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永巖: 轉基因:美國后院烈焰熊熊,中國主媒集體噤聲
呂永巖按語:“超顯微病原體”---一種過去從未發現的病原體,一種首例可以在植物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病原體,一種可能引起巨大生態和人類災難的病原體,目前正在美國各大網站被廣泛揭露。中國極個別網站也報道了這一被美國科學家稱之為“炸彈”的驚天消息。但是反觀中國主流媒體,對關系人類健康生存和關乎生態安全的如此驚人的消息,竟然采取了集體噤聲的態度。這與當初他們為方舟子推廣倍受質疑的轉基因搭臺唱戲,進行丑惡表演形成了鮮明對比。那時我們的一些主流媒體膽子可是相當大,說他們“情況不明決心大”是一點兒都不過分的。無論人們怎樣告誡,也無論世界各國怎樣發布轉基因的風險報告,他們都義無反顧,十分霸道地向人們強行推銷轉基因。現在“超顯微病原體”的警報在美國被有關科學家們拉響了,我們的這些媒體卻突然一反以往地啞巴了。
眾所周知,中國在過去一段時間里,大量進口了美國這種包含了超顯微病原體“炸彈”的轉基因大豆和轉基因玉米。這種包含在轉基因大豆、玉米中的生物“炸彈”一旦連環爆炸,美國不能幸免,中國就更不能幸免。因為目前我們還不知道美國有沒有應付這種生物“炸彈”的辦法,但我們知道美國轉基因技術比中國先進,美國還有一個早就策劃好了的“終結者戰略”,還有投放巨資的“生物國防”。美國是早有防范的,美國還是“轉基因妖兒”的親爹親娘,當然也是這種“超顯微病原體”的親爹親娘。親爹親娘既然能生,能不能控,我們還沒有依據下結論。但中國對這種深埋在轉基因大豆、玉米中的超顯微病原體“炸彈”顯然是“不知情”的。既然不知情,預先防范就更談不上。
方舟子曾一再表示轉基因其實“很安全”,轉基因其實“很環保”,轉基因還“很營養”?,F在看來轉基因的確很營養,它是對“超顯微病原體”很營養,對人類和自然界不但不是營養,反而是可怖的惡魔和巨大的災難?,F在,方舟子這個號稱“打假斗士”卻從來不打轉基因之“大假”的行跡可疑的家伙,與中國主流媒體一道選擇了噤聲,對如此重大的人類生態災難裝聾作啞。這恰恰使人們看清了方舟子之流到底是何種貨色,他們不顧殘酷事實瘋狂推廣美國轉基因到底是何等用心。
很明顯,以美國孟山都為首的方舟子之流可以面對如此可怕的生物“炸彈”選擇噤聲,但美國科學家們沒有噤聲,因為他們知道超顯微病原體這顆生物“炸彈”不會噤聲,它更不會裝聾作啞,它是一定要干出點震驚人類的事情的。它們總有一天會作為一種無可掩飾的災難證據,來證明人類不按自然規律辦事是何等的愚蠢,來證明那些出于一己私利,出于對超乎一般人想象的巨大商業利益的貪婪追求,來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人,是何等的卑鄙,何等的無德,何等的無恥,也是何等的血腥!
“超顯微病原體”被美國科學家的發現并提出警告,這一殘酷的現實表明,那些極力為美國掩蓋轉基因種種危害的不懷好意的人,現在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一條是承認事實,向事實投降,向人民投降。一條是做好下課的準備,做好接受人民審判的準備。方舟子也該準備打點行裝,滾回美國去吧。不過,即便他滾回美國,那里也不安全。因為那里的科學家們已經發出了警報,那里也埋藏了超顯微病原體的“炸彈”.方舟子今后的命運只能是日薄西山,破舟臨深潭,越來越堪憂。
別了,方舟子。別了,那些曾經熱捧過方舟子的人!
