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南海問題,我國輿論界、外交界一直存在意見分歧。一種意見是主張忍,最典型的表述是“容忍表明中國的自信”,以吳建民先生為代表。這種主張受到廣大網民的質疑和批判,認為這將使越南更加肆無忌憚地為非作歹。持此論者被激進的網民罵為“漢奸”。
“自信容忍論”以兩條站不住腳的理由作支撐:
其一,怕被外國扣上“以大欺小”的帽子,“失道寡助”。吳建民先生說,“世界往往同情弱者,我們一個崛起的大國,如果動手,世界會站在哪一邊?”這樣說,實際上是正邪不辨,是非不分。抽象地說,人們天然同情弱者,痛恨以大欺小。但具體到南海問題,越南、菲律賓的表現則是以小欺大的典型,世界史上絕無僅有。越南占了本屬于中國的27個島礁,在中國海域抽走了數千萬噸的石油,而中國只控制區區7個島礁,沒開采一滴石油,越南還動不動搞反華示威,在國際上惡人先告狀。菲律賓也搶占10個島礁,時不時揚言以武力保衛領土,擺出一副要中國打一仗的架勢,狂妄得可笑。
越菲這樣做的前提完全是錯誤的。南海自古就屬于中國,這是世所公認的。1970年以前,它們也無異議,根本不存在所謂南海爭端,只是在這片海域發現儲藏豐富的油氣之后,它們才變了臉,改了口。在南海問題上,理百分之百在中國方面,但經過越菲的不斷叫喚和“蠶食”政策的成功實施,我們又反應不足,在很多外國人眼里,反倒是中國不講理,以大欺小。
面對越菲的囂張和反常而嚴峻的形勢,吳建民他們卻連句硬話也不說,而是反復談什么“容忍”啊,“自信”啊。客觀上這無異于向越菲亮出中國底牌,傳達這樣的信息:它們不論怎么折騰,怎么胡來,“自信”的中國都會“容忍”。事實證明,這只會使它們有恃無恐,惡劣行徑變本加厲。
同越南、菲律賓這類國家打交道,忍讓會被視為軟弱可欺,對挑釁的退讓會招致更大的挑釁。西方有句諺語:與魔鬼處事,你不能用上帝的思維;中國有句老話: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對南海問題,這種應對之策的樸素詮釋,無疑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其二,擔心小不忍,亂大謀,捅出漏子,引發戰爭。吳建民說,“今天中國正在崛起,人家都怕你,你如果一打,全世界都會反對你,合作的勢頭就中斷了。”用和平的方式而不是通過武力解決南海爭端可以說是每個中國人的愿望。因此,對吳建民避免在南海打仗的想法完全可以理解。不過,吳先生他們心目中怕打仗自然不是怕越南、菲律賓,而是怕美國介入,怕美國幫著越菲打中國。
我認為,這種擔心是多余的,純屬自己嚇自己,即使是中國同越菲發生武力沖突,美國也不會貿然出手,與中國干一仗。就說菲律賓,雖然與美國有個什么軍事條約,說是菲律賓本土受到外國攻擊時,美國有義務出兵相援,但對于菲與別國島礁之爭,美國未必肯趟渾水。至于越南,雖說與美國關系近年來有較大改善,但血海深仇不是說忘就忘,何況還有意識形態因素,中美利益深度融合的現實,真就中越動起手來,不相信奉行實用主義的美國會舍大利取小利,肯為越南火中取栗。如此分析問題,并非主張兵戎相見,而是基于這樣的背景:越南、菲律賓一直在大造輿論,南海一旦出事,美國一定出兵介入,站在它們一邊。這是狐假虎威,嚇唬中國,而有些中國學者竟與它們操一個調兒,自己嚇自己,斷言南海如起戰端,中美必將迎頭相撞。這正中越菲的下懷,當了它們的義務宣傳員和傳聲筒。
面對越南等的變本加厲的反華言行,吳建民先生等應該收起“自信容忍論”,說幾句警告性的話,做一些諸如“中國和平發展不會以犧牲核心利益為代價”、“中國的容忍是有限度的”一類的外交表態,戳穿它們的伎倆,煞煞它們的囂張氣焰。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