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互聯網上發生了件有趣的事情,知名外國運動博主格教練質疑視頻博主喪鐘克里斯夸大了類固醇的危害,結果隨著事情發酵,大家發現,格教練這個以反對用藥形象出現的運動博主,實際上在出售一些危險的肽類激素,并且曾經有走私藥物被抓的黑歷史,場面十分混亂。
平心而論,喪鐘克里斯這位博主,無論從什么角度來說,都是個徹頭徹尾的營銷號,他那些“健美圈傳來噩耗”,除了提到的健美網紅死了之外,其他的部分和胡說八道區別不大。然而他的這套東西還挺受歡迎,原因無他,國內對于健美健身使用類固醇和各種藥物還是比較抵觸的,就很喜歡看這方面的樂子。這不得不說,這也算是個好風氣。
而格教練這個賬號,之前的內容也以鑒定各位運動網紅是否是用藥的為主,但是這次他指責喪鐘克里斯造謠,一反以前的言論,說某某不是死于類固醇,而是死于毒品或是利尿劑,這樣的辟謠自然起到了反向效果,導致格教練黑歷史被扒了出來,在國內的形象迅速崩塌。格教練此次的言論立場并不奇怪,只能說,北美的大環境還是和中國不一樣的。
之前筆者說過很多次美國毒品和止痛藥濫用的問題,其實類固醇類藥物的問題也是類似的。翻開一本系統性講述藥物成癮問題的教材,你會發現運動員用的各種興奮劑也是其中的一部分,而美利堅合眾國的藥物濫用是非常廣泛的,類固醇類的濫用美國自然也是大戶。即使美國緝毒和藥品監管部門重拳出擊,也根本阻攔不住這種趨勢。
這些能讓肌肉增長的藥物,從精神上來說確實沒有那些毒品那樣的成癮性,這些藥物的成癮性更多是其他方面的。類固醇類藥物確實可以讓人快速增長肌肉,完全可以輕松超過苦練的效果。但是代價極其嚴重。
以最典型的類固醇為例,這些藥物會嚴重損害人的生殖功能,影響肝腎系統,增加多種腫瘤風險,嚴重增加心血管系統負擔,很多健身網紅因此活不過35歲。更不要說其他的濫用藥物,各個都是高風險物質,甚至不少健美網紅還為了對抗藥物副作用而吸毒,傳聞還有人給自己實驗土法的基因療法,屬實是嫌自己死的不夠快。
至于什么脾氣易怒,皮膚生瘡,影響智力,腦袋尖尖,在要命的問題面前可能都不算什么了。也難怪哪怕喪鐘克里斯胡編亂造的速度很快,但美國健身網紅暴斃的速度更快。
這很大程度是美國社會風氣導致的。在一些較早的校園美劇中經常可以看到,橄欖球隊長和他的啦啦隊女朋友是人上人,而nerd們則是被歧視的,就和日漫里現充和宅男的設定類似。前段時間DOGE部另一位領導在討論H1B相關話題的時候,就抱怨美國人過于關注橄欖球和舞會女皇,學習的太少,結果這樣的批評引發了美國社會輿論的激烈反噬。這也算是美國文化的一部分了,這種肌肉文化也是美國校園與社會霸凌的基礎來源之一。
以類固醇為代表的健美用藥濫用就與這種文化有很大關系。橄欖球運動員在美國文化中的地位很大程度來自于對肌肉與力量的崇拜,對啦啦隊員的崇拜也是如此,畢竟美國的啦啦隊文化,要求參與者除了長得好看之外,還要有不錯的運動能力。
甚至可以說,美國運動員用藥都不一定需要教練組織,這完全是他們日常文化的一部分,他們真的相信這是“努力”的一部分,而不是什么作弊行為。
對運動與肌肉美的崇拜本來不是什么壞事情,但是天底下的事情都講究一個過猶不及,美國的肌肉文化就是如此。健美本來追求的是肌肉與形體的美感,但是在肌肉文化和藥物的共同作用之下,這項運動已經成為了當下人類最扭曲的運動之一。
對肌肉的追求越來越夸張,用的藥物也越來越多,往肌肉里打油維持形態也成了日常,賽前限制飲食與水來保持線條,上臺的時候可能人都是沒力氣的。很多頂級健美比賽的藥檢形同虛設,再想想健美運動員的種種健康問題,死亡率堪比各路都市傳說里邊的地下黑拳,這個運動是否早已擺脫了初衷呢?
