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在西方被稱作“第四權力”,也就是獨立于立法、司法、行政等所謂“三權分立”之外的“第四權力”,這是典型的資本主義私有制下的新聞媒體理論。而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強調的是“媒體是黨的喉舌”,也就是傳遞黨的聲音、傳遞在黨領導下的民眾的聲音的媒介。媒體是“黨的喉舌”必須有一個大前提,也就是黨必須代表大多數人民的利益。新中國成立60來,我國的新聞事業獲得了飛速的發展,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新聞媒體的產業化迅速推進,媒體的風格、報道形式呈現多元化、多樣化態勢,取得了不少的成績。
但是,在這些光鮮的成績背后,也存在著令人痛心的問題。比如,媒體的“小集團利益化”問題。也就是那些從事新聞工作的人形成了一個行業“小圈子”,拉幫結派,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利益上謀取“小集團利益”甚或是個人利益。
“南方系”的旗下報紙《時代周報》是廣東省委宣傳部主管的“南方報業集團”的全資報紙,成立于2008年,在媒體市場化的大背景下,企業自己投資成立新的報紙,本無可厚非,那是企業的自主行為。
《時代周報》在2010年12月舉辦了所謂“2010年時代100人”評選活動,新聞報紙在年末舉辦所謂的各種評選活動本來屬于情理之中的事件,然而,從評選的結果看,十分明顯的是,《時代周報》所推舉的所謂“時代人物”都是新自由主義政治思潮的代表人物。那么,我們必須要問一個問題,《時代周報》是中國新自由主義政治思潮小集團的“私家媒體”嗎?
從產權關系上看,《時代周報》屬于國有企業,其上級主管單位是廣東省委宣傳部。從根本上說,《時代周報》本應該傳播黨和國家、政府的政策,傳播人民的聲音,屬于大眾媒體的“公器”,而不是傳播新自由主義政治思潮的小集團價值觀的“私器”。
《時代周報》舉行所謂的“時代100人”評選活動顯然是“公器私用”的可恥行為,應該受到廣大民眾的強烈譴責。
那么,如果產權屬于私人的所謂私有化媒體就能夠傳播小集團價值觀嗎?即使是在西方,作為公共媒體,即使是有某種傾向性偏好,也不能公然傳播小集團價值觀。必定,媒體一旦在社會上傳播,就具備了“公共的、大眾的”性質,已經不是少數所謂“精英”自娛自樂的小天地,不是專屬于小圈子的“私器”,而是在大眾中傳播、傳播大眾聲音的“公器”。所以《時代周報》的所謂“時代100人”評選活動,不僅有悖于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也有悖于所謂西方的資本主義新聞觀,是極端可鄙的小集團行為,必須受到公眾的強烈譴責。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