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作者雷磊商榷
近是看了作者雷磊《別把官場改革者當作“危險分子”》一文,(http://view.news.qq.com/a/20100921/000032.htm)針對原陜西神木縣委書記郭寶成因推行“免費醫療”之前未向省市領導透露,后來又有大量媒體進行報道,上級認為這一措施給當地“捅婁子”、“抹黑”而“被貶”調任榆林市大常委會副主任的評論。(《都市快報》9月19日)
確實,神木縣醫療改革可謂是一面“令人尷尬的鏡子”,免費醫療神木能做到,其他地方一定也能做到,尤其是被譽為“富可敵國”的發達地區。可是為什么做不到?想當初搞醫改的時候不就是要百姓多掏錢多看病,把醫院作為一種產業嗎?要不怎么會有過度檢查、過量配藥,而且醫生還專開貴的藥呢?搞免費醫療不是斷了人家的才路了嗎?更致命的是免費醫院會影響到GDP的增長,影響到利益官僚的政績,不貶他還貶誰?
那么,郭寶成是不是所謂的“官場改革者”呢?其實,改革是在原有體制基礎上的創新,免費醫療可不是什么新生事物,在“落后”的毛澤東時代就已經實現了,那可是被精英們稱為“經濟到了崩潰邊緣”的時代。如果說郭寶成是官場改革者,那他是算改下去呢還是算改回去呢?一位美國的911志愿者,生病后在美國看不起病,后來她到古巴看病只化了五美分。現在我國GDP都排世界老二了,為什么5美分掛個號都不夠,更實現不了免費醫療了呢?關鍵是為了那個精英們從洋大人那里泊來的“市場”,沒有了市場精英們哪兒還能從混水里摸錢呢?沒有了市場哪來用GDP彰顯精英風采和本事呢?搞免費醫療,既不能拉動內需,也不能推動CPI的增長,砸了精英們的市場,他不是“危險分子”還能是誰?很明顯,在推行私有化的進程中,郭寶成的做法與精英們的做法是背道而馳的,遭此下場是必然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