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掠奪下的歸宿----每個普通人不久或將感到切膚之痛!
米蘭小星星
看看美國,美國并沒有對外侵略,也沒有殖民地,但是作為20世紀后期以及21世紀的帝國,他如何去維護他們的國家機器呢。首先,我們必須了解美國擁有哪些其他帝國所沒有的特殊優勢,最明顯的就是美元,美元作為全球唯一的結算貨幣,是他和其他主權國家最根本上的差異,如果連這個點都沒有找到,我們就根本不可能了解美國是在哪個領域去進行掠奪。可以說,美國是至今以來比較文明的帝國,沒有對外擴張、沒有殖民政策、也沒有販賣鴉片和奴隸,但是全球結算貨幣就是美國獨有的優勢。
美國和英國相反,美國是以貿易項目逆差、資本項目順差來維護國家機器,從世界各地吸取養分的一個國家。就我們看到,從1980年代的日本、然后是東南亞、阿根廷、南美經濟,再到現在的中國,我們看到美國一直處于貿易逆差當中,但是資本總是從世界各地流到美國本土,投資于美國的股市、債券甚至其他衍生品,而這就是美國的帝國特點。
對此,我們必須對美國處理掉蘇聯、日本、東南亞以及南美洲有一個初步的認識,每次必定伴隨著弱勢美元,累積高額債務,而后通過強勢美元,打擊在其他經濟體的資本,形成資本回流美國,然后再重置債務,形成一個個輪回,從而又在他國的泡沫破裂中賺取高額利潤。
我們回顧一下日本、東南亞、南美洲等國是遭到什么待遇,而又在什么情況下倒下的。
從1980年代開始,美國同樣像2010年一樣,面臨著嚴重的貿易赤字,當時就認為是日本匯率上出現了問題,導致日本存在非常大的貿易優勢,導致美國面臨嚴重的貿易不平衡。但是事實上,無論是1980年代的日本、1990年代的南美洲和后面的中國,都曾經手上拿著大量的美元,因為物資都賣到美國去了,而美國不變的就是從來都是貿易赤字,難道過去的日元升值、阿根廷貨幣的升值、東南亞貨幣升值到現在人民幣升值,真的可以解決美國的貿易赤字么?事實上,從來沒有,美國一直都是貿易赤字,貨幣升值只是一個幌子,為的就是引導全球資本的流向,而這就是美帝國吸取全球養分的一個手段。
日本過去被吹得貌似不用多久就可以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而后崩盤了,而美國迎來了數年的財政盈余。緊接著是1996年到97年亞洲危機,后面克林頓時代也是數年的財政盈余,緊接著就是2001年高科技泡沫爆破,美國通過戰爭去調整美國的政治傾向。但是別忘了在1999年是科索沃戰爭,1990年,是海灣戰爭,再到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一次次的政治機器的內部外部調整,這是任何一個帝國都需要的舉措。
說回這次中國的問題:
2001年美國高科技泡沫爆破,從那個時候起,美國并沒有馬上建立一個新的支柱性產業,缺乏一個支柱性產業,必定會使得資本在這個國家沒有了一個合理的去處,所以失去支柱性產業的國家必定引來泡沫經濟,資本進入固定資產領域、炒股炒國債,最后崩盤摧毀了一個經濟體。所以作為美國戰略,當時必須引導資本進入合適的區域,不能讓這些錢到處亂跑。這時候,美元必定需要一個貶值周期,使得大部分資本流出美國本土,進入其他經濟體,緩解美國本土的資金泛濫問題。但是美元貶值是一個過程,不存在今天或者明天就把美元指數從120打壓到70,事實上,從120打壓到70,美國用了10年,一個長期貶值過程。我們下面看看,這10年發生了什么事情。
注意,美國的戰略不是讓美元貶值沖銷債務,而是利用美元貶值引導資金進入自己設計的蓄水池,免得美國資產市場流動性洪災,最后掛掉!這個理念必須貫徹,現在媒體的經濟學家都是就事論事,胡說八道,根本不理解這個長達10年的戰略操作!!!