客觀來說,不管什么運動想要達到頂級水平,即使什么藥物都不使用,訓練的高壓力依然會給身體帶來很多負面效應。但是健美領域,使用各種藥物的并非只是專業的運動員,大量的網紅和普通健身愛好者也會使用藥物。
好萊塢的各路動作明星無時不刻炫耀著自己的肌肉,他們和推特油管上各路健身網紅一樣,都說自己的肌肉來自于刻苦的訓練和規律的飲食。稍微想想就知道,這就和其他的明星人設一樣基本當不得真。絕大部分明星都沒有那個時間靠正常方法保持最佳的肌肉狀態,不論男女。但偏偏明星的肌肉神話非常有市場,帶動了健身產業的狂熱發展。現在歐美網絡上千萬關注的健身網紅有一大堆,大多數都聲稱自己是自然練出來的,
就像《華爾街之狼》里股票交易員吸毒來緩解壓力,美國年輕成功人士喜歡使用類固醇和睪酮,往往不是為了參加健美比賽,而是相信更多的肌肉和藥物帶來的侵略性會增加工作和生活中的自信與成功。
再比如硅谷的一些生物黑客雖然號稱是想讓自己活得更長,但是他們的補劑方案里也會有類固醇類藥物。不得不說,這些在華爾街和硅谷的成功人士雖然比橄欖球隊隊長聰明不少,但是內在邏輯也沒什么區別,無非是肌肉霸凌文化的延伸。甚至美國在國際政治上的很多態度也是這種思維的體現。
有一個詞語經常被用來批評美國的外交風格,那就是bully,這個詞語直譯的意思就是霸凌,用來形容美國拉著自己的小弟,對看著不順眼的國家進行制裁打壓。美國國內有大量經濟學家研究證明,美國很多制裁實際上是無意義的,只是為了展示自己的攻擊性和支配欲,這就像是校園惡霸欺負人并不需要什么理由一樣。
當美國的制裁已經不太好使的時候,美國統治階級思考的不是什么自己該不該取消制裁,而是覺得自己需要展示更多的肌肉,需要更多的打藥。但是就像是現實中的類固醇對身體的負面效果一樣,這種政治類固醇也長期損害美國的國家利益。
再從另一個角度舉個例子。即將接任美國整套衛生系統的陰謀論愛好者小肯尼迪先生的肌肉不錯,不過一直以來都有人懷疑他使用類固醇,對此他的回答是他基本上是自然訓練出來的,只是用了一點睪酮,并沒有用類固醇。
考慮美國的普遍情況,他八成也是說謊,使用過類固醇甚至某些更危險的藥物的概率肯定不低,無非是量不大罷了。而他又不是什么健美網紅,所以大概率也是為了看起來更健康,更有自信,更有攻擊性。
不過雖然很多人看小肯尼迪不順眼,但哪怕是反對他的民主黨媒體,也基本上不會攻擊他可能使用類固醇的問題,這背后的潛臺詞就很有趣了。
使用類固醇和別的激素后會陷入一種負面循環,因為這些藥物帶來的攻擊性和肌肉使得他們相信自己實際上很健康,這樣錯誤的判斷會讓他們更容易加大劑量。而真到了出現問題的時候,情況就會相當糟糕了。
更復雜的問題在于,在歐美,健美方面的很多東西已經是另類右翼所謂的“紅丸”、“反覺醒”文化的核心議題之一,一堆右翼博主都會用自己的肌肉來做宣傳,什么西格瑪男人的人設,完全是類固醇堆出來的。賣補劑和類固醇是他們收入的重要來源,右翼網紅的收入不是帶貨補劑就是發幣。歐美的游戲圈甚至也和這些人有了復雜的關系。
打著男性覺醒的旗號賣藥這年頭也是一個生意,雖然筆者對于某些莫名其妙的女性經濟不感興趣,但是給“覺醒男性”賣類固醇還是算了,這方面死亡率可比醫美高多了,這純屬于坑人,就算不死人,長期下來對身體的負面影響也是極其惡劣的。
遺憾的是,因為國內的性別議題矛盾,國內也有些朋友學習了歐美右翼的這一套,把男性自我提升和藥物包裝在了一起。如果只是學習一下鍛煉身體倒也是好事,國內很多人確實缺乏運動。但是這種事情總是很難適可而止,國內的健身圈子有不少人被西方這種風氣傳染,即使在我國對這方面藥物管制很嚴,多個部門抓捕了一大批藥販子的情況下,依然有不少健身愛好者甚至是未成年人給自己使用這些藥物。
