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誰說美國人不吃轉基因”》
前因:2011年8月24日,《北京晚報》的新聞觀點欄目整版刊登了記者吳楠主筆的《誰說美國人不吃轉基因》一文。關于對“轉基因玉米導致老鼠減少”、“美國人不吃轉基因食品”,及“近年來,對于轉基因技術的傳言日益增加,其中一些言之鑿鑿,不由得讓人產生了信服之感,乃至一些來自國外的學者,也跳出來“唱空”轉基因技術。那么,這些傳聞是否屬實?我國是否應該發展轉基因技術?轉基因品到底安不安全?在“全國科技記者轉基因知識培訓班”上,來自農業部及高校的專家學者:李寧(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彭于發(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寇建平(農業部科技教育司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與知識產權處處長)解答了對于轉基因的種種質疑。
對此本人有不同看法?! ?/p>
新聞的最大特點是事件的真實性和評述的客觀性。做為大眾傳播的重要載體,反映和引導社會輿論的北京地方晚報新聞觀點欄目更應遵循這一基本原則?! ?/p>
客觀,指不參雜個人主觀意識看待事物。而此文標題《誰說美國人不吃轉基因》嚴重背離了新聞的客觀性,主觀左右文章議題方向?! ?/p>
下面對文章所言不同觀點,本人附在原文后以括號內容指出?! ?/p>
原文:
“誰說美國人不吃轉基因”
“轉基因玉米導致老鼠減少”、“美國人不吃轉基因食品”,近年來,對于轉基因技術的傳言日益增加,其中一些言之鑿鑿,不由得讓人產生了信服之感,乃至一些來自國外的學者,也跳出來“唱空”轉基因技術?! ?/p>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做為一名專職新聞工作者應該明白,除引用當事人原話,不能主觀臆斷事物方向。如“跳出來”等,明顯含貶損他人之意。)
那么,這些傳聞是否屬實?我國是否應該發展轉基因技術?轉基因品到底安不安全?昨天,在“全國科技記者轉基因知識培訓班”上,來自農業部及高校的專家學者,解答了對于轉基因的種種質疑?! ?/p>
“轉基因技術無所謂安全不安全,關鍵在應用”
轉基因技術面世之日起,就面臨著來自各方面的拷問,這其中有對科學無極限發展的擔憂,也有科學突破倫理的哲學憂思。
不過世界各國均沒有停下研究轉基因技術的腳步。近15年來,全球轉基因作物面積增長約86倍,轉基因動物也成為生物制藥等領域的研究對象和原料。為什么要發展轉基因?
(數據的真實性在于全面闡述其前因。目前全球轉基因作物大力推廣種植前六名國家有:美國、加拿大、巴西、阿根廷、印度和中國。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巴西、阿根廷是中國轉基因作物輸入大國,僅轉基因大豆輸入量就占三國轉基因大豆總產的46%左右。從人均面積來看,美國是我國的4倍多,加拿大是我國的40多倍,兩國多為大農場機械化耕種,地多人少帶來的超過剩農產品必需依賴出口或轉為它用而不被積壓。如此,即便少部分非轉基因種植也完全可以保證本國民的非轉基因食用供給。而我國人多地少,且多是家庭模式下的小農經濟,近些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耕地面積逐年縮減,供需更是雪上加霜日趨緊張,產出與消費入不敷出。這種情況下,我國卻在全面大力推廣轉基因作物種植,主糧水稻在僅獲安全證書未獲商業化推廣的情況下,轉基因水稻非法種植泛濫至十多個省,轉基因玉米更甚,僅去年因緩期一年下架的先玉335就使我國徒增幾百萬畝轉基因種植面積。而做為世界科技強國的歐盟各國,在原轉基因種植面積平均占有率不到0.1%的基礎上,種植面積卻是逐年縮水,很多國家甚至出臺嚴禁轉基因種植的條例,徹底告別轉基因的侵害。