2001年9月11日,911事件,世貿大廈被炸了,立馬出兵阿富汗,但是出兵阿富汗的目的何在呢?就我看,目的有幾:
1、引導資金進入軍工企業
2、趁機通過戰爭發行債券
3、引導少量資金進入黃金領域
4、因為美國出現了行業真空期,美元走跌必定導致國力一定程度上出現衰退,必須利用軍事行動,強硬起來。出兵阿富汗,牽制上合組織各國家,右上方是俄羅斯、右方中國,順而牽制巴基斯坦,俯視印度,威脅伊拉克以及伊朗,這就是阿富汗的戰略含義。這就是為什么80年代,蘇聯一直想拿下阿富汗,不惜高昂代價,奮斗了10年,最后國力衰退,歇菜了。因為阿富汗戰略含義之深遠,是難以想象的。
2001年,高科技泡沫剛爆破,而美元正居于高位,不可能那么容易引導資金進入其他國家,因此發動戰爭,震懾全球是必須的。后面我們看到,美國開始在戰爭時期累積債券,美元開始逐步走跌,到了后面更是開始降息,為的就是拉抬國債價格、打壓美元的無風險收益率。而到了2003年,開始伊拉克戰爭,說是薩達姆搞大殺傷性武器,到了今天,都沒找出什么厲害武器,那不過是一個借口,進一步發行債券,而這個時候,美國的財政開始從盈余變為赤字,美國國債發行量暴增,形成了美國國債現如今的一個超級蓄水池。而且2003年黃金抬頭,大量資本開始進入黃金市場。
而財政赤字的出現加上美國果斷下調利率,使得資本開始出海以及進入固定資產市場,但是記住,如果美元繼續保持堅挺,國債規模依然很小,美國的房地產泡沫會遠比2007年爆破的時候大得多得多。后面,次貸債券開始盛行,不但在美國銷售,有的還賣到其他國家,瘋狂至極,難以想象。(而這里,真正的本質就是,美國必須把多余的資本安置好,因為高科技泡沫爆破已經使得美國科技板塊的載體出現了問題,無法承載數以億萬計的流動性)
2005年,人民幣開始升值,美國佬開始把資金引導到這個政治蓄水池里面,中國時代正式開始。但是必須知道,如果人民幣不升值,國際資金就不會進入中國市場,中國國內這個樓市泡沫和股市泡沫根本就吹不起來,而如果這些資金依然呆在美國,最后,美國極有可能被泡沫炸死,而不是炸傷。)也就是說,中國在當時是承接了美國跑過來的流動性,而資本項目順差的形成,則又使得中國要印錢應對這些外資,最終形成中國的流動性泛濫,而后就是“泡沫中國”。
而在2001年到2011年當中,美國必須尋求出新的支柱性產業,為后面美元升值、資本回流創造巨大的載體,這就是美國2001年開始的一個新的帝國內循環。而幾乎所有的大的決策,都是遵循和服務于這個帝國循環的,無論是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還是后面的敘利亞。利比亞。埃及,后面我會一一說到。
言歸正傳,2006年,美國房地產泡沫到達了頂峰,最后便是2007年次貸危機,但是要記住,美國泡沫必須先于其他泡沫爆破,因為只有這樣,美國才能真正意義上優先去除自己國家的潛在風險,為后面美元回流時代的到來,但是,房地產泡沫爆破以后,美國經濟必須進入調整階段,還有后面的調整州政府財政狀況,還有債務重置。而在這個時候,美國佬再次吹泡泡,把美國房地產流出來的資金引導到其他國家,因為如果不進行引導,美國又沒有形成新的支柱性產業,必定會形成通貨膨脹以及新的泡沫。所以,這個時候,美國政府開始發行鈔票,大肆借貸,發行超級多債券,為的就是引導部分資金流入美國債券,而因為濫發貨幣,使得美元貶值,資本流出美國,進入其他貨幣升值的經濟體。(但是,美國發行的貨幣,真的流到市場了么?你會發現,大部分是固定在金融體系里面,甚少流到市場里面,因為他們根本不需要資金流到市場,他們現在擔心的就是美國的美元過多,可能讓他們流到市場么?)
注意,跟貨幣流通量最緊密相關的M3數據,美國已經停止公布很多年了,大家想想為什么這樣做!