等待這些超級惡人的只能是人民和歷史的嚴厲審判!
附文:
2011年2月中旬,美國《農場與牧場自由聯盟》(Farm and Ranch Freedom)網站發布一條消息,標題為:《研究者:草甘膦終結者除草劑或抗草甘膦作物可能是動物流產與不育的根源》。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一位美國科學家最近寫給美國農業部長的一封信。這位美國科學家名叫頓-M-胡伯,他是美國高級土壤學科學家、農業部國家植物疾病恢復系統(NPDES)協調員、美國普渡大學名譽教授、退休上校。胡伯博士過去40年一直在專業機構和軍事機構擔任科學家,幫助對防備包括細菌戰和疾病暴發在內的自然和人為生物威脅進行評估。
胡伯博士這封信全文如下:
(原文地址:http://farmandranchfreedom.org/gmo-miscarriages)
尊敬的維爾薩克部長:
由植物和動物高級科學家組成的小組最近提請我注意他們在電子顯微鏡下發現的一種病原體,它們看來對植物與動物的健康,以及可能亦對人類健康,造成顯著影響?;趯τ嘘P數據的審查,這種新近發現的生物體在抗孟山都草甘磷“終結者”除草劑(RR)轉基因大豆和玉米中普遍、非常嚴重,且濃度非常高,提出可能與抗草甘磷轉基因作物的基因或更可能與草甘膦除草劑的存在聯系。這種微生物看來是科學上的新發現!
這是高度敏感的信息,可能導致美國大豆和玉米出口市場的崩潰,并造成國內食品和飼料供應重大混亂。另一方面,這種新的生物體可能是已經造成的重大損害的罪魁禍首(見下文)。我和我的同事,因此將我們的調查加快謹慎進行,同時尋求美國農業部和其他機構協助查明病原體的來源、發病率、影響以及補救措施。
我們在這個早期階段及時向美國農業部通知這些調查結果,特別是由于您延遲決定對抗草甘磷轉基因苜蓿的批準。當然,如果孟山都草甘磷“終結者”除草劑轉基因的基因,或者草甘膦除草劑本身是這一病原體的推動因素或協作因素,那么這樣的批準可能是一場災難。
根據目前的證據,這個時候合理的行動是將放松管制推遲到有足夠數據證明這種病原體與孟山都抗草甘膦除草劑轉基因作物種植系統無關,如果確實無關的話。
在過去的40年里,我一直在專業的和軍事機構擔任科學家,它們對防備包括細菌戰和疾病暴發在內的自然和人為生物威脅組織有關的評估。根據我的這種經驗,我相信面對的來自這種病原體的威脅們是獨特的以及高風險狀態的。通俗地說,它應該被視為緊急情況。
美國對這個問題的多樣化工作的研究人員對這一難題做出了貢獻,它們共同提出了下列擾亂的情況各條:
獨特的物理性質
這種前所未知的生物體只有在電子顯微鏡(放大36,000 X倍)下才能夠見到,它的尺寸近似等于一個中等大小的病毒。它能夠自我復制,似乎是一種微型--真菌類--生物。如果這樣的話,這將是被識別出來的第一個這樣的顯微真菌菌。有強烈的證據表明,這種傳染性的病原體既促進植物的疾病,也促進哺乳動物的基本,這極其罕見。
病原體的位置與濃度
在孟山都抗草甘膦除草劑轉基因大豆飼料與轉基因玉米中,在飼料加工蒸餾器的飼料中、在發酵了的飼料產品中、在豬的胃中殘渣中,在豬與牛的胎盤中。
與植物基本暴發相關
感染了兩種已經普遍存在兩種疾病的轉基因大豆與轉基因玉米中這種生物體很多,它們是大豆中的猝死綜合癥(SDS)以及玉米的戈斯枯萎病(and Goss’ wilt),導致減產、降低農民收入。在SDS(腐皮鐮刀菌)的真菌病原體中也發現有這種病原體。
與動物繁殖障礙有牽連
實驗室試驗證實這種微生物經歷自然流產和不孕癥種類繁多牲畜中存在。在進行研究的初步結果也得以在臨床中重現這樣的流產。這些病原體有可能解釋美國的牛、奶牛、豬和馬養殖中過去數年不斷上升的不孕和自然流產的原因。最近的一些報告提出小母牛不孕癥超過20%,牛的自然流產則高達45%以上。
例如,喂食小麥的1000頭懷孕的母牛有450頭發生自然流產。同一時期,同一牛群喂食干草的另外1000頭母牛則沒有任何流產的情況。喂食懷孕母牛的小麥中確認有高濃度的上述病原體,它們種植時治理野草中使用了草甘膦除草劑。