【2010年02月23日前后,路透社等報道,歐盟統計說明,2009年,歐盟國家的轉基因種植面積比2008年減少12%,多數歐洲國家立法成為“非轉基因”國家(GMO-FREE,即不但不擴展、且撤消已有的轉基因作物農田、回到非轉基因農田)。譬如,2009年,捷克的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減少了31%,羅馬尼亞減少了57%,斯拉瓦基亞減少了54%,而德國減少了100%(立法禁止種植轉基因作物)。2009年,25個轉基因作物種植國家里,七個國家減少了轉基因種植面積,其余保持原樣。略有增加多為極少數發展中國家?!浚ㄐ侣剤蟮梨溄樱篽ttp://www.reuters.com/article/idUSLDE61M2EG20100223?type=marketsNews))
李寧(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
我們都知道美國是一個生物技術非常領先的國家,那為什么非?,F代的美國東部在生物技術方面卻遠遠落后于西部?為什么在一個國家之內,會產生相差十幾年的技術差異?就是因為東部那些所謂工業、經濟發達的地區,在上世紀70年代排斥任何基因工程技術,排斥轉基因技術,以至于科學家只好去西部發展,所以現在絕大多數大型生物制藥公司都集中在西部,在東部的卻寥寥無幾?! ?/p>
我想任何對新技術的排斥,最終都會受到懲罰。對于一個國家是這樣,對于國家的一個區域,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真的落后10年、15年,再想追上是非常困難的事情?,F在的世界在人口、環境、糧食等方面都面臨著問題,那靠什么去解決?我想就要靠科技?! ?/p>
(一些人一直將種植量與食用量劃等號或成正比,且不知產品的最終去處才是根本。美國自己種植轉基因作物卻不吃或少量食用,這已是不爭的事實,有正規媒體圖文數據佐證其真實性,更有眾愛國華僑親身驗證了事實的存在。在美國,轉基因作物除充當工業原料、動物飼料和少量添加劑使用外,不計后果都出口到其它國家謀取商業利潤,此情此景,每個人都會問個為什么?)
彭于發(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
對于轉基因技術,我們是一退再退,退到了印度的后面、退到了加拿大的后面,目前已排名世界第六。而世界各國在轉基因技術上都在大踏步地前進,只有我們在大踏步地后退,因為我們只有轉基因的棉花在大面積種植。
(目前世界有193個國家和31個地區,我國轉基因技術排名第六竟是“一退再退”的結果。相比其它行業處世界排名位置及各國對轉基因持有的謹慎拒絕態度,到底是先進還是冒進?綜合各國的科研技術水平,除留有余地的美國處心積慮對外推廣外,還哪個技術強國在冒險推進轉基因商業化發展?)
此外,我們自己不生產轉基因作物,卻在大量進口轉基因的產品,比方說大豆,去年是5600萬噸。我國耕地的面積只是美國的2/3,化肥用量、農藥用量數倍于美國,農業用水占國民經濟總量水量的65%,這些事實都說明,如果能通過轉基因技術,能減少農藥化肥用量,減少用水量,將是對環境和國民經濟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我們不生產轉基因作物嗎?從2006年9月到2011年1月歐盟共101次通報在中國出口給歐盟的大米,米粉等食品中發現轉基因成分或疑似不明轉基因成分。并采取拒絕入境,銷毀,扣留,召回等處置。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 WTO/TBT-SPS 國家通報咨詢中心。就在前不久,又一出口到歐洲的米粉食品中被檢測出含BT轉基因成分?! ?/p>
文中所言化肥、農藥等的施用情況,引用04年一篇舊文回復?! ?/p>
2003年4月由Innovest投資策略價值顧問公司發布的一份報告將Monsanto公司排在了最低的位置,并指出農業生物技術是一個高度風險的產業,不值得投資,除非該產業將注意力從轉基因轉移。報告陳述說,"從轉基因公司流到政客的錢,以及轉基因公司雇員頻繁為美國管理機構做事帶來的很大偏見,減少了投資者對美國政府所宣稱之安全性的信任。這也幫助解釋了為什幺美國政府對轉基因沒有采用預防的方法,繼續壓制大多數公眾所支持之給轉基因識標的提議。隨著安隆(Enron)和其它財務災難的出現,金融社會只看公司的表面,卻沒有看看表面下面是什幺?......"
