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鏡頭獎的假與挾尸要價的真
一幅揭露社會公德缺失的作品《挾尸要價》,全票奪得中國新聞攝影金鏡頭大獎。
看到這條消息,我由衷地感到,《挾尸要價》能獲金鏡頭大獎在我國相當不易。“挾尸要價”這個主題,一方面深刻揭示了社會公德淪落的程度,另一方面也表示了中國新聞界的良心尚在。因為讓這等題材獲大獎,在國外已屢見不鮮,在國內卻真的需要勇氣,不能不說是我國新聞業(yè)的一大突破,
熟料,這條消息又細引發(fā)變數。長江大學宣傳部長李玉泉指責《挾尸要價》照片為造假新聞,假的要害之處在于,獲獎照片的畫面不是挾尸要價者,而是牽尸靠岸者。
這也就是說,以這張照片畫面反映“挾尸要價”主題是失實了。不知攝影作者是如何注腳這張照片的,如果實際情形真如李玉泉說的那樣,那么這次大獎的評委們要杯具了。
2009年的10月24日下午,長江大學的15名學生在長江寶塔灣河段救起兩名少年,不幸的是有3名大學生被江水吞噬,由此也引發(fā)了后來的“挾尸要價”的問題。
我以為,作為長江大學宣傳部長的李玉泉,關注照片的真?zhèn)问窃谇槔碇校撬坪鯌摳胸熑巍⒘x務、理由,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對“挾尸要價”問題窮追猛打上,如此才能真正對得起15名學生的英雄壯舉。可惜的是,李玉泉把這方面的責任、義務、理由,全用在打假照片上。
況且,從李玉泉后來提供的照片的情形看,他應該擁有他認為能真實反映“挾尸要價”主題的照片。可是他沒有拿出來,要不獲金鏡頭大獎就可能是李玉泉了。
獲金鏡頭獎照片的假,并不能抹殺“挾尸要價”的真。無論這張獲金鏡頭獎照片的真假,揭示的“挾尸要價”主題都是真實的。
惟愿善良的人們都能擦亮眼睛,看清真正的事實真相。也惟愿更多的媒體、更多的記者能“另辟溪徑”,“尋找英雄背后不該發(fā)生的事件”,為公眾提供更多的,不僅僅是“挾尸要價”之類事件的真相。
2010年8月20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