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以寧在“蛋糕理論” 上的無知和無恥
面對著“貧富差距太大”“ 兩極分化嚴重”“ 社會財富分配不公” 的滾滾質詢,人民網最近開展了“怎樣分配蛋糕” 的大討論,本人以為其基本目的是轉移人民的洶涌抗議之聲,幫助資本者剝削人民大眾、掩人耳目而已!
其實,分配“蛋糕”并不困難,也不需要多深理論,在厲以寧這樣的大經濟學家面前, 屬小菜一碟。我以為最根本的原則為兩條: 一條是明確這只“蛋糕” 是誰做的,生產者應該享有分配的主動權和支配權,另一條要做到統籌合理,合理分配。
厲以寧是揣著明白裝糊涂。這只“蛋糕” 是工人、農民和廣大人民群眾生產的,分配權理所當然應該是工人、農民和廣大人民群眾, 其他服務人員當然也應該根據貢獻大小適當分配。生產資料所有權是第一人權。私有制下,工人和資本家在基本人權上不平等。資本家壟斷了生產資料,而工人沒有生產資料,必須依靠出賣勞動力為生。資本家們只是通過壟斷控制了生產資料,就可以無償占有工人的勞動成果。我們與厲以寧們的分歧的根本點就在這里。厲以寧們認為“蛋糕” 是資本家做的,為資本家所有,分配權屬資本家毋須討論。厲氏認為現在的問題在于動員資本家拿出點錢來施舍,搞“和諧社會” ,分歧的實質正在于此。
經過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熏陶,人民并不是那么容易欺騙的。
下面就將厲以寧在人民網上的文章綜合一處,供大家嘗閱。
【厲以寧表示,多年以來,勞動收入在國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是下降的,(?)這就需要改變勞動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格局。可以從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三個環節著手解決。
針對中國目前收入分配現狀,厲以寧提出了收入不應只有市場、生產要素進行首次分配,而是要政府加強調節、引導慈善事業的三次分配理論。厲以寧表示,通過市場實現的收入分配,被稱為“第一次分配”;通過政府調節而進行的收入分配,被稱為“第二次分配”;個人出于自愿,在習慣與道德的影響下把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捐贈出去,可稱為“第三次分配”。
厲以寧說,第一次分配中,可以通過三個途徑來解決收入分配:第一,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因為物價上漲,最低工資標準不提高,當然無法提高勞動收入水平問題,勞動收入占國民收入的比例就下降了。而且一旦最低工資標準有所提高,其他相應工種和等級的工資待遇就會提高。第二,農產品售后價格要逐步提高。在農村,種糧食是最不掙錢的,種糧食的人是很窮的,所以農產品售后價格需要逐步提高。第三,要大力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推行農業產業化,讓農民從延伸產業鏈條中得到更多實惠。
厲以寧認為,第二次分配中,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考慮:第一,對貧困戶和災民的救濟。政府要加大對貧困地區扶持力度,出臺有利于縮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措施,根據各地區的不同情況,實施不同的扶貧項目。第二,利用稅收調節。個人所得稅問題,不僅僅在于提高征稅的起征點,更重要的是根據家庭的負擔,根據家庭的收入來調節稅收。單身的人與有家庭有孩子的人,他們的負擔是不一樣的。第三,現在是需要考慮到遺產稅、贈與稅這樣一些問題的時候了,這是第二次分配需要著重解決的問題。
關于第三次分配,厲以寧表示,凡對于用于公益事業的捐獻,應該免稅,讓更多的人把自己的財產用于公益事業,這也是國外的一些經驗。“從第三次分配著手,相信可以縮小現在的貧富差距”】
作者 孫千鈞棒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