"Monsanto可能是投資者的另一個災難,"報告總結說。
轉基因農作物未能帶來好處
轉基因農作物并未帶來許諾的好處。這與自1999年美國農學家查爾斯·本布魯克〔12、13〕及其它研究機構〔14〕不斷進行的獨立研究和現場農業調查發現一致。
轉基因大豆上千個試驗顯示產量比非轉基因大豆大幅下降5-10%,而在一些地區甚至達12-20%。在英國也有類似轉基因冬油籽菜和糖用甜菜實地試種產量下降的試驗報告。
轉基因農作物并沒有使除草劑和殺蟲劑的使用大幅減少。基因改造Roundup Ready(RR)大豆需要的除草劑比其它除草管理系統多2-5倍(以每英畝使用的磅數計算)。類似還有美國農業部(USDA)的資料顯示,2000年RR玉米平均每英畝使用的除草劑比非轉基因玉米平均每英畝多30%。
美國農業部就殺蟲劑進行的為期4年的官方資料分析描述了一幅十分清晰的畫面〔13〕。雖然幾個州的Bt棉已經減少了殺蟲劑的使用,但是Bt玉米卻幾乎沒有對玉米殺蟲劑的使用帶來影響。美國農業部的資料顯示,直接針對歐洲玉米螟的玉米殺蟲劑的運用從1995年的4%增加到2000年的5%。
轉基因種子的較高成本、不斷增加的除草劑/殺蟲劑的使用、產量阻滯、種子專利費、市場減少等都使農民收入遭受損失。美國就Bt棉的第一手農業經濟分析揭示,1996-2001年之間,農民的凈損失為9200萬美元,即每英畝1.31美元。
英國土壤協會2002年9月發布的一分報告估計,轉基因農作物已經使美國在農業補貼方面花費了約120億美元,并因轉基因污染使銷售減少,產品被召回。該報告總結如下:
"我們展示的證據顯示......事實上轉基因農作物所聲稱的各種好處都沒有出現。相反,據報告農民的產量降低,繼續依靠除草劑和農藥,市場準入損失,而最重要的是,利潤的減少使糧食生產更為生物技術公司的利益服務,更需要補貼。"
此類研究還未考慮世界其它地區的農作物失敗情況,最糟糕的是去年在印度的情況〔16〕。據報告,印度幾個州大量的轉基因棉,幾乎是100%都失敗了,包括發芽、根腐爛、美國螟蛉的襲擊等,后一項本來預計Bt棉可以抵抗。)
轉基因技術具有不可替代的先進性,它本身是中性的,無所謂安全不安全,關鍵在于如何科學的應用。
(作為服務人類的技術手段,民眾訴求的是轉基因技術下產物的安全性和實用性,失去前提也就沒了存在的價值,更談不上其先進性。)
寇建平(農業部科技教育司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與知識產權處處長):
其實轉基因技術自誕生以來,爭論就從來沒斷過,而且在世界各地無處不在。包括美國也一樣,甚至有些諾貝爾獎得主也表示對轉基因的強烈反對。澳大利亞等國還有人對轉基因的實驗進行反對、干擾,甚至到田間拔除?! ?/p>
而我國公眾對于轉基因技術的關注,始于2009年,農業部發放了轉基因水稻和玉米的安全證書,其實在此之前我們已經研究了很多年,但沒有得到太多關注。發放證書這個事,引發了公眾對于轉基因安全的質疑?! ?/p>
(沒得到太多關注,是人為被無知的結果。)
之所以有人反對轉基因技術,其原因非常復雜,不僅僅是科學的問題,也包括道德、宗教、倫理等方面的原因。一些既得利益者也會阻撓轉基因產品的研發,因為轉基因產品生產出來,一些企業的經營就會受到損害,例如農藥企業,因此也會引發反對的聲音?! ?/p>
(以少代多。轉推手們總是將反對轉基因者歸類于商業利益者和宗教人士之列,意在回避絕大多數民眾對轉基因作物的健康安全訴求。)
“美國人不吃轉基因食品是無稽之談”
“轉基因玉米”導致當地老鼠減少、母豬流產、湖北東北大量耕地因轉基因作物而報廢,近年來,轉基因產品危害的傳言常常出現在公眾視野之中。雖然這些傳言大都在之后被證明為謠言,但人們仍然對這種觸及生命本質的技術倍感疑慮?! ?/p>
