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都市頻道驚暴中華民族繁衍危機
易 里
昨晚,湖南都市頻道報道:最近長沙精子庫供不應求,有關方面呼吁優秀青年踴躍“捐精”。報道稱,目前長沙每6對夫婦就有一對夫婦需要借精生子?! ?/p>
是電視新聞表達不夠準確,還是我看電視時注意力不夠集中?對于如此恐怖的說法,我實在不敢輕信。于是,趕快往百度輸入“長沙借精生子”幾個字,按下回車鍵,結果,一篇題為《長沙千人排隊借精生子》的文章赫然出現在眼前?! ?/p>
“懷著借精生子的夢想,一些夫妻奔走于各醫院間。長沙市婦幼保健院生殖中心負責人姚小燕介紹,目前長沙每6對夫婦中,就有一對不孕癥患者,其中至少一半是男性的問題,這一半中又有5%-10%像陳云丈夫一樣,得了真性無精子癥”。
看來,兩個報道確實是有些區別,但“目前長沙每6對夫婦中,就有一對(不育)不孕癥患者”,卻是明白無誤的。“每6對夫婦中,就有一對”這是怎樣的一個比例啊。然而這種現象在長沙還不是最嚴重的。
“記者從多家醫院獲悉,現在精子供應非常緊張,‘精荒’現象在省外更加嚴重?!薄 ?/p>
看來,我用“湖南都市頻道驚暴中華民族繁衍危機”做標題絕非危言聳聽。中華民族的確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p>
為什么會出現如此危機呢?
從唯物辯證法和生命進化的角度來說,人類既有發生發展,就一定有滅亡的一天。但生命的進化是一個以“萬年”甚至“億萬年”為單位的時間概念,如此緩慢的進化速度,人類是不可能感知的。但是現在我們卻明顯地感覺到了,而且是在短短的幾十年間就感覺到了中國人繁衍能力如此巨大的變化。難道說這真的是生命自然進化的結果?不,絕對不是?! ?/p>
常言說:天作孽猶可恕,人作孽不可活。中國人繁衍能力的急速下降決不是“自然進化”的結果,決不是天災,而是“人工進化”的結果,是人禍。雖然普通大眾并不清楚什么是自然進化和人工進化,但我相信沒有人會懷疑,中華民族的這場繁衍危機正是這幾十年來自然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和我們每日三餐的食物被毒藥化的結果?! ?/p>
對于近年來的有關環境污染和有毒有害食品的一些事實,我們耳熟能詳,并不陌生:
重金屬超標導致癌癥村,“三聚氰胺”毒奶粉導致大頭娃娃和結石娃娃,還有轉基因食品。。。。。?! ?/p>
自然科學家能夠做到的是為中國人繁殖能力的下降提供自然科學的解釋。而究竟為什么會產生如此嚴重的環境污染,為什么會出現“三聚氰胺”毒奶粉和轉基因食品,這很可能是一個只有政治家,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才能回答的問題。
最后,作為一位自然科學工作者,我要鄭重提醒大家的是,現行的遺傳學和育種學教材上赫然寫著:育種的過程就是人工進化的過程。轉基因技術更不例外?! ?/p>
附文:長沙千人排隊借精生子
懷著借精生子的夢想,一些夫妻奔走于各醫院間。長沙市婦幼保健院生殖中心負責人姚小燕介紹,目前長沙每6對夫婦中,就有一對不孕癥患者,其中有相當一部分需要通過借精來生子。但殊不知,想要找個精子,至少得等半年。
記者 劉璋景 實習生 石小芬
一天來了4個無精不育男
“醫生,我老公是不是不能生了?”陳云(化名)皺著眉無奈地望著醫生。11月27日,記者在長沙市婦幼保健院遇見這對來檢查的夫婦,聽到醫生基本肯定的答復后,陳云傻了眼。
該院生殖中心負責人姚小燕介紹,目前長沙每6對夫婦中,就有一對不孕癥患者,其中至少一半是男性的問題,這一半中又有5%-10%像陳云丈夫一樣,得了真性無精子癥。
“最多的一天來了4個無精不育男?!币π⊙啾硎?,一般的不孕不育或許還有辦法治,但這種情況基本上沒有治愈可能,只能去醫院動用精子庫的精子,做“試管嬰兒”。
想借精生子至少得等半年
當陳云興沖沖地和丈夫來到省計劃生育研究所,打算接受試管嬰兒時,醫生卻無奈地搖搖頭:在你前面還有許多人等著呢,一般情況都要等半年。陳云又來到中信湘雅醫院,也得到了類似答復。
記者從多家醫院獲悉,現在精子供應非常緊張,“精荒”現象在省外更加嚴重。
據悉,長沙市從2001年至今,已有近500人順利等到了精子,但還有近千人在繼續等待中。
供受雙方不能見面
一精難求還體現在對受贈者條件的嚴格限制上?!罢缪褐行牟荒芎托枰醚牟∪酥苯咏佑|一樣,精子庫不會和想接受精子捐贈的人直接接觸,必須通過醫院。”記者從省衛生廳了解到,目前,我省對接受精子的人有嚴格要求,首要條件就是:已婚婦女。
省衛生廳科技教育處一位負責人類生殖輔助技術的專家表示,因設立精子庫和受贈精子涉及倫理、設備、人員、技術、保密等問題,我國對此有極其嚴格的準入制度,目前我省僅中信湘雅具備這樣的資格。
呼吁更多的優秀青年獻精
捐精者需要具備哪些條件?記者從中信湘雅獲悉,志愿者成為正式供精者之前,必須進行健康狀況、心理素質及智商等方面的評估和篩選。供精者年齡在20-45歲,大專以上學歷,精子質量達到每毫升6000萬精子,精子活動率在60%以上,并進行家族遺傳病史調查。
精子庫的運行遵守供、受、醫三方互盲原則,保護捐獻者的隱私;一名捐獻者所提供的精子只能用于1名婦女懷孕,杜絕后代“近親結婚”的顧慮。
中信湘雅某相關負責人呼吁更多符合條件的優秀青年為生殖與遺傳科學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調查:大部分人不愿捐獻精子
對于精子捐獻,老百姓持什么態度呢?長沙市民劉進認為:“獻血我會考慮,但獻精子就不會了,太不可思議了?!彼硎荆丫泳杞o誰都不知道,過了幾年,看到有一個人長得像自己的兒子,卻不能去認,這不是很荒唐嗎?
“如果捐獻精子,萬一幾年后老婆看到一個很像我的孩子,那我豈不是全身長嘴也說不清楚了?”采訪中,大部分市民表示不愿意接受精子捐贈。
另外,目前在國家正規的精子庫獲得合格的精子較為困難,以盈利為目的的地下精子庫卻非常盛行,有些甚至嚴重誤導患者比如名人精子庫、博士精子庫等等。有專家建議,設立全國統一的精子信息中心庫。 (本文來源:湖南在線-三湘都市報 )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