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 /文
據9月27日中國經濟網報道,歐洲議會周五呼吁歐盟成員國停止從中國血汗工廠進口商品,以遏制一些工廠殘酷壓榨勞動力的行為。
歐洲議會星期四在法國斯特拉斯堡舉行會議,就“血汗工廠”生產的商品是否可以在歐洲銷售的問題展開辯論。歐盟擴大委員會專員Stefan Fuele向合眾國際社表示,歐盟在這個問題上希望與中國展開“積極對話”。他說,如果這些工廠的工作條件、工人的福利待遇持續得不到改善的話,歐盟考慮停止進口這些工廠生產的商品。
中國有世界上數量最多的廉價勞動力,許多國際知名品牌是中國制造的,但因為核心技術由外國人掌握,其產品中絕大部分的利潤是外國人的,中國工人只能取得些許的血汗錢,而且工人們的福利待遇醫療保險工作條件等都跟不上,故被稱為“血汗工廠”。
歐盟就中國血汗工廠“工人福利待遇”問題對中國提出改善和對話要求,我以為不管處于什么動機,也不管他們想達到什么樣的目的,但就改變中國血汗工廠的事實本身而言是一件好事。何況在中國的血汗工廠里,還有著大量來自歐盟國家的資本家。在我看來,歐盟至少比中國的官員們為了所謂GDP而對血汗工廠視而不見要強得多,它或許能讓中國官員們反思自己在民生關懷上的差距,促使他們良心發現思考一下為什么發展、發展為了誰這些起碼的而且是很重要的問題。
這些年在“殺出一條血路”的口號聲中,國企改制、工人下崗, 私有化大行其道,中外資本家們開始了瘋狂的原始積累。在眾多私有制企業里,資本家隨意延長勞動時間,壓低工人工資、取消工人福利、隨意被解聘開除,有的實行法西斯式管理,工人被逼下跪、被扇耳光時有發生。為了降低成本有的使用童工,甚至出現了“黑窯奴”這樣的失去人身自由的新時代的包身工。在中國改開窗口的深圳,富士康員工在不到半年時間,就連續出現13人跳樓自殺事件,如果不是極度的無望,他們絕不會輕易放棄生命。中國血汗工廠的存在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決定財富的分配方式,私有化之下財富必然是被掌握資本的少數人占有,這是中國經濟形態的基本現狀,也是導致貧富差距、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的根源。2009年美國《世界財富報告》顯示,在全球最富裕群體“高凈值個人”人數分布排行榜上,中國內地首次超過英國,名列世界第四。《世界企業家》雜志發布的“中國500富豪榜中榜”顯示,資產超過10億美元的中國500名富豪總資產達到43426億元。中國已經成為億萬富豪人數排名第二的國家,僅次于美國。另據《人民政協報》報道,政協委員蔡繼明披露權威部門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0.4%的人掌握了70%的財富,財富集中度高于美國。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窮人經濟學家、印度鄉村銀行創始人穆罕默德·尤拉斯教授說:“窮人并不是造成貧困的原因。貧困是由機制造成的,是由社會造成的”。“沒有人是窮人,這才是真正的社會成績,社會成就”。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其財富在極短的時間內向少數人集中的速度超過老牌資本主義國家,這是極其不正常也是不應該的。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不是只有少數人富起來,大多數人窮,不是那個樣子。社會主義最大的優越性是共同富裕,這是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一個東西?!彼€說,“……吸收外資也好,允許個體經濟的存在和發展也好,歸根到底,是要更有力地發展生產力,加強公有制經濟。只要我國經濟中公有制占主體地位,就可以避免兩極分化。”
但令人遺憾的是,原本為“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的改革演變成了一場對公有財產的私有化分贓。一些改革“精英”們,打著“市場經濟”的旗號,大行資本主義私有化之實,使“公有制為主體”和“按勞分配”的社會主義原則名存實亡。而沒有公有制為主體,就不可能消滅剝削,也不可能消除兩極分化,更不可能實現共同富裕;沒有公有制為主體,也就沒有什么社會主義,人民當家做主也只能成為空話,因為社會主義不可能建立在私有化基礎上。
誠然, 歐洲議會關注中國的“血汗工廠”,絕不是為了提醒中國繼續走向社會主義道路。但它表明了一點即使是資本主義也在關注著人的基本權利,而在我國經濟生活中,資本家們在財富原始積累的過程中遠遠超出了老牌資本主義對工人的剝削程度,他們看不過眼了。這也讓我想起前不久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中國政府在“完善國民收入格局、逐漸增加居民收入、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進一步改善民生”等方面向美國政府做出的承諾,顯然受到了美國的施壓,否則無所謂“承諾”。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有點想不通,為什么本應該得到改善的民生、本不該存在的血汗工廠,卻一而再、再而三地需要外國人的批評或施壓,甚至在施壓下還推三脫四地不愿意改變呢?而且,我們的政府官員也一再地強調要讓人們生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嚴”,但實際行動為什么總是那么遲緩、那么不情愿、那么心安理得而沒有任何羞恥感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