建議
總之,鑒于抗草甘磷作物檢測出了高濃度的這種新的動物病原體,它與植物和動物疾病的關聯性,已經達到流行病比率的程度,我們要求美國農業部參與一項多機構的調查,并且立即暫停對抗除草劑轉基因作物的控制放松,直至草甘膦除草劑和/或抗草甘膦轉基因作物與它們對農作物和畜牧生產和人類健康構成威脅的因果關系可以排除為止。
迫切需要研究草甘膦的使用的副作用是否可能促進了這種病原體的生長,或允許它們對植物和動物宿主造成更大的削弱性傷害。有良好的記錄證明草甘膦促進土壤中病原體的發展以及知道它與40多種植物疾病的增加有牽連;它通過螯合對植物維持生命必須的營養物,破壞了植物的防御系統;從而也降低了動物對飼料營養素的生物利用度,這反過來又可以導致動物機能失調。為了正確地評估這些因素,我們要求查閱美國農業部有關的數據。
我本人對植物的病原體已經進行了50多年研究。我們現在看到一個植物和動物疾病和病癥日益嚴重的前所未有的趨勢。這種病原體可能對認識和解決這個問題有所幫助。它值得立即關注和投入大量資源,以避免我們的關鍵性的農業基礎設施發生普遍性的崩潰。
誠摯的,
上校(退休)頓-M-胡伯
普渡大學名譽教授
APS協調員,美國農業部國家植物疾病恢復系統(NPDES)
(翻譯:陳一文)
附注:美國生物公司和中國某些轉基因推廣者長期聲稱轉基因是安全的。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多次指出,轉基因除了已知的危害外,還有可能在時間推移中逐漸發現新的、更大的危害。美國退役的軍方科學家胡伯博士的這封信中所提到的內容,證實了我的判斷。胡伯博士的意見簡單說就是:在轉基因作物中,發現一種新的病原體,有可能是動物不孕或流產的根源。聯想到多年前就已經出現的“殺精玉米”,以及先玉335玉米造成老鼠退化等現象,這一尚在深入研究中的成果,必須引起中國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
胡伯原文的網址:
http://farmandranchfreedom.org/gmo-miscarriages
附:
美國專家發出警告:轉基因大豆玉米中出現未知病原體生物
蔣高明
2月22日,筆者在北京聽了美國轉基因技術著名學者Jeffry Smith,針對轉基因作物對生態環境、人體健康、動物生長發育等影響的的學術報告。報告中,他提到了有科學家已在美國轉基因作物中發現了一種未知微生物。正如人們濫用抗生素誘發了超級細菌一樣,這是人類打亂生物進化規律和生態平衡后,又一個非常值得注意的生物安全問題。因為他講得較快,僅對圖片有一些印象,盡管我做了些文字記錄,但詳細的信息還是不確定。
今天看到了陳一文先生的文章,才對這件事情有了完整的了解。陳先生的文章鏈接如下: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0/201102/216879.html
為了便于科學網網友了解一些事情內幕,特在陳先生文章基礎上,整理出如下的信息,供大家參考。
現在,我們需要做的是,要了解這個信息的準確性,并正確反思我們的轉基因農業技術。有沒有胡伯這個人?有沒有寫過那封信?有沒有出現那個不知名的病毒?如果這些都是真實的,那么中國擬推廣的轉基因水稻,以及正在種植的轉基因玉米,正在進口的轉基因玉米、大豆,則充滿了風險。
據陳先生介紹,胡伯是美國高級土壤學科學家、農業部國家植物疾病恢復系統(NPDES)、美國普渡大學名譽教授、退休上校頓·胡伯博士。過去40年,他一直在專業和軍事機構擔任科學家,幫助對防備包括細菌戰和疾病暴發在內的自然和人為生物威脅進行評估。胡伯博士寫信給美國農業部長提出嚴重警告,提出在孟山都抗草甘膦轉基因大豆與轉基因玉米中新近發現普遍大量聚集的一種不知名的病原體生物具有造成農業動物不育與自然流產的潛在可能,為此對人類健康可能造成的影響。胡伯博士非常清楚,他的信的內容“是高度敏感的信息,可能導致美國大豆和玉米出口市場的崩潰,并造成國內食品和飼料供應重大混亂”,為了避免社會恐慌,他先給美國農業部長寫了封私人信。