這就是為什么2009年了,美國又在叫中國升值,因為他需要把更多資本引導到中國。更加神奇的是,中國卻鬼使神差地進行刺激計劃,4萬億、N萬億,猛地投到市場里面,正好拉抬了自己的通脹以及全球大宗商品,幫助了美國資本流出美國,這正是美國想得到的,估計一些“汪先生”在某些領域起作用,建議國家發行貨幣救市,事實上我們看到,歐洲投放貨幣到市場了么?南美洲投放了么?就連一直通縮的小日本都不敢投放貨幣到市場,中國根本沒有必要投放,我們瘋狂投放貨幣,還用房地產作為支柱性產業,這是死定的,因為這個泡沫引來了更多國際資金,使得我們這個收入是美國佬10分之一的國家,泡沫跟人家一樣大,這正合美國佬的意愿。
而這個時候,黃金開始發神經了,美元其實在2008年中見底的時候,黃金才1000美元多一點,但是到了2011年,美元還是70多,黃金卻狂漲到1500多美金,因為美國佬需要黃金來容納資金,只有這樣,才能讓美國有時間去調整自己的經濟結構,布局自己新的經濟支柱產業。而這個時候,無論是黃金、國債、中國泡沫都是美國資本的容器,他們需要這些容器去承載那些暫時不需要的資本,為美國調整姿態爭取時間。因此,我們看到,無論是高盛、摩根、還是索羅斯、羅杰斯,都在唱好中國,你他媽投資還要告訴別人么,我只聽說過悶聲發大財,這些家伙倒是叫得比誰都大聲,因為他們必須配合美國利益,引導資本進入儲水池。
但是,我們看到,2010年兩度狙擊歐元,原因何在?因為美元正處于貶值階段,美元信心缺失是必然的事情,但是必須防止另一個超級經濟體的貨幣-------歐元去威懾美元的地位,所以索羅斯、羅杰斯再次出手,狙擊歐元,為的就是打擊歐元信心,必須確保歐元無可能影響美元的地位。
90年代,歐元在誕生之前,美國佬狙擊英鎊,使得英國推出歐盟區。在歐元建立的初期,美國佬在巴爾干地區發動科索沃戰爭,仗就在歐盟家門口打起來,歐元匯率從1.2狂跌到0.86,為的就是打擊歐元,必須確定,歐元不能夠威懾美元的地位,這個決不允許。而美帝國的根本,就是美元霸權以及其衍生出來的金融戰和經濟掠奪。
現在,我們必須確定,美國這個帝國循環戰略需要往哪里走,而這就是作為一個戰略投資者必須清楚的。
而如今,美國面對著下面幾個問題:
1、債務上限
2、減赤計劃
3、債務重置
4、引導美元回流
前3個是美國結構調整的關鍵點,而第四個就是從引導美元流出美國到引導美元回流美國的一個關鍵轉折點。
美國的債務上限是14.3萬億,美國佬需要面對發行的債券觸及到上限這個問題,當觸及到上限,美國就不能再發行國債了,而這個時候,美國就會因為沒有足夠的資金去應對到期的債務,最終出現違約現象。因此,美國可能需要提高債務的上限以發行更多的債務,但是債務不可能無限高,因此,必須制定有效的減赤計劃,削減財政開支,使得美國政府從財政赤字變成財政盈余。
而減赤計劃的通過,就是為美元反轉,全球資本回流美國鋪平道路。如今,共和黨的減赤計劃是10年6.2萬億美元的減赤幅度,而民主黨,也就是總統奧巴馬所推崇的減赤計劃就是12年4.4萬億美元的減赤幅度。無論是10年6.2萬億還是12年4.4萬億,都是非常可怕的數目。試想一下,事實上美國政府要在未來10年比市場預期少投放超過4萬億美元貨幣,超級巨大的預期偏差,相當于每年從未來市場拿走近4000億美元,其威力是何等巨大。試想想,一個6000億美元的刺激計劃,就使得美元貶值了超過8%,試問這樣一個減赤計劃,是多么的要命。
