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雜交稻不斷創高產的消息有主流媒體發布后,張啟發、方舟子團伙仿佛聽到了轉基因水稻的震耳喪鐘。為了進行最后的垂死掙扎,他們不斷放出謠言,誣陷袁隆平的雜交稻又是“米質不好”,又是“試驗田產量”,甚至還恬不知恥地說其有“轉基因成分”。真是黔驢技窮,慌張慌亂到了極點。試問,張啟發的轉基因水稻“試驗田產量”敢公布嗎?能與袁隆平比嗎?張啟發純種的轉基因水稻都不高產,袁隆平的雜交稻要是有了轉基因成分還能高產嗎?硬把袁老的高產稻貼上轉基因標簽,就像一個啥也不是的地痞流氓想冒充武林高手,不覺得過于無恥和可笑嗎?
可喜的是,這次主流媒體沒有讓步,而是不斷揭露了顯然來自“轉基利”集團的無恥誹謗,這是很值得肯定的,也是頗耐人尋味的。顯然,“轉基糧”的不得人心已經不僅僅表現為民間,更開始表現為主導層面。為米國的張啟發、方舟子們的日子只能越來越不好過。
超級雜交稻負責人:雜交稻與轉基因是兩個不同概念
新華網長沙9月26日電(記者周勉譚劍)“900公斤只是試驗田里的數字,沒有什么實際意義?!薄俺夒s交稻米質不好?!薄俺夒s交稻可能含有轉基因成分?!痹谌珖舷露荚跒槌壍镜娜录o錄而歡呼時,有關中國超級稻的質疑聲一直不曾斷絕。
對此,袁隆平和他的團隊始終保持著清醒認識。24日下午,在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一樓會議室,超級雜交稻“Y兩優2號”研發團隊負責人、袁隆平的學生鄧啟云告訴新華社記者,雜交稻是自然雜交來改良品種,與在實驗室內通過遺傳操作,將一類生物的基因整合到另一類生物的基因組中進行系列的轉基因技術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49歲的鄧啟云表示,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每年都會接待全球各地的參觀訪問者,每次袁隆平都特意交代他用超級雜交稻煮飯給客人嘗嘗。據很多來訪者反映,雜交稻的米質和口感與泰國米的區別已不大。
羊古坳鄉雷峰村試驗片海拔300多米,生態條件、光線都比較好,生育期長,物質積累也比較多?!霸谶@里,產量能突破900公斤并不意味著大面積推廣也能有同樣的成績?!编噯⒃普f,即便按照農業部關于超級稻第三期目標,也需要在同一生態區連續兩年畝產達到900公斤才意味著目標的初步實現。
但這并不意味著降低了900公斤攻關目標的現實意義。據了解,日本在1980年就提出了通過秈粳雜交培育增產50%的15年計劃,國際水稻研究所在1989年提出了利用熱帶粳稻提高單產的新株型育種計劃,但至今均未能實現大面積增產目標。
“這次隆回縣百畝范圍內平均畝產過900公斤,意味著中國的雜交稻研究水平在世界上已遙遙領先?!编噯⒃普f,就算按袁隆平的說法,大面積推廣產量要打八五折、七五折甚至更低,也可達到或接近畝產700公斤的水平。
“雜交稻的每一個進步需要社會給予包容和鼓勵,但我們也歡迎各種質疑的聲音?!编噯⒃普f,“因為質疑會促使我們取得更大的進步?!?/p>
2011年9月18日,湖南省隆回縣羊古坳鄉雷峰村。由農業部委派的專家組在經過嚴格的測產驗收規程后,測得18塊試驗田共107.9畝“Y兩優2號”平均畝產達到926.6公斤。這是世界雜交水稻史上又一個高峰。
鄧啟云認為,“Y兩優2號”的突破,再次證明了袁隆平所提出的技術路線的正確,“老師說過,雜交水稻高產最核心的技術,就是將形態改良和雜交優勢相結合。”鄧啟云向記者轉述了袁隆平曾打過的一個比方,良好的形態就是像姚明一樣的“好身材”,而雜交優勢則是不能“虛胖”,要體力充沛。
不過,既要讓稻苗長成理想株型又要考慮群體產量,談何容易?鄧啟云告訴記者,光是一個品種的選育,最順利都要四五年時間,還需要品種之間的相互配合。
為了育出新的超級雜交稻品種,鄧啟云和同事們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皠e人在家里吹著空調的時候,我們卻要在大太陽下觀察水稻開花。連傘都不能打,打了就看不清?!编噯⒃普f,團隊里很多研究人員已連續好幾個春節不能與家人團聚,至于陽光暴曬、跋山涉水,對于搞水稻的人來說更是“家常便飯”。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搞我們這行的能以苦為樂,我認為是總有希望在那里等著你?!编噯⒃普f。
袁隆平:我們的超級稻不含轉基因