胡伯的信寫于2011年2月11日,在美國農業部批準不加限制可以種植抗草甘磷轉基因苜蓿之前。然而,他的信并沒有引起重視。鑒于美國農業部對“這種新的生物體可能是已經造成的重大損害的罪魁禍首”的警告置若罔聞,不得不將它公布出來。
胡伯博士給美國農業部長來信的全文如下,感謝陳一文先生將原信翻譯成中文:
尊敬的維爾薩克部長:
由植物和動物高級科學家組成的小組最近提請我注意他們在電子顯微鏡下發現的一種病原體,它們看來對植物與動物的健康,以及可能亦對人類健康,造成顯著影響?;趯τ嘘P數據的審查,這種新近發現的生物體在抗孟山都草甘磷“終結者”除草劑(RR)轉基因大豆和玉米中普遍、非常嚴重,且濃度非常高,提出可能與抗草甘磷轉基因作物的基因或更可能與草甘膦除草劑的存在聯系。這種微生物看來是科學上的新發現!
這是高度敏感的信息,可能導致美國大豆和玉米出口市場的崩潰,并造成國內食品和飼料供應重大混亂。另一方面,這種新的生物體可能是已經造成的重大損害的罪魁禍首(見下文)。我和我的同事,因此將我們的調查加快謹慎進行,同時尋求美國農業部和其他機構協助查明病原體的來源、發病率、影響以及補救措施。
我們在這個早期階段及時向美國農業部通知這些調查結果,特別是由于您延遲決定對抗草甘磷轉基因苜蓿的批準。當然,如果孟山都草甘磷“終結者”除草劑轉基因(RR)的基因,或者草甘膦除草劑(Roundup)本身是這一病原體的推動因素或協作因素,那么這樣的批準可能是一場災難。
根據目前的證據,這個時候合理的行動是將放松管制推遲到有足夠數據證明這種病原體與孟山都抗草甘膦除草劑轉基因作物種植系統無關,如果確實無關的話。
在過去的40年里,我一直在專業的和軍事機構擔任科學家,它們對防備包括細菌戰和疾病暴發在內的自然和人為生物威脅組織有關的評估。根據我的這種經驗,我相信面對的來自這種病原體的威脅是獨特的以及高風險狀態的。通俗地說,它應該被視為緊急情況。
這種前所未知的生物體,只有在電子顯微鏡(放大36,000 X倍)下才能夠見到,它的尺寸近似等于一個中等大小的病毒。它能夠自我復制,似乎是一種微型--真菌類--生物。如果這樣的話,這將是被識別出來的第一個這樣的顯微真菌菌。有強烈的證據表明,這種傳染性的病原體既導致植物的疾病,也會導致哺乳動物的疾病,這極其罕見。
在孟山都抗草甘膦除草劑轉基因大豆飼料與轉基因玉米中,在飼料加工蒸餾器的飼料中、在發酵了的飼料產品中、在豬的胃中殘渣中,在豬與牛的胎盤中。感染了兩種已經普遍存在兩種疾病的轉基因大豆與轉基因玉米中這種生物體很多,它們是大豆中的猝死綜合癥(SDS)以及玉米的戈斯枯萎病(and Goss’ wilt),導致減產、降低農民收入。在SDS(腐皮鐮刀菌)的真菌病原體中也發現有這種病原體。
實驗室試驗證實這種微生物經歷自然流產和不孕癥種類繁多牲畜中存在。在進行研究的初步結果也得以在臨床中重現這樣的流產。這些病原體有可能解釋美國的牛、奶牛、豬和馬養殖中過去數年不斷上升的不孕和自然流產的原因。最近的一些報告提出小母牛不孕癥超過20%,牛的自然流產則高達45%以上。
例如,喂食小麥的1000頭懷孕的母牛有450頭發生自然流產。同一時期,同一牛群喂食干草的另外1000頭母牛則沒有任何流產的情況。喂食懷孕母牛的小麥中確認有高濃度的上述病原體,它們種植時治理野草中使用了草甘膦除草劑。
總之,鑒于抗草甘磷作物檢測出了高濃度的這種新的動物病原體,它與植物和動物疾病的關聯性,已經達到流行病比率的程度,我們要求美國農業部參與一項多機構的調查,并且立即暫停對抗除草劑轉基因作物的控制放松,直至草甘膦除草劑和/或抗草甘膦轉基因作物與它們對農作物和畜牧生產和人類健康構成威脅的因果關系可以排除為止。
迫切需要研究草甘膦的使用的副作用是否可能促進了這種病原體的生長,或允許它們對植物和動物宿主造成更大的削弱性傷害。有良好的記錄證明草甘膦促進土壤中病原體的發展以及知道它與40多種植物疾病的增加有牽連;它通過螯合對植物維持生命必須的營養物,破壞了植物的防御系統;從而也降低了動物對飼料營養素的生物利用度,這反過來又可以導致動物機能失調。為了正確地評估這些因素,我們要求查閱美國農業部有關的數據。
