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想,我們做老師的能不能給學生設計出一套這樣激勵機制:學生要想作業得到老師的批改,就得交批改費;學生想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就得交參賽費……例如,學生想獲得“三好學生”這個光榮稱號,那首先就得交一定的參評費,交了參評費的就有資格參加“三好學生”的評選;想獲得“優秀少先隊員”的稱號,交參評費就有資格參加評選。沒交錢!那你就是再品學兼優,這光榮稱號也輪不到你了。
也許,你看到這,就會想罵我:你這老師是不是想錢想瘋了,這不都是你們老師分內的事?這種缺德帶冒煙的事也想得出來,這樣一搞哪里像個老師的樣子,你對得起你那“人類靈魂工程師”稱號,你對得起你那“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這樣誤人子弟的老師一定要清除出教師隊伍!
罵得太好!可是你看我們老師,我們的“作業”想要批改,那咋就得交批改費呢?教育局組織我們撰寫論文,并美其名曰選其中的優質論文評獎。這本也是教育局分內的事,它衙門里的教研室專門就是做這種事的。可是你寫得好有用不?門都沒有!要想參加評獎,先交錢來,有縣級的,市級的,省級的,國家級的。級別越高,評審費也就越多。沒交錢,寫得再好也是枉然!參賽的資格都沒有!
那我工作之余,寫篇教育心得體會,經驗總結之類論文搞稿到報社想發表一下,推廣自己的經驗,或者拋磚引玉進去大家的教育水平的提高,順便還可得點稿費。得了,還想得稿費,做夢吧!先得交錢,“版面費”聽說過嗎?你的文章占用了人家的報紙雜志的版面了,得自己出錢賣人家的版面。你說,邪門嗎!當然,你交了成百上千的版面費,有些報紙雜志還會象模象樣地寄個幾十元的稿費給你的,真不知道收到這樣的稿費心里會是怎樣的滋味?結果一年下來,全國論文買賣交易值高達數十個億!
還有什么課件評比,優質課競賽等等,我們老師的“作業”要想得到批改,就得交“批改費”!
這不,當個老師就得評職稱,什么“一級教師”、“高級教師”、“特級教師”……你以為你德才兼備,教學能力強就能評上?同樣,沒門!首先你得交錢,交職稱評審費。不交錢,那你就別想評了。老師們一想,評上了一個月就能加上數百元不等的工資,一劃算,還是有算頭的。咬咬牙,交吧!當然也有不交的,那好辦,你就拿著低工資吧。現在過日子那樣離得開錢:房子、讀書、看病、米油鹽水氣……
為了讓老師們多交些“批改費”,評職稱的要求是年年提高,原來不要課題的,現在是校級的課題不行了,明年要縣級的課題。還有市級的,省級的,國家級的,級別越高,評聘職稱時加的分就越多,評聘上的希望就越大。課題立項時,要交錢;結項時,要交錢。基本上交了錢就能過關,要是沒交錢,想都不要想,無關乎課題的質量與真假!
你說,老師要是收了學生的作業批改費,那真是荒唐透頂!可老師的“作業”收“批改費”同樣也是荒謬之至!這樣荒唐的政策竟然能夠公開實施,搞得學校里是烏煙瘴氣,教師們是人心惶惶,苦不堪言!就這樣老師們時刻都被硬生生地參與“以金錢為中心”實踐課。時間一長,能不見錢眼開?教師們現學現賣,見到學生就想從他們身上榨出點錢來:有償家教,販賣輔導資料,推銷商品,亂收費用……這年頭會教書有什么用?賺到錢那才是實在,才會成為成功人士,才能提高社會地位。也許這一切都是設計這樣荒唐政策的人所希望的,國家政策制定者的居心如此叵測!這個社會能不亂像迭生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