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姥爺事件照出中國社會的分裂狀態、中國社會意識的分裂狀態。這種分裂狀態并不是有些人所想像的官民分裂,而是社會內部的分裂。這種分裂就像一堆干柴,只差一個火星,一點就燃。我相信想遞這個火星的勢力大有人在,也因此有人不斷地要把各種勢力遞來的火星滅掉。
如果只是官民分裂,則事情容易辦得多,萬眾一生推倒官,重建官而已。然而問題在于當代中國顯而易見的是一場深刻的社會分裂,社會內部的分裂。在這種情況下,推倒官不會帶來官的重建,而只會帶來由社會分裂轉化而成的全面的持續不斷的政治對抗,直至社會分裂有所消彌或其中一方被消滅或徹底消弱。
在社會分裂的時代,雙方維護基本穩定和基本政治秩序的辦法,是盡量不觸碰對方在歷史中已經形成的核心關切,而主要在未來所要立的新事物上博奕,即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不讓歷史拖累今天和未來,更不能讓第三方利用雙方在歷史中形成的核心關切來挑撥雙方關系。
基本穩定和基本政治秩序在多數時候具有最高正義性,因為它的失去必是大的持續的動亂,因為它的重建從來是十分艱難,甚至很多地區長期無法建立起基本穩定和基本政治秩序。我們不能混淆基本穩定基本政治秩序的重建與在基本穩定基本政治秩序基礎上的政治重建,不能治平一久,就對這兩種不同的政治重建失去基本的分別能力,就對離亂之痛失去基本的想象力和感受力。1911年是對基本穩定基本政治秩序的重建,直到1949年中國才建立起基本穩定基本政治秩序。從這種角度去理解康有為的“虛君共和”便會深刻得多。1976年是在基本穩定基本政治秩序基礎上的政治重建,1978年就開啟改革開放。從這種角度去理解鄧小平高舉毛澤東思想旗幟便會深刻得多。古代反貪官不反皇帝的行為、儒家強調的忠君意識,都具有維護基本穩定基本政治秩序,進行政治重建的性質。
歷史不能假沒,也無法重來。因此,與基本穩定和基本政治秩序密切相關的東西不要輕易觸碰。如果明知其相關還要觸碰,便是唯恐天下不亂;如果不知其相關而觸碰,便是政治盲,終究害人害己。此可謂社會分裂時代的大局觀。凡真有責任感使命感的人不可不有這種大局觀。
一旦一方在歷史中形成的核心關切被挑撥,成為一時的尖銳矛盾,當局就要做到一方面維護這一方的核心關切,另一方面不觸動另一方強烈的抵觸情緒。另一方不抵觸是不可能的,但只要不至于強烈抵觸就可以。這也算是社會分裂時代所需要的政治智慧之一。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