我本人對植物的病原體已經進行了50多年研究。我們現在看到一個植物和動物疾病和病癥日益嚴重的前所未有的趨勢。這種病原體可能對認識和解決這個問題有所幫助。它值得立即關注和投入大量資源,以避免我們的關鍵性的農業基礎設施發生普遍性的崩潰。
誠摯的,
上校(退休)頓·M·胡伯
(美國)普渡大學名譽教授
APS協調員,美國農業部國家植物疾病恢復系統(NPDES)
Dear Secretary Vilsack:
A team of senior plant and animal scientists have recently brought to my attention the discovery of an electron microscopic pathogen that appears to significantly impact the health of plants, animals, and probably human beings. Based on a review of the data, it is widespread, very serious, and is in much higher concentrations in Roundup Ready (RR) soybeans and corn—suggesting a link with the RR gene or more likely the presence of Roundup. This organism appears NEW to science!
This is highly sensitive information that could result in a collapse of US soy and corn export markets and significant disruption of domestic food and feed supplies. On the other hand, this new organism may already be responsible for significant harm (see below). My colleagues and I are therefore moving our investigation forward with speed and discretion, and seek assistance from the USDA and other entities to identify the pathogen’s source, prevalence, implications, and remedies.
We are informing the USDA of our findings at this early stage, specifically due to your pending decision regarding approval of RR alfalfa. Naturally, if either the RR gene or Roundup itself is a promoter or co-factor of this pathogen, then such approval could be a calamity.
Based on the current evidence, the only reasonable action at this time would be to delay deregulation at least until sufficient data has exonerated the RR system, if it does.
