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碗米飯看民眾如何知情、如何選擇
剛剛看了“中國轉基因疑云背后:孟山都公關角力國家戰略"一文,文章的結尾有一段話是: 2010年12月3日 ,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做客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科學與人文論壇”時強調,中國的轉基因產品必須“保證所有公民對轉基因產品的知情權與選擇權”。我權當張部長的話是好意。不過作為一個北京市民,我每周也許要到餐館去吃幾次,要買零售店的火燒,但無論我怎么問(問老板問伙計),也問不出所用的油是不是轉基因的,轉基因油充斥市場好幾年了,可我現在很多場合沒有食用油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有人也許會說,會加強監管的,但你管(看到)時,人家用非轉基因油,看不到時,用轉基因油,我們怎么知情、怎么選擇?
更可怕的還在后面,專家說了,轉了bt基因的大米三五年內要走上中國人的餐桌,我每天要吃大米的,那就慘了,會遇到和“油”同樣的問題。買回家的大米也許有了標識,但這標識可靠嗎?我對標識的疑慮、認為它不可靠是與我對中國社會的了解相聯系的。現在的中國,無論是法紀層面還是道德層面,都存在很嚴重問題。法紀層面,是法律意識淡薄,或知法犯法;道德層面,是一切向錢看,為了錢可以干一切缺德的事。轉基因大米產業化后要保證民眾的知情、選擇權,首要的就是這個產品要貼“標識”先區分是或不是轉基因。由于大家都會選擇非轉基因的大米,那么在大米的生產、流通、加工的每一流程中,為了利益,魚目混珠是必然的,以次(轉基因)充好(非轉基因)也是必然的。其結果是每一件終端商品(包括飯店里我要的一碗米飯)都要進行是否轉基因的檢測,才能嚴格區分。才能作出標識。只有做出標識后才能選擇。如果不這么做,那么我的知情權和選擇權不就是一句廢話嗎?想一想,加上我吃的油啊、菜啊,加上中國最少有七、八億人吃大米,這得需要多么龐大的隊伍和多么昂貴的管理成本才能完成啊?可這是必須做的。 不說別的,單說建立一支龐大的檢測隊伍和支付如此昂貴的管理成本有可能嗎?要知道,昂貴的成本是要加到我要的一碗飯里的,我愿意嗎?不愿意。(目前還沒有檢測呢,有機大米的標價已是每公斤15元了)再者我想,就是建立了這樣一支龐大的隊伍,會認真到連我在飯店吃的這一碗碗米飯都給檢測了嗎?可能也不會,頂多只有抽檢。那么抽檢的做法,導致我吃的很可能還是轉基因的大米。如此而已。嗚呼,哀哉!可能有人說我太挑剔了,可你知道我為什么不吃bt大米嗎,因為<用形象的語言來敘述>我曾聽轉基因稻谷種子訴苦說,“自從有人強制性的把外源性的bt基因植入我的身體之后,我別提多難受了,于是我調動全身的物質和力量開始了一場“排斥bt這個異類”的戰斗,一時硝煙四起,戰火彌漫,這一過程會產生你們不知道的物質變化,以后我就變成死胎、無生命了”。用專業的話說就是:外源基因也有可能通過與轉基因物種原有基因的相互作用產生出人類食物中從未有過的新蛋白或其他次生代謝物質,這種新蛋白或新物質通過食品攝取進入人體后,就有可能對人體生命活動過程產生“物理與化學邏輯‘梗阻’”,或誘導產生生命進化層面的延時性漸進性生殖功能障礙或其他。所以,我要是吃了,那吃的不僅僅是bt了,還有其他。如果被什么“梗阻”了,那就受罪吧。再加上我親自聽到一位養魚的先生說,他喂魚的飼料中用了進口的轉基因飼料,這種飼料的用量只要超過20%,魚腸子就爛了。我還敢吃嗎?有人說了,你看你認真的,君不見,他們管來管去,已經把所有的非轉基因的大米飯都管成了轉基因的了,轉基因的大米管成了非轉基因的了。真亦假來假亦真,你就不要再提什么知情權、選擇權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