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挺起你的中國腰桿
田忠國
在環球網的網友中,我批評環球時報最多,也是最嚴勵的,特別是對王文的批評,就毫不客氣了。因為,我認為,中國理性必須建立在捍衛黨和國家性質、捍衛黨的領導權、捍衛全國人民共同利益、捍衛社會主義制度和捍衛國家主權價值標準的基礎上,反之,所謂的理性語言、理性戰略,在國際上是自找其辱,在國內是無視矛盾、問題的存在,對國家與民族的未來有百害而無一益。
但近期看到環球時報的幾篇社論,雖沒有拔云見日的感覺,但總的印象,環球時報在慢慢挺起中國腰桿,雖然挺得還不夠硬,還沒有橫掃環宇、把天握地,站在全球系統戰略的高度,輕點其穴即可笑定天下,但是,腰桿正在直起來。腰桿直,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看得遠,才能在紛紜變幻的世界中看到興衰更替。知興衰,方能言戰略。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大國,發展經濟并不難,難得是為誰發展、怎么發展和發展了有誰守、怎么守、守得住守不住的問題。守,就是國防。
國防是個系統戰略的大問題,是個由政治經濟制度、科學技術、思想文化和國防科學構成的巨系統,并非單純的是個軍隊問題。換言之,軍隊只是國防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尖刀部分。人民大眾的共同意志和為形成共同意志、共同利益提供的制度保障,才是國防的主體。離開主體談國防,國防就成了流沙河上蓋的房子,說垮掉就垮掉。所以,論一葉,須有大千世界的眼光,拈一花,而知宇宙樞機,只有這樣的戰略智慧,中國的腰桿才能挺得硬、挺得直。
認得清、出手狠、打得準,才有中國威嚴。
環球時報應是捍衛中國主權的前鋒,是尖刀,而不應是含羞嬌弱的纖纖少女。如果是少女,也得有花木蘭氣吞山河的勇氣。當然,勇氣來源于膽量、無私、責任、力量和智慧,而力量,對于一個國家來說,不取決于軍事裝備,雖然軍事裝備與力量有關。試想,如果力量取決于軍事裝備,就必然沒有中國革命和抗美援朝的勝利。
所以,分析軍事力量,要從空間哲學和系統戰略的角度,分析力量消長變化,而不是固守裝備。我們之所以這樣說的原因,在于,有些先生視軍事裝備為絕對力量。其實,軍事裝備從來都不是絕對力量,包括核彈。當兩個具有遠程投送核彈能力的國家交手時,較亮的往往是戰爭意志和戰爭智慧,或者,在適當的時候進行適度的戰爭表達。在戰爭表達的速度超過另一方時,吃虧的一方也只能白吃虧,因為,核彈是同歸于盡的毀滅性、戰略性武器,而非戰爭工具。當然,當一個有核國家失去核反擊能力時,核武才具有戰爭工具的意義。
從國家標志意義上說,環球時報的腰桿,就是中國的腰桿。
所以,環球時報,挺起你的中國腰桿。
中國腰桿越硬,美帝的腰桿越軟,這是由其資本帝國主義本質,也即戰爭收獲或損失為衡量標準所決定的。同時,這也是美國戰爭意志的七寸。要打就打七寸。
2010-8-14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