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今年4月“《科學新聞》經過廣泛搜集資料和采訪,發現美國人的確在大量食用轉基因食品”,并據此寫出了一則報道。本網友經過搜索,找到了這個報道:《《科學新聞》:美國人究竟吃不吃轉基因食物(點擊進入)》。
本網友通讀了該報道之后,鄭重建議寫作該報道的《科學新聞》記者應該改行去煉大豆油!
在指出這一點之前,本網友先指出該記者玩的文字游戲:
先來看這幾段:
“網上一篇轉載率頗高的博文就列舉了很多數字,試圖說明美國人沒有大規模食用轉基因食品。
該文以玉米為例,指出根據美國官方統計,在美國,玉米食用比例大約是總消費量的10.5%,而其中直接食用的比例不到2.5%。
該文作者據此推論,“美國自己的食用消費卻是極少極少?!?BR>
然而,如果我們依據該文提供的數據作一估算,就會發現,美國人吃轉基因食品的數量實在不少。
據美國農業部最新發布的數字,2010年美國玉米產量為3.19億噸,2.5%的直接食用比例即為797萬噸,美國人口大約為3億,這樣,人均直接食用玉米的數量每人每年大約為26.5公斤,差不多是中國人一個半月的口糧。這么大的食用量,是因為玉米是美國人的主食之一,滿超市賣的都是玉米片、爆米花和甜玉米。
美國玉米大約85%為轉基因玉米,這就意味著美國人平均每人每年要直接吃掉22.5公斤的轉基因玉米。”
記者先生在這里玩的文字游戲是:他故意把美國人“直接食用”的那2.5%的玉米統統算成了轉基因玉米!也就是說,他不是在“論述美國人吃轉基因玉米”,而是假設美國人吃的玉米統統都是轉基因玉米!或者說,他實際上是假定:美國人只吃轉基因玉米!
其實,記者先生也不是不知道這是玩文字游戲。他自己給的資料就說“美國玉米大約85%為轉基因玉米”,也就是說美國的非轉基因玉米大約為總消費量的15%。而“玉米食用比例大約是總消費量的10.5%”,這說明什么?這說明:美國的那15%的非轉基因玉米,完全足夠供美國人食用了!而且,直接食用比例還不到2.5%,美國人要直接使用,完全可以購買非轉基因玉米。記者先生為什么要假定美國人放著15%的非轉基因玉米不吃,偏要去買轉基因玉米呢?
如果按照記者先生的上述文字游戲,則得到的結論是:美國人不但大量吃轉基因玉米,而且是只吃轉基因玉米。
再來看這幾段:
“2008年,美國大豆產量約為8000萬噸,其中3400萬噸用于出口;美國本身用于食用目的數量大約2900萬噸,主要是用于生產豆油。而直接用于人類食用者約為350萬噸。
。。。
2008年,美國豆油總產量大約7300萬噸,而用于消費略低于12%;在這12%的消費總量中,直接食用者為七成左右。美國人每年直接食用豆油的數量大約為613萬噸,按照3億人口來計算,這就意味著消費量為每人每年20公斤。”
這里的游戲手法與上面完全相同:假定“直接用于人類食用”的那350萬噸豆油全是轉基因豆油,假定“這12%的消費總量中,直接食用者”也統統是轉基因豆油!
再來看這一段: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轉基因玉米還是轉基因大豆,目前轉入的基因都與其食用性狀沒有關系,轉基因玉米主要是轉入抗玉米螟的Bt基因,而轉基因大豆主要是轉入抗最為廣泛使用的農達(roundup)除草劑的基因,兩者都主要是著眼于改善作物的經濟性狀?!?BR>
所謂“轉入的基因都與其食用性狀沒有關系”是什么意思呢?究竟是轉基因玉米轉入的Bt毒蛋白“與其食用性狀沒有關系”呢,還是轉基因大豆轉入的草甘膦(即農達)殘余“與其食用形狀沒有關系”呢?難道這位記者先生認為,轉基因玉米里的Bt毒蛋白和轉基因大豆里的草甘膦殘余都不會吃到消費者的肚子里?
按照這位記者先生的文字游戲,三鹿公司往奶粉里添加三聚氰胺,是不是也是“與其食用性狀沒有關系”,“主要是著眼于改善經濟性狀”?
最后讓我們來看看這位記者先生煉大豆油的本事。按照這位記者先生在報道中提供的數據,我們得知:
1)“2008年,美國大豆產量約為8000萬噸,直接用于人類食用者約為350萬噸”;
2)“2008年,美國豆油總產量大約7300萬噸”。
這意味著什么呢?這意味著:記者先生認為,美國大豆的出油率至少高達7300/8000=91.25%!
為什么說是“至少”呢?這是因為有一部分大豆并不是用來榨油的。實際上,美國大豆用于榨油的比例大約就在90%左右,最高是95%:

按照95%的榨油比例來算,根據這位記者先生給出的數據,美國大豆的出油率應該是91.25%/95%=96%!
那么,美國大豆出油率實際上是多少呢?吉林省糧食局轉載的路透社2005年的報道《美國大豆出油率是11年來最高》說:“11月18日國家油籽壓榨商協會報告聲稱10月份美國豆油平均出油率為11.43磅/蒲式耳,是自從1991/92年度以來最高。去年美國豆油單產為11.15磅/蒲式耳?!逼咽蕉求w積單位,1蒲式耳的大豆的重量是60磅。因此,美國豆油的平均出油率不會超過12/60=20%。
本網友最后再次鄭重建議這位記者先生該行去榨大豆油。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