(被證明謠言?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作者再次違背了新聞工作者應遵循的職業準則——真實性。老鼠減少、母豬流產等言可否取信,不是你定義為謠言就能抹殺的。民眾也不是一些自以為是,自命不凡,認為可以凌駕統領民眾思想左右其命運之人臆想的那樣,他們更相信自己的眼睛所看、經驗下的判斷。)
事實上,轉基因技術不僅僅應用于農作物,轉基因動物、轉基因微生物也已經走出實驗室,投入到產業化進程中。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能否保證轉基因技術的安全性?
李寧(農業部科技發展中心基因安全處處長):
安全實際上是個相對的概念。有些人說傳統食品是安全的,但實際上大家都知道,比如說豆角,生吃是有毒的,煮不熟的情況下也會發生中毒;甚至大家通常認為非常安全的一些食品,如牛奶、雞蛋,實際上也是國際組織公認的過敏源。因此零風險是不存在的。轉基因產品是我們在技術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新問題,我們要用科學的方法去回答。從實質上說,轉基因的安全是科學應用的風險,而公眾是不了解,所以害怕,這兩者之間還是有區別的。我們最關心的,還是一些潛在的風險,是需要一些技術手段仔細評價來防范的?! ?/p>
(混淆零風險和風險的概念。實驗室和現實中,動物們都以其獻身方式為我們人類見證了轉基因食品的危害,如此商業化推廣種植轉基因作物,是對人生命權的肆意踐踏,是拿人做實驗小白鼠。)
應該說我國轉基因安全評價是按照國際通行的方法和原則進行的,是與國際接軌的,實際上比任何普通食品都嚴格,因此可以說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
(國際通行的方法和原則到底是什么?我國目前執行的是《國際生物多樣性公約》還是美國一意孤行的實質等同原則?
“1992年,中國作為第一批締約方簽署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在此框架之下,各國于2000年在加拿大通過《卡塔赫納生物安全議定書》(下稱《議定書》)。這是一份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文件,其中涉及到轉基因生物安全問題。2005年,中國國務院終于批準了該議定書。在對待轉基因食品安全的態度上,《議定書》采取風險預防原則,主張即使科學上沒有確鑿證據證明該危害必然發生,也應采取必要預防措施,以盡量減少潛在風險。2010年的《補充議定書》則規定,轉基因生物跨境移動,使生物多樣性和人體健康嚴重受損時,締約方可要求直接或間接管理轉基因生物的所有者、開發者、生產者、進出口者等肇事者恢復原狀并負擔相關費用;締約方有必要根據國內法制定財政措施,以便為預防損失而建立保險和基金等。業內人士指出,中國國內的立法進度顯著落后于國際公約?! ?/p>
迄今為止,全世界已有一百多個國家簽署了《議定書》, 只有美國頑固堅持其所謂的“實質等同原則”,公然和聯合國公約的“風險預防原則"相對抗,并拒絕加入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nbsp;
我國應該遵循哪一方法和原則,一目了然。如此,對于十幾億人性命攸關的食品安全,文中轉基因食品安全的保證結論是否給的太早太輕率太不負責任?)