現如今,共和黨以及民主黨的分歧主要集中在醫療改革、軍費開支以及富人增稅問題上。現在美國超過7成民眾支持富人增稅,甚至很多大富豪也支持這個決定,像上周奧巴馬去FACEBOOK參觀的時候,老板也說“我沒問題“。而軍費開支方面,共和黨希望其削減力度更小,因為共和黨的老大都是軍工企業頭頭,石油企業頭頭,試想下,削減開支、全球裁軍必定影響這些爺們兒的錢袋,所以正在爭論中,拉登就被殺掉了。難道這世界上真的那么多巧合?這邊談著談著,那邊就把拉登搞死掉。我個人的觀點就是,他們已經在削減軍費方面達成了共識,奧巴馬說,我怎么知道你不會反水,難說到時候投票的時候,你們共和黨又反對,不是白談了么?要不,你們像電影《投名狀》里面那爺們兒一樣,殺個人,表下決心如何?然后軍隊的頭兒立馬叫海豹部隊出來,去把2001年出來撞世貿,開始美元探底時代的那個“罪魁禍首”拉登殺掉了。以此證明,我們是有誠意削減開支的,你看,反恐戰爭的大BOSS我都殺掉了。現在,剩下最后一個問題,就是奧巴馬在2010年提出的8000億美元醫療改革方案,現在共和黨說,你得把這個改革方案也廢了,那東西浪費錢,但是這可是總統承諾過的東西,如果廢除了,估計奧巴馬連任就會很困難了,因為失信于民,人們也會覺得民主黨上臺幾年,卻無作為。而對于醫改方案,我個人認為應該是削減幅度以及延后時間,但是具體方案,得看黑奧他們怎么談。
后面的新聞告訴我們,果然延后了,因為這個是必須的。
最后就是債務重置計劃,債務重置計劃重中之重,設計的關鍵點就是中國的1.1萬億美國債券以及日本的8000億美國債券。基本可以確定,美國人不可能在未來拿出大筆錢來支付利息的,他們也不會愿意的,他們必定會逼迫中國或者日本把債券賣掉,然后自己便宜收回去,這樣子,才能使得整個計劃充分而且完美。
這里有兩個方案,方案一是我和其他人在4月6日前所總結出來的操作模式,方案二是我們在4月6日后改了的方案。
前序:
如我上面階段一和階段二所說,中國的房地產綁架了銀行和地方政府,現在是破不好,不破又不行的局面,這就是死局。熱這個游戲的關鍵就是外資直接投資的總額以及熱錢的總量計算,到底過去幾年進來的外資有多少,2008年以后涌入的熱錢多少。
另外,根據外匯局國際投資頭寸表,截至2009年年底,外商直接投資FDI累計余額已經達到9974億美元,接近1萬億美元。而這1萬億美元外國在華資產,每年都在生成高額利潤,而這些利潤絕大部分并沒有匯出中國,而是留存國內。此外,由于在中國市場運營,FDI利潤是人民幣形式,所以日漸成為游離于主流討論的“人民幣熱錢”。
http://news.163.com/11/0415/00/71L0NGG000014AED.html
按照這里算,單純是FDI進入的量,就近1萬億美元,但是通過通脹以及投資收益計算,這些資產現在升值到多少呢?按照外匯局估算,這些資金加上利潤超過2.8萬億美元,也就是說,如果在2011年繼續升值,在加上08年后進入中國的投機熱錢,這10年來,外資在中國所存留的資本算上利潤絕對超過3萬億,極端點,極有可能超過3.5萬億。而存留在香港的外資,又有數千億之多,當這些資金撤離中國,中國根本沒那么多美元現金支付給這些外資,屆時,中國外匯儲備必定消耗一空,最后人民幣的外匯防御墻就會崩塌,人民幣快速貶值是無法避免的事實。
但是在此之前,必須有幾個要點需要做到:
1、人民幣的兌換必須更加自由
2、外資進出中國的限制必須放寬
3、人民幣國際化程度必須高
4、人民幣匯率彈性必須足夠大
5、人民幣期權交易需要開放,因為這個是國際資本的獲利盤所在,而外資投行必須拿到這些期權,才能生成更多衍生產品以及指數產品,從而在海外開賭局。
只有滿足這些要求,過去進來的國際資本才可以順利逃命,即使不能順利逃命,他們也可以通過人民幣遠期合約以及外匯期權做空人民幣,對沖手上所持有的人民幣資產,最后全身而退。
而下一個點,就是他們如何形成一個人民幣貶值預期以及引導外資在合理時間撤出中國。必須滿足幾個條件:
1、中國泡沫足夠惡性,使其出現問題時,所形成的問題足夠嚴重,而且必須牽涉到主權信用問題以及銀行評級問題
2、引導更多中國企業發行美元公司債融資
3、更多企業在香港上市,因為香港的金融工具可以做空個股,但是中國大陸不行。
4、引導中國在香港或者海外發行外債
只有通過這些條件,國外的評級機構才能下調中國的主權評級、地方信用評級、銀行信用評級、公司債評級以及中國國債評級。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過去狙擊日本,然后到東南亞各國,包括2009年的韓國、越南,乃至歐洲的希臘、愛爾蘭、葡萄牙以及后面的西班牙。評級機構都是先動手的,只有評級下來了,拋售資產才是名正言順的。人家正常的時候,如果而已狙擊,那就是操縱市場,如果評級機構把評級降下來了,再去動手,就只能怪你原來存在問題,人家是因為你有問題才拋售股票的,這樣才能做到出師有名,而且這樣子,輿論導向更加容易,更容易造成恐慌。
而后面,如何搞掉中國的外匯儲備,便是這個債務重置的核心內容
首先,必須引導中國外匯儲備的投資手段更加多元化,最好投資到黃金、白銀、澳元、歐元、日元甚至歐洲債務以及日本債務上面,要知道,后面美元反彈,這些資產全部都是大跌的品種,如果中國的外匯儲備都持有后面會出現貶值的品種,當外資撤退的時候,中國就需要折價拋售這些資產,換回美元還給這些過去進來撈錢的外國投資者,這時候場面就會極度混亂,甚至出現擠兌美元的瘋狂局面。也只有這個樣子,國際資本才能在海外利用收集到的人民幣遠期合約以及外匯期權甚至現金頭寸狙擊人民幣,打壓人民幣匯率,造成更加嚴重的恐慌。而這個時候,中國就必定需要拋售美國國債支付美元。下面就會走出兩個可能:
1、中國政府拒絕支付美元給國際投資者,這就是貨幣違約,美國可能凍結中國手上持有的美國國債
2、中國折價拋售美國國債支付美金
但是無論是情況1還是情況2,中國美債的債務重置都會完成。
這里有兩個方案去控制中國的政策以及泡沫。
方案一:
方案一必須利用拉抬全球通脹,其重點就是中國的通貨膨脹,對中國形成強烈的輸入性通脹,當中國面對嚴重的輸入性通脹的時候,操作有二,一者是加息,打壓通脹,但是連續加息會導致房地產泡沫崩盤,市場資金鏈出問題,后面就是地方政府吃不消,連帶關系使得加息控制通脹阻力極大。二者就是讓人民幣升值,是貨幣對外購買力上升,購買力上升則會使得買回來的貨物相對便宜,從而抵消輸入性通貨膨脹。但是無論如何,都必須拉抬通脹,回憶起我在第一階段以及第二階段所提到的結構性通脹的誘因,因此,國際資本必須拉抬石油價格以及農產品價格。這就是為什么我早在2010年就知道2011年2月份石油必須上漲,中東局勢必定出現根本變化的原因。
而石油的拉抬,會使得全球通脹起飛,無論是中國、歐盟還是南美,通脹都會非常嚴重。因此,如果美國需要進一步刺激泡沫,拉抬通脹收益率,必定會在泡沫后期拉抬石油價格,因此我們看到,2011年2月,首先是埃及動亂,接著是突尼斯,也門,利比亞,直接把石油從80美金附近拉抬到110美金每桶。
而結構性通脹以及中國國情(人多,人均耕地少,而且過去農業因為被忽視,耕地不是荒廢了,就是受污染了,水源也成問題),加上2010年百年旱情以及后面10年地球板塊活動活躍,全球溫度下降,糧食必定是主導中國通脹的命門,所以我2009年就已經說過,農產品價格后面必定會要了我們的命。果然,拉抬農產品價格使得我們的國家立馬亂了手腳,加上棉花、白糖的價格狂飆,3年漲5倍,成衣業以及紡織業雪上加霜,很多制衣廠等都關門了。超級通脹便會在農產品價格中得到充分體驗。