For the past 40 years, I have been a scientist in the professional and military agencies that evaluate and prepare for natural and manmade biological threats, including germ warfare and disease outbreaks. Based on this experience, I believe the threat we are facing from this pathogen is unique and of a high risk status. In layman’s terms, it should be treated as an emergency.
A diverse set of researchers working on this problem have contributed various pieces of the puzzle, which together presents the following disturbing scenario: Unique Physical Properties
This previously unknown organism is only visible under an electron microscope (36,000X), with an approximate size range equal to a medium size virus. It is able to reproduce and appears to be a micro-fungal-like organism. If so, it would be the first such micro-fungus ever identified. There is strong evidence that this infectious agent promotes diseases of both plants and mammals, which is very rare.
It is found in high concentrations in Roundup Ready soybean meal and corn, distillers meal, fermentation feed products, pig stomach contents, and pig and cattle placentas.
The organism is prolific in plants infected with two pervasive diseases that are driving down yields and farmer income—sudden death syndrome (SDS) in soy, and Goss’ wilt in corn. The pathogen is also found in the fungal causative agent of SDS (Fusarium solani fsp glycines).
Laboratory tests have confirmed the presence of this organism in a wide variety of livestock that have experienced spontaneous abortions and infertility. Preliminary results from ongoing research have also been able to reproduce abortions in a clinical setting.
The pathogen may explain the escalating frequency of infertility and spontaneous abortions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in US cattle, dairy, swine, and horse operations. These include recent reports of infertility rates in dairy heifers of over 20%, and spontaneous abortions in cattle as high as 45%.
For example, 450 of 1,000 pregnant heifers fed wheatlege experienced spontaneous abortions. Over the same period, another 1,000 heifers from the same herd that were raised on hay had no abortions. High concentrations of the pathogen were confirmed on the wheatlege, which likely had been under weed management using glyphosate.
In summary, because of the high titer of this new animal pathogen in Roundup Ready crop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plant and animal diseases that are reaching epidemic proportions, we request USDA’s participation in a multi-agency investigation, and an immediate moratorium on the deregulation of RR crops until the causal/predisposing relationship with glyphosate and/or RR plants can be ruled out as a threat to crop and animal production and human health.
It is urgent to examine whether the side-effects of glyphosate use may have facilitated the growth of this pathogen, or allowed it to cause greater harm to weakened plant and animal hosts. It is well-documented that glyphosate promotes soil pathogens and is already implicated with the increase of more than 40 plant diseases; it dismantles plant defenses by chelating vital nutrients; and it reduces the bioavailability of nutrients in feed, which in turn can cause animal disorders. To properly evaluate these factors, we request access to the relevant USDA data.