寇建平:這幾年出現了許多針對轉基因產品的謠言,例如山西等地的“先玉335”玉米導致了當地老鼠減少的傳言。我們要說,“先玉335”根本就不是轉基因品種,就算它真的影響了生態,也與轉基因品種無關。
(先玉335玉米是不是轉基因?除了用喪盡天良形容我對假話的痛恨,只能寄望良心救贖下的事實回答。所有信誓旦旦否定先玉335不是轉基因者,面對十幾億人口食用后的健康安全,其后果你們擔當得起嗎?)
還有一個流傳很廣的謠言,說美國人不吃轉基因食品,這更是無稽之談。按照2011年6月30日美國農業部發布的最新數據,美國種植的88%的玉米、90%的棉花和94%的大豆都是轉基因品種。當年產的7286萬噸大豆,只有41%用于出口,其余都用于國內的消費,其中又有93.1%食用。包括玉米、甜菜,絕大多數都在美國國內消耗掉了,你說不是吃了,還能干什么?
(美國吃不吃轉基因食品與吃進去多少是兩個不同概念,用于食用和誰在食用又有本質的不同。就像前面混淆種植量等同食用量一樣,就是視民眾為沒有思考判斷能力的弱智商者。現在走出國門的人很多,信息封鎖和沒有原據的胡說只能是越描越黑。轉載一些資料補充說明?! ?/p>
1、看看南方周末發表的李鐵文章是怎么說的:“聯合國糧農組織的食物平衡表格(2007年)也對這一問題做出了回答。美國當年產大豆7286萬噸,41%用于出口,其余都用于國內消費,其中93.1%用于食用,用于飼料的不到7%?!薄?BR>這里是聯合國糧農組織的該統計原始數據:
SOYBEAN(大豆,KT):
國內總產量:72860。
國內總消耗:52309。
用于加工消耗:48678。
用于食品消費:13。
以人均食品消費計:0。(原始數據,詳見附件)。
算一下:食品消費/國內消耗總量 = 13/52309 = 0.0249%。
連百分之一都不到、人均統計可以忽略為零的比例,那叫“其余都用于國內消費,其中93.1%用于食用”?哈!如此,李鐵說的“93.1%”從何而來?來自他故意偽造??此侨绾斡嬎愕?BR>(加工消耗+食品消費)/國內總消耗 = (48678+13)/52309 = 93.1%。
嘿嘿,統計常識可以說明,該統計表中的“加工消耗”不包括“食品消費”(否則,就與“食品消耗”欄目有數據重疊而導致數據為虛假數據)。很清楚,李鐵那“93.1%用于食用”的數據是他故意偽造的。如此,李鐵被稱為“資深”評論者,--- 那“資深”說的是什么呢?是李鐵多年多次和善于偽造數據因而“資深”嗎?