“獨身”的超級稻為什么對我國很重要? 我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領銜的科研團隊近日又創奇跡,超級雜交稻“Y兩優二號”百畝試驗田平均畝產926.6公斤,創下我國水稻大面積畝產的最高紀錄。袁隆平的夢想是,90歲時讓超級稻畝產突破1000公斤大關。 超級稻比普通水稻具有更大的增產潛力。據統計,從2006年至2008年,我國的超級稻累計增產162億公斤,相當于解決了1.6億人的吃飯問題。目前我國水稻種植面積約4.4億畝,平均單產420多公斤;而雜交稻占57%,平均產量為480公斤,雜交稻比常規稻增產20%以上。如果雜交稻都變成超級稻,產量900公斤以上,我國的稻谷產量就能夠大幅度提升,可以有效地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 超級稻為什么對中國很重要?主要原因還是那句老話:我國人多地少,如何在有限的耕地上生產出更多的糧食來,比任何其他國家都迫切,也最需要。 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等世界主要糧食出口大國,無論耕地數量還是水、土、光、熱質量,與我國相比都比較豐富,他們完全可以靠新開墾耕地來生產更多的糧食,巴西更是擁有目前全球最大的可供開墾耕地資源。但由于各國國情差別很大,其創新的方向也不盡相同。目前世界上主要的農產品出口國對提高單產增產動力與我國相比遠遠不足,單純依賴引進國外的品種技術難以滿足我國的需要。 作為全球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大國,美國更是執行奇特的糧食自利政策:如果農場主不生產糧食,退田休耕,政府還給予獎勵。原因何在?當然是利益所致。美國糧食生產得越多,世界糧價就有可能越低,作為國際糧食主要供給者的美國農場主,其利益就會受損,所以美國一直不鼓勵本國農場主生產太多的糧食。 我國雖然國土面積不小,但耕地很有限,且水土資源匹配又失衡。巨大的人口壓力,每年上千萬畝的耕地流失被用作城鎮化,大量消失的耕地導致的產量靠什么來補充?只能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如何在這有限的耕地上做文章弄出更多的產出,就成為中國育種者主要的選擇。 我國未來的糧食生產主要途徑就是應該在有限的空間上做文章,提高空間利用效率。目前我國的蔬菜基地山東壽光的蔬菜栽培大都使用立體栽培,向空中生長,大大擴大了單位面積的產量。一畝土地通過向上生產產生原來5倍以上的產量,而這些都是通過新品種、新技術的運用取得的。 高產并不只有轉基因一條道可走。袁氏超級稻品質、口感都很好,用袁隆平的話來講:“好吃得很咧,好吃得不得了!”袁隆平曾自信滿滿地說:“我們的水稻絕對不含轉基因?!薄俺壍居悬c兒像獨身主義。”獨身就是無性生殖,與轉基因克隆有著根本的區別。 我國近年來加大了對轉基因研究的投入,“十一五”期間,我國政府對轉基因育種的投入就遠大于常規育種,這種情況在未來必須進行改變。目前轉基因安全性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不能貿然用在主糧上。非轉基因技術的增產潛力很大,國家應該加大對這些非轉基因技術研究的投入,育出更多高產優質的品種來。 當然,這些高產并不僅僅是靠單一的品種推廣帶來的,高產需要天時地利與人和,而其中的地利與人和尤為重要。袁隆平總結超級稻要三良:良種、良田與良法。超級稻對生長環境要求較高,必須對目前的農田進行水土改良才能獲得高產,而土地平整工程、灌溉與排水工程、田間路橋工程等投入很大,超級稻要真正發揮增產潛力還需要時日與投入。 鼓勵高產要與增產掛鉤。地,說到底還要要由農民來種,目前我國實行的是低糧價政策,農民種糧收入有限,要改變目前這種狀態,高產能夠帶來高收入才能可持續。 如何改變目前我國農民增產不增收問題,也是迫切需要解決的。要對多生產糧食、多交商品糧的農民進行更多補貼,以激勵農民愿意提高產量?,F在在外打工一個月的收入等于在家種糧一年的收入,高產帶來的收入有限,農民就沒有太多的積極性改土改技精心耕作。 所以,不僅要有高產的糧食品種,同時也要提高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多方并舉讓農民多生產糧食,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教授) 感謝網友參與“華語作家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相關文章
烏有之鄉 WYZXWK.COM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