方案一中,我們認為美國將會在5月初拉抬農產品價格,但事實上,我們猜錯了,結合了一些中國外匯儲備以及居民存款數據,我們總結出了方案二。
方案二:
方案二的前半部分也是和方案一一樣,拉抬石油價格,搞死中國的制造業,然后逼迫中國適度緊縮。但是我們發現,中國果然開始加息了,而且很頻繁,我們發現,在2011年4月初,溫州的地下金融鏈條就被爆出問題了,很多人借了高利貸,跑路了,導致債權人所抵押的企業面臨被銀行沒收等風險。而且因為市場流動性開始收緊,原材料價格飆升,大片的民企開始倒閉,也就是說,如果再拉抬通脹,中國必定提前崩盤,屆時,美國的財政結構還沒調整完,恐慌下的資金就會回流美國,使得債務重置失敗。
因此,在4月初開始,國際資本停止拉抬大宗商品,卻開始拼命吹噓人民幣升值抗通脹,以及通脹以及進入尾聲,目的就是防止中國加息,泡沫提前崩盤。美元開始超級探底,輿論鼓吹外匯儲備多元化,這個時候,我們發現,資本項目順差在第一季度多了3000億美元,按道理,流入速度過快,其中2500億左右資金必定存在問題。相應的,第一季度居民存款數額增加兩萬多億,正好和3000億美元配對,而貿易帳上面卻出現逆差。其實這個時候,主力熱錢以及國外資本已經開始撤離中國,我們開始懷疑中國金融體系的“汪先生”們利用手上的美國國債作為抵押,向美國銀行貸款約合3000億美元。4月末,中投向外匯儲備局再次索要2000億美元,說第一季度的兩千億投完了,現在需要兩千億投入貴金屬投資。其實,就我們確定,當美元反轉以后,黃金這個超級泡沫里面的美元必須回流美國,也就是說,中投把資金投到黃金品種中,接應里面的美國資本出來。
當我們的絕大部分資產配置到黃金、日元、歐元等資產里面,最終這些虧損直接導致我們手上的美元債券被美國銀行所沒收,這就是方案二的關鍵點。
但是,美國資金需要在幾乎所有品種里面逃頂,因為資金量非常巨大,所以必須要有一個非常大的買方力量接盤里面的東西。從上面的日元以及日本經濟的分析看,只有日元可以充當這個角色,因此,在美元大回流之前,必須先沽空日元,使得套利資金從日本流出來,進入大宗商品領域高位接盤,也只有這樣,美國的整個回流策略才會完整以及完美。
而如今,剩下的唯一一部不確定就是日元的貶值,當日元在未來兩周出現貶值,就基本可以確定這個流程走完了,后面美元反轉就基本沒有懸念了,因此現在的關鍵點,就是日元貶值,使得美國資本順利撤離所有大宗商品,為美元回流做最后一步準備。
而在狙擊中國的,從第二階段里面就已經提到黃金,派發黃金是收回全球流動性的關鍵,讓其他國家以及金融機構接盤黃金,才可能在未來時段,美元變成超級搶手貨,而美國的戰略最終將會用超級強勢美元賤價抄底全球資產,最終形成全球產業的控制,形成帝國的新循環。所以,后面打壓黃金,會使得中國銀行體系里面的黃金頭寸出現非常巨大的揮發性,巨大的揮發性則會使得中國銀行體系立即需要回收市場資金填補這個虧損缺口,因此,打破中國房地產泡沫的關鍵必須是狙擊黃金,導致銀行被迫收回流動性,只有這樣,才能避免是因國際資本狙擊中國導致泡沫破裂,這個輿論涉及到國際政治關系,因此黃金成了中國房地產以及美元收縮的發動機。
對此,對沖中國固定資產方面,我的建議是買入黃金空頭ETF,當中國房地產出現崩盤時,美元的上漲以及回流形成的黃金下跌可以獲利而彌補固定資產的虧損。
我認為金融掠奪是資本時代的新產物,就跟過去的殖民掠奪性質一樣,是滿足帝國運作的基礎戰略手段,但是我們一直忽略了作為現代帝國的美國是如何去進行對外掠奪的,但是必須記住,作為帝國,掠奪是必須的,只是手段不同罷了。
記住,經濟未必就是經濟本身,經濟只是政治和歷史的一個小縮影罷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