附件: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
2007年,美國的大豆食品年消費(不管是否為GMO)比例連國內消耗的1%都不到;而以人均年消費計算,比例數量為零。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zhiyanle/201108020324570529.png
2、玉米“2009年總產量3.34億噸”的確是很大的量,但我們對照一下美國農業部公布的“2008-2009美國玉米消費布局”
就可看出“玄機”,45.9%用于飼料,24.7%用于乙醇燃料,18.9%出口,10.5%用于食品及食品加工業,這幾項總和剛好是100%。也就是說用于食品及食品加工業的玉米占玉米總產量的10.5%,而這10.5%里面高果糖漿、淀粉、酒精都是作為食物輔料使用,在食品中的含量極少。而且酒精中一般不會含有有爭議的Bt毒蛋白,淀粉是也是玉米蛋白質分離后得到的,高果糖漿則是由玉米淀粉制成。唯一可能食用的含蛋白質成分的僅是食用甜玉米,占玉米總產量的1.8%。從比例上來說,玉米在美國人的食品中更多是以食品添加劑或者輔料的身份出現,跟美國人的主糧完全搭不上邊?! ?/p>
3、 食品伙伴網訊 據轉基因監測組織(GMWATCH)官方網站報道,針對長期以來的轉基因"抗草甘膦"甜菜訴訟案件,美國第九巡回上訴法院于近日出臺了一份匯總法令,駁回了孟山都公司的上訴請求。第九巡回上訴法院最終維持了原先法院判決農民與環保支持者獲勝的決定,這包括要求美國農業部在決定是否會再次批準抗除草劑的轉基因甜菜的商業化推廣之前,對其風險進行嚴格的評估。
美國食品安全中心律師George Kimbrell表示,法院的裁決鞏固了監管生物技術類作物及生物技術類食品的法律基準。此案例會燃起公眾披露轉基因作物的不良影響的熱情并對此展開相關的辯論,同時農民也將會有法律保障避免轉基因污染對其構成威脅。
地球正義組織律師Paul Achitoff表示,孟山都的訴訟請求遭駁回,說明州地方法院的判決是正確的,同時在其它針對美國農業部轉基因作物監管政策的訴訟案件中,州地方法院駁回孟山都請求的做法也是正確的,美國農業部的做法藐視了法律,它將孟山都的利益凌駕于了美國人民的利益之上。)
實際上,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真正發生過因轉基因食品或者動物引發的食品安全事件或者環境問題。因此公眾不要相信市面上的一些謠言,也不要把轉基因產品和普通食品安全事件混為一談?! ?/p>
(謠言止于事實。事實在哪里?引用老師的一段話表述對此的看法:
轉基因食物的所謂“安全”,幾乎已淪落為——吃下去短時間內不見死人就可以了。至于長期么,反正混在別的致病因里,查不清楚冤大頭就可以了?!稗D基因”食物的得天獨厚之處也許就是——它所導致的健康危害,比一般的致病因更隱蔽、更深遠,因此被“當場捉拿”的機會便大大減少!這是孟山都之類的生物公司值得慶幸之處,也是在世界各國一片抗拒聲中,它目前還有可能在某些地區大行其道的一個奧秘。近二、三年來,關于轉基因食物危害生命體健康的科學研究,已愈來愈為人們所了解
“也不要把轉基因產品和普通食品安全事件混為一談。”對此,2004年就有學者意在把轉基因食品安全問題淹沒于其它食品安全問題企圖進行了辛辣的揭批。
轉推手言論:“如果有人尚且對此表示懷疑,那么把焦點放在現在上市的假藥和偽劣保健品上,或者關心現在正在使用的農藥和正在陸續發生的農藥中毒問題上,總比在沒有事實根據全憑想象的所謂轉基因問題上糾纏不休現實多了?!?BR> 學者回復:“這茶館再呆舊俺真要杵著趙本山的拐走路了,這段話怎么理解俺只能得出二層意思。
1、把注意力放在假藥和偽劣保健品上,不要管轉基因的事,轉基因可以照常做。
a、轉基因沒有問題。
b、轉基因有問題,但是沒有到必須關注的程度。
2、把注意力放在假藥和偽劣保健品上,不要管轉基因的事,轉基因暫時停下來。
3、因為假藥和偽劣保健品有問題,不能楸轉基因的小辮子。
4、專家正在對轉基因安全性進行爭論,還沒有結果,公眾應該把轉基因當成安全的東西接納它。
還有別的解釋嗎?”)