I have studied plant pathogens for more than 50 years. We are now seeing an unprecedented trend of increasing plant and animal diseases and disorders. This pathogen may be instrumental to understanding and solving this problem. It deserves immediate attention with significant resources to avoid a general collapse of our critical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Sincerely,
COL (Ret.) Don M. Huber
Emeritus Professor, Purdue University
APS Coordinator, USDA National Plant Disease Recovery System (NPDRS)
蔣高明,男, 1964年9月19日出生于山東平邑縣,1985年畢業于山東大學生物系,1993年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獲博士學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中國國家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山東省人民政府泰山學者、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城市組委員、中國生態學會副秘書長、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基金會副秘書長、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理事、中國植物學會植物生態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植物學會常務理事、青年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絡生物分中心學術委員、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多倫恢復生態學試驗示范定位研究站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渾善達克沙地草地定位研究站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等?! ?991-1992和1995-1996分別在英國利物浦大學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從事恢復生態學與全球變化生態學合作研究。現為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博導,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基金會副秘書長,中國人與生物圈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植物生態學報》常務編委、《生態學報》編委、《植物學通報》副主編,中國植物學會植物生態學專業委員、北京植物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治沙學會會員、中國社會公益協會創會會員、國家氣象局氣候委員會委員等。
[color=rgb(0,0,0)]
原文地址:答“網友”或者“網敵”:轉基因農業技術徹底破產作者:顧秀林
我的家園里,安靜了許久,突然戰鼓聲聲——謾罵一片,水鬼露頭。鼻涕口水讓人惡心,我決定回應,如下:
謾罵如潮如同擂戰鼓,決戰臨近了!美國軍方科學家2011年發現并指出,轉基因玩大了——玩出了新病毒,自然界的生物安全屏障被不知天高地厚的轉基因偽科學打破了。過去植物和動物沒有共染病源,現在有了!——新型的、陌生的微生物。美國軍方科學家心中恐慌了,于是給美國農業部長寫信,告訴他,公眾的恐慌可能會發生,美國的農業可能被毀。外媒上報道如潮如涌——完蛋敵人們,自己拿著字典去看吧!轉基因的那個所謂的“生物技術”很快就要徹底完蛋。一切幫助美國偽生物技術科學向自己祖國同胞開戰的鼻涕口水特務分隊:投降吧。繳槍不殺。
再為沒文化的鼻涕口水小分隊加一點科普:
轉基因技術搞切割DNA,切是切了,很成功,但是有一個可能的最壞的后果,就是激活新病毒。病毒是比細胞或細菌更微小的生命體,連細胞形態都沒有,就是一團基因,有活力,能繁殖,能入侵其他生命體。轉基因技術玩下去,早晚要踩地雷,激活自然界從來不知道的新病毒。因為它“新”,人類來不及應對,結果就是——可能是,大瘟疫!
美國軍方科學家看到了什么,讓他恐慌了?他看到,喂了轉基因飼料的母牛,臨產前才流產,生死胎,最多達到一群中45%流產,比中國的“老鼠不見了”還要給力!大規模動物流產,可怕嗎?還不算可怕。更可怕的是,植物也得“癌癥”,無法治療應對的、大規模植物病害!可怕嗎?這還不算可怕,真正可怕的是:這兩件事情,有一個共同的根源:同一個新病毒!只有真正的科學家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大災難,人造的大災難。所以,美國在9年前就部署了生物國防。本人說過:天底下沒有人能對美國實施生物進攻,除非它自宮——玩火,走火,失火!現在冒煙了! 鼻涕口水能救火嗎?
鼻涕口水轉基因水鬼小分隊:你們真愛轉基因,就去杜邦入伙。不要在中國的土地上,擋人民大眾的道。民心不可侮,人民不會接受轉基因。
正告鼻涕口水:本人不怕你們任何謾罵。本人把你們全部視為敵人,無知的敵人。令人惡心的敵人。我知道,戰爭是你死我活的廝打。謾罵?太溫柔了吧。來真格的吧!
[p=21, null, left]
[p=21, null, left]
我的更多文章:
特大喜訊:科技部取消轉基因新品申報(2011-02-25 23:38:49)
呂永巖:開啟“鐐銬推銷”門,救不了美國轉基因!(2011-02-25 11:55:21)
驚人:轉基因大豆玉米發現怪異病原體!(2011-02-24 23:59:11)
呼吁金龍魚召回轉基因標識不“一目了然”產品(2011-02-23 12:37:25)
強烈要求金龍魚就“禍國殃民”一文作公開說明(2011-02-22 12:32:03)
難道美國要靠“逮捕”強逼中國人吃轉基因?(2011-02-21 12:14:11)
轉基因"問題食品"冠軍地位無可動搖!(2011-02-19 10:18:57)
呂永巖聲明:轉基因誰主張誰食用,人民餐桌人民做主(2011-02-10 12:43:35)
呂永巖:股市,殺貧濟富;糧食,殺安濟危(2011-01-05 00:46:28)
呂永巖:幼兒門“雙重標準”是對和諧社會的反動(2010-12-30 22:03:57)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