但古巴的義舉無疑讓災區的美國人重新審視這個他們眼中的窮國,也讓封鎖了古巴45年的美國顯得很渺小。
古巴把全國推行全民免費醫療服務寫入憲法
古巴政府認為公共衛生和教育是國家發展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民的基本權利,在全國推行全民免費醫療服務,并把這一原則寫入了古巴憲法。
資本主義國家醫療保險制度的核心是什么?
正如騰訊列舉了英國、美國、新加坡、德國等發達國家的醫療保險模式,結論是各種模式的實質是積累預付款用于衛生保健,只不過有些用征稅,有些通過社會保險,有些通過商業保險,有些通過儲蓄。這種醫療保險模式下,當然就不可能產生什么全民免費醫療,而且資本主義國家如果實現免費醫療反而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因為醫院要獲利、大型醫藥跨國公司要獲利、保險公司要獲利,等等,這些利潤獲取總是要來自于普通民眾。對資本主義國家來說,真正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騰訊今日話題:全民免費醫療并非理所當然http://view.news.qq.com/zt2012/mfyl/index.htm 】
資本主義醫療保險制度的核心思路其實說到底是一種支付——償還的模式,更像商業模式。只不過支付和返還的機制和程度各不一樣,其中政府資金投入力度和投入方式各不一樣。這種模式在現實中的體現就是誰投入多誰保險程度高,很顯然這讓富人擁有無窮的安全系數,而無力投保的普通人永遠無法獲得真正意義上的平等醫療條件。名義上是保險制度覆蓋到多數人,而實際上大部分民眾無法獲得高效的醫療保障。
以商業保險公司為例,今天的中國和世界上擁有眾多保險公司,這些保險公司大多是商業化運作,名義上是籌集社會資金進行再分配降低社會風險,實質上卻是為了實現豐厚利潤。投保容易理賠難,精算師會認真計算賠率以確保保險公司的豐厚利潤,有種種辦法減少或者拒絕賠付。中國社會上最不缺的就是保險公司的推銷員,花言巧語讓健康人投壽險,卻拒絕為真正需要健康險的病人投保。平安保險公司總裁馬明哲年薪6600萬,難道不是將投保人的保險資金變為自己豐厚的利潤了嗎?
絕大多數老百姓無力投保,真正有錢的富人卻從來了不擔心有充足的保險額。因此,資本主義醫療保險體系無論如何是不平等的,在很大程度上反落入了劫貧濟富的循環。 在這種思路下,無論開出什么完善醫療保險制度的藥方,都無法達到古巴那樣的人人享有真正平等健全的醫療保障。
向資本主義國家取經 還是向社會主義國家學習?
其實,不僅是古巴,一直在發達國家媒體眼里不光彩的朝鮮也一直實行這全民免費醫療制度,新中國在毛澤東時代的全民免費醫療制度也曾經享譽世界。
1965年,毛澤東聽了衛生部部長錢信忠的一般性匯報后,講到全國醫務人員分布情況時說:醫療經費的使用農村只占25%,城市則占去了75%。毛澤東聽到后嚴厲地說:“衛生部只給全國人口的15%工作,而且這15%中主要是老爺,廣大農民得不到醫療,一無醫,二無藥。衛生部不是人民的衛生部,改成城市衛生部或老爺衛生部,或城市老爺衛生部好了!”“應該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培養一大批‘農村也養得起’的醫生,由他們來為農民看病服務。”衛生部把毛澤東在這一天的指示稱為“六二六”指示。也由此催生了赤腳醫生,20年來,這中低投入、廣覆蓋的基礎防疫和醫療救助體系使數百萬鄉村六億農民受益,也成為世界醫療衛生史上最輝煌的一頁。【赤腳醫生:二十世紀中國的溫暖記憶http://phtv.ifeng.com/program/tfzg/200808/0828_2950_751541.shtml】
對比古巴的全民免費醫療制度、新中國曾經的全民免費醫療制度和資本主義國家的醫療保險制度,可以發現,所謂國情說、效率說、人均GDP說、制度說等等都并非實質性的問題。低投入、廣覆蓋、高質量完全可以做到,其本質在于醫療體系是否真心實意為人民服務。
今天的中國不是缺少GDP,不是缺少資金和資源,古巴人均GDP就并不很高,而是如何將力量投入到真正有效地促進全民醫療保健的領域去,而不是使財政投入都進入了私人、富人和跨國公司的腰包,真正急切需要醫療保障的普通群眾卻被拒于健康的大門之外。
效率和公平一直是某些人津津樂道的兩個詞匯,現在主流經濟學家都將效率和公平兩者完全對立,認為公平就會犧牲效率,高效率就會影響公平,從而為很多現實的問題找理論借口,掩蓋矛盾的本質。人民日報和騰訊都稱,要兼顧公平、效率與可持續性,而效率就是市場的代名詞,并說如果全民免費醫療即政府完全主導會造成過度使用醫療、效率低下,因此要多搞市場。實際上美國在醫保方面長期實行以商業保險為主,是典型的市場化導向,然而美國的醫療效率卻差得出奇,修改醫保模式一直是美國政壇的熱點話題,很多美國窮人甚至去古巴尋求就醫。
而在古巴,無論是效率方面還是公平方面都是全世界做得最出色的國家,效率和公平說有多種看問題的角度,其核心在于為大多數人還是為少數人。市場經濟確實為少數人賺錢的效率最高,但是毫無公平可言。從古巴和新中國赤腳醫生的醫療實踐來看,為大多數人的效率和公平完全是可以兼得的,而這一切只有在社會主義條件下通過整體計劃才能做到。在涉及全民健康的醫療領域,就是應該國營,突出社會公益性,而不是追求賺錢效率。
中國現在需要的不是向資本主義國家取經,而是一直以來都向資本主義國家學習,以至于非要照搬不可,很大程度上導致了我們今天看病難的局面。自從將醫療推向社會,實行產業化的過程中,不僅催生了大量的腐敗,浪費了大量的資源,也使跨國醫藥公司在中國抓緊滲透,而普通民眾的健康保障卻越來越不可及。醫學院校、醫藥公司、醫院、醫生都在市場經濟的大浪潮下變成了徹頭徹尾的“經濟動物”,都淪為了金錢的奴隸。
在這種大背景下,需要的不是和各個國家比誰更差,而是真正需要對前幾十年的醫改道路進行一定的反思和改革。而且,是向資本主義國家學習,還是向社會主義國家學習,應該取決于是否能實現對大多數民眾的平等的醫療保障。
答案不是很明顯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