“專職檢查將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對于轉基因產品的管理,世界各地均有不同的管理模式。如美國實行農業部、環保署及食品藥品監督局分別監管種植安全、環境安全及食用安全的制度,而歐盟國家則多專門立法對轉基因技術進行管理。
據介紹,我國目前以全程評審的方式對轉基因產品進行監管,并實行農業部審批,屬地監管的制度。不過,目前我國仍沒有專職部門應對轉基因產品,而是由農業部下屬機構兼任。
李寧(農業部科技發展中心基因安全處處長):
我們目前是以專家為主,這與我們目前的體制有一定關系。事實上,我們科技發展中心基因安全處,大部分都在做轉基因的安全評價工作,我們先要初審,再由專家評審。但是因為人手的限制,目前不可能專職,這將是我們未來的發展方向?! ?/p>
(對此,民眾一語中的:裁判和運動員是同一伙人。)
目前對于轉基因的安全監管,是依照法規來進行實施的,這其中有單位的自查,也有屬地的檢查,每年農業部還要跨區督察。督察的時候又要抽查研發單位是否符合相關法規,也要檢查地方行政管理部門是不是按照農業部的要求,履行了監管的需求?! ?/p>
(事實勝于雄辯,目前無孔不入的轉基因食品泛濫的尷尬現狀充分驗證了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雜交技術為什么爭議少
受訪人:李寧(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
從歷史上來看,雜交技術在推出時也是新技術,為什么沒有那么多爭議?別忘了在那個時候,人們只有一個目的吃飽肚子,只要能讓人吃飽肚子,那就是好技術。在發達國家,也有很長時間在跟饑餓作斗爭,人們的目的都一樣,吃飽肚子。所以那個時期,實際上是很多對后來產生危害的技術產生的時期,例如農藥?! ?/p>
那個時代已經結束了,今天我們有了更多的選擇,要找到更加安全的技術,是在溫飽的基礎上,我們要搞多樣化。也因為多樣化,公眾有了選擇的權利?! ?/p>
所以我想以后我們國家,包括世界其他國家,在轉基因這樣的新技術產生時,大概會是市場、科技、金融等多方面因素結合的產物。其中消費者將是一個重要的群體,是否使用轉基因產品是由消費者來選擇的?! ?/p>
(僅以大家都熟悉的雜交水稻為例。
從六十年代發現野生稻種到一九七五年研發成功雜交水稻,其后各國競相引種,推廣應用順風順水毫無阻礙,就是基于人們對自然規律的尊重和認可。雜交是自然生物現象,正如袁隆平所說:水稻雜交育種,跟轉基因有著本質的區別,雜交培育技術是征循物種進化的自然規律,通過優良物種的自身交配,進化成帶有父母代最優秀品質的基因,這種過程是良性地自然進化規律體現!
目前一些別有用心之人把雜交育種技術與轉基因育種技術混為一談,其目的就是想假借雜交品種的良好信譽捎帶轉基因品種的偽劣品行。值得聲明的是,雜交品種并不是不能留種。我們通常所看到的和大面積種植的雜交種是經過育種家先選育出優良親本,然后雜交而得到的F1代種子。F1代基因是純合的,所以它性狀穩定一致。所說的自己留種,也就是所謂的F2。因為F1代自交結實以后產生F2代,性狀不穩定出現分離,整體表現明顯劣于F1代,出現了高的高,矮的矮,早的早,遲的遲,不育的,可育的(這符合遺傳規律),但因低產而無法滿足留種保產、增產的訴求,故而被棄之?! ?/p>
而轉基因育種技術是違背物種進化規律,將一種(外源,不同物種)基因片斷通過外力強制干預介入另一個生物體的結果,因其破壞了原有生物正常的生殖遺傳功能,從而表現出弱性或無法繁延后代的后果?! ?/p>
非轉基因和轉基因育種的區別:一個是天然的過程,一個是反自然的人工過程 天然物種DNA是大自然編寫的生命系統程序,轉基因是人工去篡改代碼。轉基因作物是依附其它生物體而存在,后代喪失了物種特有的遺傳延續功只能稱其為半人造物品而非物種?! ?/p>
人類的任何創新活動,其最終目的是服務人類。安全性下的實用性是我們共同奮斗的目標,沒有安全性保障前提下的實用性推廣,必是災難性的殺戮。如現轉基因作物的推廣!?。。 ?/p>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