好在比起來美國,國內這方面的文化還是比較單薄,所以問題也沒那么嚴重,這方面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國傳奇健美網紅常熟阿諾盛亦陶。他選擇阿諾作為自己的昵稱,很明顯是希望自己能有阿諾施瓦辛格一樣的身材,但是最終,他成了健美圈子最大的小丑,各種奇異搞笑的行為都在他身上發生,中國健美圈子一半的梗都在他身上。
這讓很多人了解了,健身打藥很可能并不會有希臘石雕那樣的身材,更大可能會成為小丑,這無疑是對于肌肉文化的解構。前面說到,類固醇帶來的攻擊性會讓用藥者難以判斷自己的狀態,對死亡缺乏概念,所以只說打藥會死人,是嚇不住這些人的,但是說會成為小丑,那他們就得考慮考慮了。
也正是因為中國的文化與美國不同,喪鐘克里斯和常熟阿諾才能火起來,從這個角度來說,這也算是好事。
這讓筆者想起來最近在鍵政圈子里邊很流行的一個梗。有些人從英文右翼鍵政圈學了幾個詞匯,就來抱怨國內太講究績效主義,西方人不講究這個什么的。筆者當然反對無意義的內卷,但是反內卷是不可能靠著鸚鵡學舌成功的,畢竟說歐美人不講績效實在很搞笑,肌肉塊頭大小不也是績效的一種嗎?美式霸凌不就是肌肉績效高的霸凌肌肉績效低的嗎?
其實之前關于H1B的爭論,說明的不就是這點嗎?反對績效主義是歐美另類右翼常說的話,國內某些人覺得很時髦就偷了過來,但是歐美另類右翼本身也挺在乎這個的。最起碼中國人還知道沒事給自己打類固醇和肽類激素是不正常的,從這點來說,中國人倒也沒有那么績效。
但是從長期來看,筆者相信歐美這方面的問題依然會對國內造成負面影響,證據之一就是,雖然國內不怎么講究肌肉,但是在沿海經濟發達城市,家長給孩子吃藥學習這種事情已經很常見了,雖然我國管理部門出臺了不少政策,但是問題還是屢禁不止。這種文化多多少少有從歐美進口的成分,但是已經扎下了根。所以只要調整一下角度,類似的打藥文化在國內的受眾是不會少的。
另一個問題則是美國的國情變化,之前提到小肯尼迪可能使用過類固醇,不過從他的體型來看,他確實沒有大量使用這類藥物。但關鍵的問題是,他一直以來都是替代療法的狂熱愛好者,他主管的美國衛生部門,肯定會把一大堆怪異瘋狂的替代療法放出來。之前美國各路衛生部門還能攔著點,小肯尼迪上來之后,連這些安全繩都沒有了。
因為美國沒什么歷史,所以各種以科學為包裝的替代療法,在美國扮演的就是其他國家的傳統醫學角色。但是很遺憾的是,以科學為包裝并不會讓這些瘋狂的東西更靠譜。北美大區藥物濫用的問題塑造出來的替代醫學頗有一種瘋狂科學家的味道,相比之下,美國最流行的超大劑量維生素療法,真的是突出一個人畜無害(這類療法能流行,確實是因為沒什么太大副作用的關系,不過目前的研究證明,它也沒什么太大用。至于現在重新被關注的大劑量維生素c治腫瘤,也和口服維生素沒關系)。
筆者毫不懷疑,只要小肯尼迪放松替代療法的監管,硅谷的諸位創業天才們就能搞出來一大堆瘋狂的玩意,即使這些東西并不比巫醫更加靠譜。
可以想象,到時候國內某些覺得傳統醫學一無是處的人,自然會吹捧這些賽博朋克巫醫,其中也必然會包含各種健美圈用藥。樂觀一點來想,考慮特朗普——小肯尼迪對于全球公共衛生系統的沖擊,這方面的問題已經是很小的那種了。
自我提升并不是壞事,但是在公共傳媒中的健康概念,往往會被其他概念綁架。當下這個時代,思潮的動蕩必然會蔓延到各個領域之中,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能做的沒有那么多。但我們還是應該明白,用類固醇練出來的肌肉會付出的代價遠超過正常人自以為能承受的。
最終,自我提升終究是要和自我相關,而不是在思想和物質上依賴某種看起來時髦,但是實際上虛無縹緲的外物。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